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有信小传

程有信,字湘亭,生地1895年,卒于1970年6月29日。 他是程廷华次子,自幼喜好武术,耳闻目染了其父练武的英姿。 程廷华练功时那种行走如龙,发力如虎,换式如鹰及奇快无比的 身法都给程有信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父逝后,他去 天津其兄程有龙处习八卦掌,武功大进,同时也习得了大枪刘德 宽、单刀李存义的武功精华。他练功之刻苦常人不及,几十年如 一日,每夜必练,练就了一身技击功夫。因他身体短小,故人称 矬爷,北京武林中称为三老之一。他出手击人快似闪电,对手防 不胜防,当时京津武林界有不服者曾向程有信先生要求比武。

1958年夏天,北京全国国术比赛,赛后有东北队领队教练 带数十人拜访,并要求一试身手。程有信起身接手瞬间,对方被 击出,对方惊叹之余,携带众徒一起跪倒,要求拜师学艺。程有 信当时在北京公私合营首饰楼(现在北京通州区“北京花丝镶 嵌厂”)工作,围观者有很多是厂里年轻人,回忆当年无不赞 叹。程有信一生授徒之严,所授技艺之慎,现习程式八卦掌者无 人不知,家传八卦掌精髓之处,更视若珍宝,从不轻传于人。

1940年某外国军人愿出30块大洋看一下程师八卦刀法未成。程 有信一生授徒近百人,最后真正入室弟子只有许立坊、孙志君、 许繁增、段炳章、钱文章、张荣利等人。

十、程有生小传

程有生又名程中发,是程殿华最喜欢的第四子,他亲受家 传,精通游身八连环掌程有生练功都在后半夜,故很少有人看 见他练功。有好武者不服。一日,一位武士访他比武,来者攻击 甚急,老师逐步退让防守,来者将他攻到猪圈的边缘,以为机会 已到,猛击重拳,然而拳却击空,反而自己被跌人猪圈之内。原 来,程有生看来拳迅猛,自己便用八卦掌的绝招一“脱身换 影”,转到对方的背后,借力打力,一掌击中后腰,将来者打人 猪圈。

后来,经常有来访者,无不败于程有生手下,人送外号 “黑手中发”。“黑手”之意就是出手快而重,败者根本看不见他 的来手就被击中。同时他力量极大,被击中即伤。

有一年,一军阀进驻衡水,欲在当地抢掠百姓钱财为军队换 衣。此消息被当地州府得知,便设法对付军阀的阴谋,遂决定在 衡水组织一个擂台比武大会,以当地好武之民武功吓退军阀。比 武大会规定,胜者将奖励一个金匾。榜文公布之后,上千名好武 者纷纷前来报名,各持兵器集于衡水街头。此计一出极为凑效, 军阀见状便即撤离。

军阀虽走,但比武照样举行。大会先是拳术、器械表演赛, 后是擂台对抗赛。程有生在擂台之上大显威风,战败了几十名有 名的武士,最后取得了金匾“中华国光”。他把此匾挂于自己的 大门之上,一直挂到新中国建国之后。

程有生中年在北京以木工为生。他有一次回乡听到胡同内有 脚步纷踏之声,便问何事,家属说:“日本鬼子来了,快跑!” 当时,程有生不知日本在当地的三光政策,便未做逃离打算。少

顷,他欲出大门,刚至门口,突见刺刀向他刺来。他急侧身闪 进,用摆扣步法以身体贴枪杆滚进。一看,原来是几个日本兵, 手持装上刺刀的三八大盖。在前边的一个鬼子见他便刺,程有生 无意中又用了一个“脱身换影”法,闪身进人,紧贴鬼子的身 体,其余的鬼子便不敢开枪,怕打中自己人。被粘住身体的鬼子 几次脱身不成,只好伸出大拇指,以示赞扬。随后鬼子用手往胡 同口方向一指,表示将程有生放行。当即,程有生用出了八卦掌 的快速步法,身形一缩,快步如风,转瞬脱身而去。

i 、孙志君小传

孙志君,八卦掌门人四世传人,山字辈,中国武术八段。他 生于1933年,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与“游身八卦连环掌” (程派八卦掌)创始人程廷华同村。幼年师从刘子扬(程殿华的 高徒)、程有生(程廷华之侄、程殿华之子)、程有信(程廷华 次子)三位八卦掌前辈。下盘八卦掌是程有生老师严教而成。 他专修程派八卦掌,兼习河北形意拳。习武六十多年,对八卦掌 有很深造诣。

孙志君曾任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 长、第三届委员会监事长、第四届顾问,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 会委员。1983年,在中国武协主办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中,他 被选为当代程派八卦掌代表。几十年来,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 武技以录像和文稿的形式奉献于众。

1964年,孙志君在北京武术冠军赛中获八卦掌及器械两项 冠军。1983年在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牌,被评为 全国优秀武术运动员。2004年他在年过七旬之时又以中国武术 运动员的身份在河南郑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竞赛中获八卦掌与 刀术两枚金牌。

自1982年始,孙志君在北京市东城武术馆担任国际班八卦 掌教练员近10年之久。1983年在全国千名武术优秀辅导员评选

中,他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多年来,他授徒于国内外,桃李满天 下。应国家体委之遨,代表中国两次去日本进行武术交流。1992 年、1993年和2005年三次到新加坡教学、讲学、授艺,将程派 八卦掌武技传人新中坡。2006年到韩国授艺,影响很大。

2011年,经国家体委层层筛选审批,他成为中国八卦掌唯 一代表人物,并上报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承人。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于北京传授“八卦连环掌”,简称 “八卦掌”。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 于光绪八年( 1882年)。原名继德,后改为海川,河北省文安县 朱家坞人。他自幼好武,漫游四方,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 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及练法——八 卦掌。

据传,董老先师因为乡里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潜逃至京都肃 王府为太监听差。从此匿迹销声,不露锋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公 为技击家。当时有肃王府护院总管,自荐演武献技于演武庭前。 肃王大悦。来宾及府中多人围观,人潮水汇不通。此时肃王唤董 公献茶,由于观众拥挤,董公难以进人。他于情急之下,一手托 盘,一手提壶,纵身跃过人墙,送茶至肃王面前,为客献茶。肃 王大惊,问道:“你也精通武艺?”答曰:“略知一二。”肃王下 令叫董老先师当场表演。先师从容献艺,只见他左翻右转,步法 敏捷,掌法神出鬼没而多变。身法左旋右转,时高时低,身起时 高一丈,身落时如鹞子钻林。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观众见状, 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正在此时,董师提气腾空,跃起数尺之 高,旋转而下,落地无声。王爷大惊,问道:“此术何名。”当 时董老先师寻思,此掌乃自己所创,并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 为“八卦掌”。从此八卦掌开始崭露头角。后来他乂根据八卦学 说加以整理补充,使之日臻完善,这是后话。

当时,肃王又命董公与总管比武,以分髙低。不到两个回合,董公一掌将对手打翻在地,对手含羞而走。后来肃王命董老 先师为肃王府护院总管。从此,董老先师名声大震,授徒日众。 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华。董老先师去世后,尹福、程廷华 二人对八卦掌加以发扬光大,承前启后,遂在清末慈禧年间盛行 于民间C

程廷华先生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自幼到北京当学徒,后 来在北京崇外花市四条以做眼镜为业。他生性好武艺,经朋友介 绍拜董海川为师,受教多年,武艺出众,人称“眼镜程”。因排 行第三,脸上有点儿麻子,又称“程三”或“程三麻子”。董公 去世后,程先生设场于北京崇文门外,自立为程派“游身八卦 连环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名声雀起之后,每遇同道前来 切磋比武,无不力挫对手。因此声威大震,授徒日众。

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 北京,程廷华决心为民族而抗敌。联军进京后,横行霸道,奸淫 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程先生怀着满腔民族仇恨与德国侵 略者大战于北京崇外河泊厂东巷。一个是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一群是洋枪火炮,杀气腾腾的侵略军队。程先生用本身的武功 ——“八卦掌”与侵略军抗争。他步法灵活快速,不等洋人开 枪,就近身而重击之。打得洋人头破血流,死伤累累。此时洋人 越聚越多,程先生自觉恋战不利,于是跃身而起,脚尖儿刚踏上 房檐时,不幸被洋人的乱枪流弹击中腹部,一代武师就此牺牲于 侵略者之手,终年五十七岁。

程殿华先生号称程老殿,是程廷华先生的四弟,人称程老 四。他自幼喜欢习武,身材高大,力大过人。一日,三兄廷华回 原籍探母。兄弟二人谈论武技。殿华自傲,被三兄廷华击服,于 是随兄进京,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他勤学苦练多年,练 就了一身好武艺。并和三兄廷华于北京崇文门外共同建立门派 ——程派“游身八卦连环掌”。名声外扬后,每遇武者来访,皆 由殿华出面应付,打败无数对手。一日,一位武士到眼镜铺来。

浏览2,2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