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于北京传授“八卦连环掌”,简称 “八卦掌”。董海川生于清朝嘉庆三年(1797年10月13日),卒 于光绪八年( 1882年)。原名继德,后改为海川,河北省文安县 朱家坞人。他自幼好武,漫游四方,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 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套路及练法——八 卦掌。
据传,董老先师因为乡里打抱不平,涉嫌命案潜逃至京都肃 王府为太监听差。从此匿迹销声,不露锋芒。府中人皆不知董公 为技击家。当时有肃王府护院总管,自荐演武献技于演武庭前。 肃王大悦。来宾及府中多人围观,人潮水汇不通。此时肃王唤董 公献茶,由于观众拥挤,董公难以进人。他于情急之下,一手托 盘,一手提壶,纵身跃过人墙,送茶至肃王面前,为客献茶。肃 王大惊,问道:“你也精通武艺?”答曰:“略知一二。”肃王下 令叫董老先师当场表演。先师从容献艺,只见他左翻右转,步法 敏捷,掌法神出鬼没而多变。身法左旋右转,时高时低,身起时 高一丈,身落时如鹞子钻林。行云流水,滔滔不绝。观众见状, 目瞪口呆,鸦雀无声。正在此时,董师提气腾空,跃起数尺之 高,旋转而下,落地无声。王爷大惊,问道:“此术何名。”当 时董老先师寻思,此掌乃自己所创,并未定名,情急之下乃定名 为“八卦掌”。从此八卦掌开始崭露头角。后来他乂根据八卦学 说加以整理补充,使之日臻完善,这是后话。
当时,肃王又命董公与总管比武,以分髙低。不到两个回
合,董公一掌将对手打翻在地,对手含羞而走。后来肃王命董老 先师为肃王府护院总管。从此,董老先师名声大震,授徒日众。 最著名的弟子是尹福和程廷华。董老先师去世后,尹福、程廷华 二人对八卦掌加以发扬光大,承前启后,遂在清末慈禧年间盛行 于民间C
程廷华先生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自幼到北京当学徒,后 来在北京崇外花市四条以做眼镜为业。他生性好武艺,经朋友介 绍拜董海川为师,受教多年,武艺出众,人称“眼镜程”。因排 行第三,脸上有点儿麻子,又称“程三”或“程三麻子”。董公 去世后,程先生设场于北京崇文门外,自立为程派“游身八卦 连环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名声雀起之后,每遇同道前来 切磋比武,无不力挫对手。因此声威大震,授徒日众。
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 北京,程廷华决心为民族而抗敌。联军进京后,横行霸道,奸淫 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程先生怀着满腔民族仇恨与德国侵 略者大战于北京崇外河泊厂东巷。一个是手无寸铁,赤手空拳; 一群是洋枪火炮,杀气腾腾的侵略军队。程先生用本身的武功 ——“八卦掌”与侵略军抗争。他步法灵活快速,不等洋人开 枪,就近身而重击之。打得洋人头破血流,死伤累累。此时洋人 越聚越多,程先生自觉恋战不利,于是跃身而起,脚尖儿刚踏上 房檐时,不幸被洋人的乱枪流弹击中腹部,一代武师就此牺牲于 侵略者之手,终年五十七岁。
程殿华先生号称程老殿,是程廷华先生的四弟,人称程老 四。他自幼喜欢习武,身材高大,力大过人。一日,三兄廷华回 原籍探母。兄弟二人谈论武技。殿华自傲,被三兄廷华击服,于 是随兄进京,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他勤学苦练多年,练 就了一身好武艺。并和三兄廷华于北京崇文门外共同建立门派 ——程派“游身八卦连环掌”。名声外扬后,每遇武者来访,皆 由殿华出面应付,打败无数对手。一日,一位武士到眼镜铺来,
殿华到院中迎接,见来者身材高大,两腮黑须,杀气腾腾,口口 声声要找程三。殿华便问:“来者贵姓?”答曰:“人称赛李逵。” 程四见来者不善,便说:“有事找我程四好了!”当时院中有一 个水缸,半截埋于地下,内有半缸黄土。“赛李逵”走近水缸, 两膀一晃将缸抱起,然后将缸放回原处,说道:“叫程三出来。” 殿华大怒说:“你先过我程四这一关!你能将缸抱起,不一定能 把我抱起。”来者伸手去抓程四的腰带,手指刚伸进腰带和肚皮 之间,正想用力把程先生提起。没想到程先生即时气沉丹田,腹 肌一用力,来者手指疼痛难忍,急忙缩手。虽然将手抽出,但手 指掉了一层皮肉,满手是血,扭头惭愧而遁。后来凡有前来比武 者,皆由程四出面应付。从此程殿华名声外扬。
程廷华阵亡后,侵略军假借搜捕义和团之名又去眼镜铺搜捕 程殿华。殿华赤手空拳,从侵略军的包围中突围而去。家业被 毁,只好返回原籍以教八卦掌为生。为此河北省深县程家村被称 为“八卦掌之乡”,代代相传,门徒众多。其著名者有:
程有功分别于东北沈阳、长春在张作霖和清朝末代皇帝溥 仪部下听差,最后落户于长春郊区。
程有龙幼名大海,别名海亭。于北京和天津传授八卦掌。
程有信幼名二海,于北京、天津传授八卦掌,最后落户于 北京东坝楼梓庄。
刘子扬幼名长印,善用头击,因而获得绰号“羊头刘”。 于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传授八卦掌。
程有生幼名中发,1937年于河北衡水武术擂台赛中以八 卦掌的武功夺魁,获金匾一块,匾文“中华国光”。多年来,遇 来访比武者甚多,无不败于他手,人称“黑手中发”。深得父亲 程殿华的秘传,练就一身下盘“游身八卦连环掌”功夫。但他 传授弟子甚少。
二、八卦学说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说。按伏羲所画先天八卦:无极生 有极;有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三才——天地人;三才生四 象——东南西北;四象生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六合一- 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又按:周文王所画之 后天八卦,将一卦又分为八个卦,共八八六十四卦。所谓八卦即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代表八个方向或一定的事物。 它有八个不同的特点。用表示阳,表示阴,用三个 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 物=用八个符号来表示:乾三连三为天;坎中满K为水;艮覆碗 n为山;震仰盂U为雷;巽下断=为风;离中虚=为火;坤六断 三三为地;兑上缺彐为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 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掌是以八卦学说为基础的一种拳术。
八卦掌以掌法为主,步法为根,身法为本。无极为静,有极 有形则动。
掌分两仪(阴阳)。走圈为盘,上中下三盘为三才。前后左 右(即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为四象。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金克 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为五行之术。进招为生, 破招为克。意、气、力三者合一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肝与膝 合,肩与跨合为外三合。头、肩、肘、手、胯、膝、足为七星C 七星生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
八卦掌的练法是按八卦的八个方位和八个符号的特点进行: 如头顶肩合乾三连,气沉丹田坎中满,舌顶上颚艮覆碗,两肩紧 力震仰盂,抱膝掩裆巽下断,实腹空胸离中虚,左旋右转坤六 断,指肘相对兑上缺。八卦掌有八个母掌,八卦母掌又生二十四 式一六十四掌。总之八卦掌特点在于多变,变则无穷无尽。
三、八卦掌练法总则
八卦掌在练习时,是以掌法为主。掌法的特点是速度快,变 化灵敏,容易使全身放松,不易产生拙力3八卦掌的练法很多, 分上中下三盘,单练、对练以及其他不同的练法。至于应练习何 种,主要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人条件而定=如青少年、壮年、 老年及男女和身体健壮或体弱等等不同的情况而选定。
初练主要是练基本功——走圈。迈步距离要均匀,浑身肌肉 要放松,要先克服僵力。避免身体有忽起忽落的现象摆扣步要 清晰,身腰胯膝各部分要舒展而又随和。呼吸用鼻,切忌用口: 上体要直,腰向后抽,沉肩坠肘,紧背空胸,项要顶,气要沉。 行步如趟水并前涌,落脚似踩泥,紧裆吸胯,双膝紧并而行,舌 顶上颚。走步时前腿挺直,脚掌平落,后脚用力蹬进,剪子腿。 回转像猴,换式似鹰。初练时越慢越佳,由缓而急,久之气沉丹 田,拙力已去,不滞不散,不迟不断,不慌不忙。以腰调节重 心,回身要扣步,斜身拗步是真形。换势如同龙闹海,行进如同 雾中龙。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力。手有拨转之巧,脚 有速快之功,神有领导之能3劲断意不断,意断神连。抽腰溜 臀,弓膝紧胯,起伏转折,快慢调和。身起高一丈,身落如鹞子
钻林。先求开展,后找紧凑。
练法总要求: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扳截拦,拧翻转走, 提拿钩打,封闭闪展,能进能退。刚而不滞,柔而不散。静如泰 山,动似游龙。螺旋劲,处处有变,圈中有圈,层层不穷。时起
时落,滔滔不绝。
浏览2,3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