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武术的功法特点

中国武术的拳种门派众多,不同的拳种门派都有自己相应的功法体系,但是,从宏观上来 看,中国武术的传统功法特点通常可以概括为“内外兼修”“练养并重”“刚柔相济”“注重功 力”等几个方面。

(一)内外兼修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这i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包 括中国传统武术在内的所有文化子系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内外兼修是这一整体性思维在 武术实践中的反映,是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以追求身体与心 理、人与自然、技术与道德的整体和谐统一,内外兼修贯穿于武术整个技术理论体系及体现于 武术竞技意识上的超越与礼让,造就了武术特殊的练功方法和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修炼方法可以被视为武术“内外兼修”原理的案例反映。 以攻防技击为核心元素的武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渗透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传统 “整体观”出发,武术的修炼方式也日渐体现出内壮和外练兼而行之的特点。拳谚云:“内练一 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练功中不仅对基本功要求很严,讲功法和步型,同时也重视内在之气 的训练,强调“气宜沉”,“气注丹田”,“沉气实腹”。反映到不同的拳法上,长拳锻炼要求外练 “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内外八法协调相合,浑然一体。太极拳主张以心 会意,以意领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而达周身内外一体。形意拳同样强 调内外“六合”,其功法要领体现为“心气一发,四肢皆动”,“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 膝,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形与意、内与外,周身上下无处不合。综上所述,武术虽然 拳种门派有数百之多,但是各家各派拳种在自家练功要求的基础上,同时又都注重形体与精神 的统一,强调内外相合,构成了武术内与外、形与神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训练 方法通过练形,可以得到精良的躯体3 ’

从“内外兼修”到“形神兼备”

因为“内外兼修”的特点,武术的动作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肌肉收缩运动,而是主要靠内在 物质“气”或“神”的外化作用,所以,意、气、神被称为武术运动的动力源泉。武术讲求“以意领 气,以气催力”的发力原则。这种意、气、神与力的结合,便构成了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特殊训 练方法。我们知道,形神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形与神高度统一, 神以形聚,形以神完,神寓于形中,形去则神散通过“内外兼修”的练功方式,中国武术将神与 形的结合锻炼方法发展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既是中国武术的基本功法特征,也是武术技术完成和动作演练的重要要求,构成了武术运动独特的内在魅力。武术很讲 究神韵、气势、气质。练习某一拳种时,必须要用心把握其个性特征,既要达到动作形似,表现出 鲜明的神情况态,又要做到武意真挚,在动作演练中体现中国武术招式特有的内涵与精髓。

(二)练养并重

1身心俱修,练养并重

如上所述,中国武术“内外兼修”的传统功法特点使得习练者身心内外都能得到充实与锻 炼。另外,“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也表明,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医理论又构成了中国武术祛病 健体和防身自卫功能的前提基础。中医理论把人体视为一个脏腑、表里器官有机联系且相互作 用的整体,把“精、气、神”视为人身三宝。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武术也依照 这一规律,把人体的心、神、意、气等内在心理品质与手、眼、身、步等外在形体动作有机结合, 强调“身心俱炼”,“练养并重”,通过内外兼修促进“精、气、神”的转化,以形神共养达到形 体与精神协调平衡。武术上讲的“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返虚”即指以练精练气之法增 加体内能量流动和扩大体内信息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练神,促进精神意识对形体和 体内能量流的控制和支配能力。武术由打基础的功夫到致用的功夫,最后达到延年养生的高级 阶段,实质上也就是练形、练精、练气、练神的整体过程。

2.动静结合,道法自然

“练养并重”的武术功法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受传统道家养生思想影响的结果。道家 主张清静、自然、虚柔、节让、养生以全形,其“动以养生”“静能抑躁”“心要常凝,形要小劳” 等传统养生观点,体现了动静结合、练养并重等全面养生的观点,实际上是倡导一种“动中求 静,静中求动”的功法体系。道家认为天道自然的运动规律有动有静,故养生之道也要动静结 合,其代表人物庄子很早就指出:“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所以,在静修养生的基础上, 道家理论认为,若一味以坐成静,所炼之气必成枯孤之气,缺乏生机,因此即使上乘的内丹术 也必须要走动静结合的道路。这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在历史发展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历代 名人如荀子、淮南子、葛洪、孙思邈、苏轼等都是动静结合养生观的积极倡导与实践者,这种养 生思想体现在武术上则集中反映为以太极拳为核心的内家拳理拳技,从各太极拳经典拳论中亦 可见一斑,如《太极拳解》有言:“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太极拳经释义》曰:“太 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十H势行功心解》云:“发劲 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另外还有《十三势歌诀》中的“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以 及"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等。这种思想在传统技击中的应用则表现在“以静制 动,后发制人”等方面。所以,武林有言:“静者必不忘动,乃是艺中之高手。” 1著名的少林武术 即为动静结合的范例,动者习武练拳,静则参禅打坐,习武即为参禅,参禅亦为习武,禅武不分, 禅拳如一,少林武术也因此而驰名天下。 1张昌来,陈蔚,

“耍”拳练武,健体养生

对于“练养并重”的武术功法特点体现最为直观的拳种非太极拳莫属。孙禄堂在《太极拳 学自序》中指出:“此拳在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练 气化神耳。”诚如此言,太极拳的技击功能与养生作用本质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功法理论与特殊 的运动形式。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捥、肘、靠、进、 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它不仅 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武术健身运动,也是一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辅助手段。作为 练意、练身、练气三结合的养生运动,本极拳独特的功法拳理能使人在练习后达到心静气和的 状态,长期坚持练习则能调和人体阴阳,疏通人体经络,恢复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最终实现祛 病健身,因此被公认为是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最佳运动方式之一。太极拳练习时要求身心要 充分放松,在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无论是陈家沟还是赵堡镇,当地不少人 都把练拳称为“耍拳”,轻松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心态,在客观上也与“练养并重”的武 术功法特点尤为契合。

(三)刚柔相济

中国武术还有“刚柔相济”的功法特点。因为“内外兼修” “练养并重”,武术的训练、发力 与实战也必然不会一味地纯刚纯柔,产生与之对应的“刚柔相济”的技击特征从某种视角上来 看应该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传统武林门派中以刚柔相济而称道的拳种很多,除了大家熟知的 陈式太极拳之外,还有传统名拳八卦掌以及象形武技中的螳螂拳、猿仙通背拳等。

1刚柔相济八卦掌

刚柔相济的功法特点在八卦掌中体现得较为鲜明。正如八卦掌歌诀所云:“力要刚兮也要 柔,刚柔偏重功难收,过刚必折不可疑,柔软太盛等于休,”意思是说八卦掌不偏刚也不偏柔, 是刚柔相济的拳术。八卦掌门人平时练功时,要求有快有慢、有直线有弧线、有明劲、有化劲、 有进退、有侧闪。八卦掌实战技法同样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特点,比如“穿掌”是沿直线穿出沿弧 线挑盖的;“青龙取水”是一手走直线,一手走弧线;“劈穿掌”是侧转身弧线劈掌,另一手直线 穿出。身体移动时,脚总是离地很近,“起平平落”,前脚落地,后脚紧跟。八卦掌的刚柔与其他 拳种的刚柔是有区别的,歌诀云:“刚在先兮柔内藏,柔在先兮刚后张,他人之柔腰与手,我则 吸腰步法扬。”意思是说八卦掌的柔是腰和步共同完成的。不仅腰如轴,还要步法灵活多变,把 腰化和走化结合起来。因此,八卦掌单练时培养走化,对练时培养腰化和走化。八卦掌的“摸 泥鳅”对练不分定步和活步,一切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提倡“走中化,走中变”,柔化刚发,刚 发柔连=八卦掌还讲究会用力,也会存力。各肌肉该松的松下来.该紧的紧起来,各关节灵活, 这样做才能保证刚柔相济。八卦掌的技击特点是,接手要轻,走转要灵,化之无形,击人要猛。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刚柔相济。因此,练八卦掌要求苦练加巧练,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八卦掌刚柔 相济的特点。

2.亦刚亦柔象形拳

象形武术螳螂拳同样是刚柔相济的拳法。该拳长短并用,长主攻,短主守,技法上有8打、8 不打、8刚、12柔之分通背拳的刚柔相济风格也尤其突出,与螳螂拳类似,通背拳同样属于象 形武术门类,其拳论中的“刚柔相济,首尾相连”之说直观证明了刚柔相济这一武学特点。“刚 柔相济,首尾相连”,顾名思义,指进行通背拳练习时,要在刚与柔的处理上得体,恰到好处。拳 和掌打出去的时候,要体现出刚猛的劲道;过渡式的时候,要体现出柔韧的风格。两者在相互 兼顾之中,体现出刚柔相兼、柔刚并蓄的意境。在整个习武过程中,首尾相互照应,前后贯通。 包括前后相连,两背相通;上下相连,左右贯通,等等。

(四)注重功力

武术是以技击为本质的。历史上,传统武术技击本质和武术从业者面临的残酷环境共同决 定了对于击打效果的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突出体现便是对于武术功力的重视与提倡。即使在 当代亦有不少传统武术人认为,他们所从事的传统武术技击训练重点与现代各种体育形式的 武术竞技打斗仍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武术技击训练目的不是为了给人看的竞技表演,而是 生死格斗的杀人技。两者在训练目的和方法上有着诸多本质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如体能、节 奏、距离、战术意识、心法等方面存在部分交集。所有这些交集围绕的核心能力则是控制力与 摧毁力。控制与摧毁是一体两面,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摧毁,摧毁的机会来源于控制,局限于两者 中任何一面的技术体系都不是上乘的拳艺。为了达到控制与摧毁的技击效果,武术就必须强化 功力方面的训练,以强大的武术功力来作为克敌制胜的基本保障。在传统的习武过程中,非常 重视功法的训练,像柔功、内功、硬功、轻功、眼功和耳功等都有一整套训练内容和方法。少林 七十二艺练法中强调“练习武术,于拳脚器械之外,更须注意软硬功夫”。功法的训练目的,最 主要的是可以借此获得功力,而功力又可以通过套路、格斗和其他形式等表现出来。

1.传统军事武艺对功力的重视

因为共同的克敌制胜追求,古代的武术与军事有着极为密切的传统联系,对于功力训练的 重视也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宋朝名将岳飞就是凭借严格的武术功力训练带出了一支战无不胜 的“岳家军”。岳飞之后,明代军事家也都十分重视武术功法的练习,其中尤以力量大小作为考 评战士作战能力的标准。据记载,抗倭名将俞大猷曾以“力举二百斤”为标准选拔战士;戚继光 则是用重器械、重甲来训练战士的臂力、体力——“凡兵平时所用器械轻重分两档,重于交锋 时所用之器。重者既熟,则临阵用轻者自然手捷,不为器械所欺矣是为练手之力。”用加重的兵 器来锻炼手臂的力量,手臂力量大,运用手中的兵器自然轻快。这和唐代用“翘关”锻炼臂力的 方法是一致的。“凡平时勿战,人必重甲,荷以重物,勉强加之,庶临敌身轻,进退自速,是谓练 身之力。”这种负重甲练身体力量的方法,也和唐代“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的练身力方法相似。 根据《纪效新书》中所述,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募兵中则尤其注重胆和力两个方面,在练兵中要

求士兵扛着三百斤重的铁人,往返步行一里^凊朝武举科考中也有掇石和舞刀之项。据《清代 科举考试述录》记述:石有三号,最大三百斤,其次二百五十斤,最小二百斤,举石必须离地一尺 方为合格;舞刀仍保留着翘关的某些形式,即把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单臂举起 数次,还要“舞花”。1这种举重和舞刀实际上也是传统武林人士训练功力的常用手段,一些武 术家训练用的石锁重的有五六十斤,石担则更重,一般训练和表演的动作有举、扔、传、接、头 顶、肘架、飞旋等。著名的沧州武术家便因为能举近达千斤的石担而武林人称“千斤神力王”。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传统功力练习形式也为当代武术功力大赛项目所沿用。

传统武林□派对功力的训练

传统武术重视功力的训练与提高,首先体现在各门派都有自己的功法训练体系,这种功法 训练体系往往成为其武术技法的特色标志。例如,北方拳种大多重视腿法技术的实战作用,功 法训练也尤重腿法劲道及杀伤力的相关技能、技法,南方拳种则普遍重视以 拳法为核心的实战技术,功法体系也由此而偏重于和拳法相关的劲力与击打 效果练习,武林中传诵已久的“南拳北腿”之说便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种传 统武林曾经的技击状态。不管是“南拳”还是“北腿”,其技术设计、训练、应用 的直观目的都是为了拥有能够摧毁或战胜对手的强大的技击能力。为了练出这 种能力,传统武林门派的传人都在自己的功法训练上下足了功夫。过去,武术中的桩功普遍被 各派视为“不传之秘”。著名的形意拳以三体式桩法作为功力训练的基础手段,强调“人门先站 三年桩”,在拥有了功力方面的重要保障之后才开始进行正式的武技学习。大成拳同样以站桩 为核心功法,长期的桩功练习,也使得该门拳法的习练者中出现了许多抗击打能力强、击打功 力出众、实战技能突出的传人。武林中一些以刚猛称道的“外家拳法”还尤其拥有包括“铁砂 掌”“铁布衫”等在内的硬气功法,通过诸如此类的功力训练取得“一击必杀”的能力。从《纪 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中可以看出,古时拳术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一个的单势,与今天我们看 到的大多数武术形式截然不同。重在单势其实也是为了在重点技术上练出技击功力。古老的拳 法雄浑质朴,动作简练实用、整齐划一,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一个动作左右互换、来回走 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每个动作重复演练成千上万次,一旦遇敌在速度、力量、准确性方面均 可达到惊人的地步。拳谚说“拳架功夫深”,就是说在拳架中要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通过 单势拳架的功夫练习,最终具备技击能力。2

千佛殿的少林武术功力遗迹'

为了练出超群的武术功力,少林武僧们更是下足了功夫。其中一个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例 子便是,少林武术名扬天下,即使没有到过少林寺的人也听说过少林和尚因练武把大殿中铺 砖的地面都跺成坑了。去过少林寺的人都看到过,千佛殿中用方砖铺成的地面上,有48个深浅 不同的锅样脚窝。这48个脚窝排列4行,前后左右间隔2米有余,排列非常整齐,最深的有50厘

米,这便是历代少林武僧刻苦练习功夫所留下的史证。长期以来,曾经有许多人围绕这一奇 观的成因产生过思考并且进行了深人探索、研究,最终却从武术功力训练方面找到了相关答 案一众所周知,少林武术特别重视腿上功夫,师傅教弟子特别要求腿上的基本功。几十个人 在千佛殿内,前后左右拉开距离练功。因受着四壁和十二根屋柱、中间毗卢佛龛的限制,千佛 殿内能够活动开的地方最多容纳48人练功。武僧们经常固定在这些位置上习练腿上功夫,久 而久之,这48个脚窝也就自然而然地踏成了。“来往一条线”,少林拳的套路基本上要求不管身 子怎样变化腾挪脚步始终要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些脚窝的排列很有规则——“天下武功出 少林”的风光背后,少林武僧们为了练出一身超强功力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可想而知!少林僧 人们禅武合一,行止坐卧不离拳意,将技击技术生活化、习惯化,日复一日地勤修苦练,终于流 传出传扬四海的武功奇迹!

浏览4,6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