一、 规则简明,妇孺皆知
中国式摔跤是一种站立式摔跤,双方运动员在14米xl4 米的摔跤垫子上设8米x8米的比赛区内进行比赛。用一句话 来概括比赛规则就是:两人对摔时,除双脚以外,身体其他任 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负(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在使用小得合技术 时,当膝关节触地并且成功时则不失分,反之则失分)。因此, 中国式摔政规则简明,妇孺皆知,胜负容易判断,深受广大群 众喜爱。
二、 运动激烈,观赏性强
中国式摔跋是在激烈的揪拿与反揪拿、控制与反控制过程 中,寻找战机使用技术动作。因此在比赛中,运动员要及时根 据对手的重心变化、使用的技术动作和技术风格等因素果断出 击,这正如老一辈摔政名家常说的“动作犹如打闪纫针”一样 地快速。
中国式摔跤对抗性很强,竞争激烈.,故此观赏性不言而 喻。它不野蛮、不血腥;不准使用反关节,只要对手倒地就算 得分,运动员一般不会受伤,因此很文明,具有很强的观赏 性。这些特点都非常符合奥运精神和理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 中国式摔政不但能体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 神,而且能展示君子谦谦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道,中国式摔跤是 中国进军奥运会的最佳项目之一。
三、 技法丰富,技巧性强
中国式摔跤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各民族各地区 摔跤技术优势而丰富其技术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中 国式摔跤丰富、细腻、系统、全面的技术特点。从手法、步 法、身法及其组成的千变万化的跤绊技法就可见其丰富、细腻 的技法,跤界俗语讲:“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赛牛毛。”
技巧性强是中国式摔跤的最显著特点。自古以来,中国式 摔跤是不分级别的(虽然近现代按规则人为地分级别),体重 大力量足的摔跤手自然占了便宜,而体重轻力量小的摔跤手要 想战胜体重和力量都占优势的对手则必须掌握精湛的技术和 “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的独特技巧。在中国式摔跤攻防过程 中,其技巧性强不仅体现在虚实转换、欲左先右、欲前先后、 欲合先离,而且还体现在这种变化的快慢适度、恰到妙处,即 该慢则慢、该快则快。总之,技巧性强是中国式摔跤的典型特 点,从表现形式上看体现为技法的力学原理,从哲学上来看体 现为其理在阴阳。
四、 点到为止,安全文明
一方第三点触地即分胜负,被称为点到为止。比赛提倡不 有意砸压对方、干净利落、文明大方。这一特点在两人直接对 抗项目中独一无二,非常安全文明。一次四五百人参加的比赛,常无一人受伤。
第三节中国式摔跤作用
一、 锻炼品质,培养人格
中国式摔较训练,从基本功、基本技术练习,到条件实战 以至全面实战的练习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次都对人的 意志品质和人格有不同程度的磨炼。增加量和强度时,要克服 疲劳之苦;进行实战时,要克服胆怯、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 通过长期的中国式摔跤训练,可以培养习者果敢、坚毅,不怕 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 上的优良品质。
中国式摔较规则简单、条件要求不高、活动易于开展的优 点及其竞技娱乐性也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这项运动在 各级学校中广泛开展前景广阔,意义重大。中国式摔跤是多种 运动项目的结合,它需要有武术运动员的灵巧,杂技演员的柔 韧,举重运动员的力量,以及棋牌运动员的谋略。能够培养青 少年竞争意识、英雄气概、理想信念以及自强观念等人格。
二、 内涵深邃,传承载体
从事武学研究多年的苏学良先生指出中国式摔跤充分体现 了 “中和、谨信、自强、厚德” 8个字的理念。中和思想就是 中庸之道,中和还有另外含义叫做“独善、兼济”,不偏不倚 为中,无过不及和睦相处则为和,和谐共存物我一体;谨信就 是要求学练中国式摔跤的人以规范自己言行举止才算学有所 成。自强与厚德是做人应有的品德。“中和、谨信、自强、厚 德”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做人的道德和做事的准则。做人 必先正心,.心正而后才能修身,修身才能齐家,齐家而后才能 天下和谐。以这一理念为核心,从着装、礼仪、对抗性、人文 健体等各个方面,深人挖掘这一运动所蕴含的传统意义和民族 精神,形成较具规模和系统的中国式摔跤文化体系。
中国式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发展它们就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 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中国式摔跤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习练,能 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和提高身体机能; 坚持中国式摔跤训练,可强身健体。
中国式摔跤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习练 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 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 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实战能力,以达到防身自 卫和保障安全的作用。
四、 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中国式摔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竞赛中,双方运动员 的斗智、斗勇和斗技,能够给观众极大的观赏热情,说明中国 式摔跤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丰 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第四节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简介
一、 竞赛种类、组别和级别
竞赛可分为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根据参加比赛人数的情 况可采用淘汰制或循环制。
组别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级别是按运动员体重来划分 的,这里主要讲成年组,成年男子组共有10个级别,依次为 -52kg、 -56kg、 -60kg、 -65kg、 -70kg、 -75kg、 -82kg、 -90kg、 -100kg、-115kg;成年女子组共有8个级别,依次为-48kg、 -52kg、 -56kg、 -60kg、 -65kg、 -70kg、 -75kg、 -82kg。
二、 得分标准
比赛中,除两脚(两点)以外的身体其他任何部位(第三 点)着地或消极、犯规被警告者失分。根据倒地和其他情况, 判对方得3分、2分、1分或双方互不得分。在比赛过程中, 比赛双方比分累计相差9分时,则直接判分高者胜。
将对方摔成两脚离地同时身体成腾空状、躯体产生翻转, 躯干着地并且我方保持站立则我方得3分。
将对方摔成得3分状,我方“第三点”随后触地;将对方摔成躯干着地但没有腾空,我方保持站立;对方教练员被罚出 场。出现以上3种情况之一者,我方得2分。
将对方摔成除3分、2分情况外的“第三点”着地;双方 同时倒地,我方躯干在上;我方“第三点”未触地,对方身体 任何部位接触保护区;对方或对方教练员受到一次警告。出现 以上4种情况之一者,我方得1分。
双方不分上下同时倒地;双方同时出界。出现以上2种情 况之一者,双方互不得分。
三、 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净时4分钟,上下半场净时各两分钟,中间休息 30秒。比赛中一切暂停时间均应扣除。
四、 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由硬度适当的海绵垫组成,厚度为6~8cm,整个 场地边长为12m的正方形,表面覆盖革制盖单。
比赛区为场地中心9m直径的圆形,比赛区为黄色。比赛 区边沿至垫子边沿为保护区,保护区的四角有中华民族的图腾 龙的标记。
比赛开始线是比赛区中间相距3m各标出的红蓝线,面向 裁判台左红右蓝,开始线长60cm,宽6cm。出场线是沿开始 线平行至距垫子边沿50cm处各标出红蓝线,长宽同开始线。 (图 1-2)
五、进攻有效与无效
在比赛区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比赛区内将对方摔倒 自己踏人或跌入保护区;将对方摔倒触地与鸣哨(锣)同 之生;对方倒地与自己踏入保护区同时发生。出现以上4种 己之一者判进攻有效。
故意将对方推出或抱出比赛区;踩着对方的脚或松开后立E攻;使用犯规动作进攻;场上裁判员叫停后仍然进攻;将 r摔倒触地发生在鸣哨(锣)之后。出现以上5种情况之一 U进攻无效。
六、犯规与消极
犯规主要有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
有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手者;以手、肘、膝、头 部击打或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生殖器官者;用脚尖踢对手或用 脚蹬踹对手者;用脚踢、弹对手小腿中部以上部位者;按压 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对手头发者;双手搂抱对手 头、颈者;已将对手摔倒,还故意压砸对方者;将对手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将对方头朝下垂直下摔,有意伤害对 手者等。只要有以上8种行为之一者就判其侵人犯规,警告 一次,被侵害者得1分。
在场上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之前或叫停之后,仍然进攻 者;比赛进行中,作为教练员、助手干扰比赛或进人场地者; 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比赛中故意抓对手裤子者;女 运动员故意抓对方内衣者;比赛中故意倒地者;比赛中佩戴饰 物或坚硬护具者;比赛进行中,跤衣带、跤靴带松开者;违反 服装及礼节等各款者。只要有以上9种行为之一者就判其技术 犯规,警告一次,对方得1分。
不主动抓握,被对手抓握后又多次逃脱,逃脱后不积极 抓握进攻,仍有意逃避达15秒者;抓住有利把位而不主动进 攻达15秒者;双手抓住对手,但不使用动作故意拖延比赛时 间达15秒者;用头顶住对方,故意拖延比赛时间达15秒者; 仅使用假进攻动作而无真正进攻意图达15秒者;主动进入保 护区者;倒地后不立即起身,故意拖延比赛达5秒者;因对 手无意轻微犯规而故作受伤状,经医生诊断后仍不积极比赛 者。在比赛进行中只要有以上8种行为之一者就判其消极,警告一次,对方得1分。
浏览5,3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