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即拦之变形,前手低后手高,用于圈扎下部。我枪在自己圈里,他 枪在我左肘旁,做一大拦将他枪开拨到我枪之右(由上过左到右),我枪直顶 而入刺他腿脚,枪把与头平。又说长杆虽利,提拿可降,用此滴水势,进后击步即是海马奔潮之动作。掳:即又叫橹,以其形似摇橹而得名。他枪自圈外左侧低来,我即侧 左前步,右脚跟上或做并步,同时枪由右下而左上,左腕反撩按指朝下,手心 向左后摆出。此时他枪在身之后。撩得高他枪头就死,掳后挑入胸腹间扎 之。此势又叫白蛇登树,即反做之拦拿,此时皆做左右偃月形。拿:即封之接高来枪者,封闭(拦拿)提拿,古人立以四法,诸枪法皆归 纳其中,他来高、来低皆相似,所以应专门注意练习。中平枪之拦拿(封闭), 洪转补了掳,又加了拦、还、缠三法为枪之八母法。掳就是另一种侧身提,拦 即侧身之大拦,缠即拦拿之小动作,还枪即是扎。砑:磨碾之意。枪远我者击打可开(即用劈,打是棍法),贴我杆者可 用拦拿扎,至于豁里透,子午枪(挫),提拿再加蹲坐之重力砑之,尚不能 必开。搭:开步下沉蹲下,同时以枪似拿而直下滑削其手,即豁,随即出枪 刺之。反搭:他枪来扎我前胸(圈里),我暗自抽枪于他右,做一大拿臂削之, 他枪必被格开散去数尺。拦:右边拦,群拦,即提、掳再放大,后手起至平胸高。8 .勾:也是一种小拦,收左肘贴自己肋,即收枪。后来日本刺枪之防左 势。高来枪逼近,用此法即是白牛转角之枪法,此时肘贴肋而左手应卷曲于 左乳,枪勾方到位,左腕由阳手心向上,随之转出削去手背,向上直指其喉。 亦长兵短用之一方法,可以破鞭、锏、剑,他入我枪尖内时也。用于前右即为 琵琶枪。剔:他在我圈外左侧扎头,我抬起退步挑腕(似劈枪之前动)。(三)步法鸭踏步:即下蹲做马步移动时后脚先动,向两侧平移。连枝步:左脚不离地而进,右脚跟进即麒麟步,左脚进内扣10度,右脚 跟进脚跟踮起,两膝对平,右脚掌落地与左膝成T字形,从中进步。回马步:从右进即盖步,后插步从左进。随手步:以枪带步,如用于扑鹌鹑则为仆步。影手步:应为隐手步,枪动时即出步,甲组枪倒数第三段枪法即有 此步。后插步:用于他圈里进最便,即又可名为偷步。挈脚步:即提膝。救步:前脚顶住,后脚抬起向后脱出成马步。X步:黑夜不可平步,只用此,疑是跟步。.十字步:见前,即击步,利于快进。剪刀步:箭步,即今之大跃步。虚脚步:虚步。鸭脚步:即T字步。23 .四门枪步:用白猿拖刀,左脚不落地踩实回身动左脚挑刺。落于前 为正势,又叫倒骑龙步;落于后为退势,是南拳中之麒麟步。这是沙家枪之 步法。(四)行着行着,即动作之方法。吞吐:于他枪手前为枪胸(古时枪又叫海条子,即龙。以头胸肋腰之 分喻枪身)处进枪以探为主,或左右高下任意为之。因前手不移动,故要防 他点我前手。杆子须用大步进退,以身助势。古时之武技淘汰后即变为体 育项目,以健身而存其文明。欧洲有击剑、拳击、摔跤,俄国有桑托式摔跤、 投掷手榴弹、枪剑,日本则有剑道、柔道、空手道、忍术以及各种传统武术。
故今天研究枪术不为无用之作。和枪:即挤挨橹托之方法,以及相合相连成为势式。截枪:轻用之挤挨手法,古人用词与今人不同,觉不甚形象,古人往往 喜欢说反话、倒话。由截可见其反。挤挨之法并无截之意。挤:即石敬岩枪术中,杨六郎镇守边墙势中动作。开枪接枪手法,两 腕略向右下,即主动向他枪贴靠,粘杆而扎之。挨:敬岩懒汉锄田势中手法,也有人叫挤,腕略向左上,二者动作轻 小,故为纤月形迹。与挤相反。逆:他要盖压我枪,我于他动起来时,直挑入扎之。逆戢:戢,皮皱叫戢,读如药音。又木甲皮皱亦日戢。提、掳后挤是戢 起扎之,即撩扎。他枪头低我撩(掳)后转挑他两手间而再扎之。拖:我枪被开左右,他扎来我拖,身往后避,回身拿而扎之。此即败势 回马枪也。仙人坐洞方向与之相反。叶底藏花:圈里再发圈,一圈格开再一圈进入他枪中间,扎手背戳之。秦王摩旗:枪尖锋影亦圆,两腕不动,只是转不用力,一碰到他杆子 即发一狠着开了扎。旋雷霹雳:藏花势不扎,起到左畔进步击砍其前手,即顿法,无论中 不中皆扎出,此亦作重轮形前大后小。35 .铁幡杆:马家老法,枪贴我自己腰腹,借腰腹之力,硬横开之,就是短 枪之白蛇弄风。亦败势取胜法。跌膝枪:杆子之诱势,摆骑龙步势,大蹲身排(伸)出左腿,他扎腿,收 于右膝后,脚一点地即扎。长大回枪亦可用,冲斗之徒名,此势为三足炉,似 吕布倒戟势。37 .腾蛇枪:绦环之扎也。低膝前进枪头稍高,左右连扎几枪,待他乱时 拦拿以开之。蜈蚣钻板:手法同双头枪而不实扎,迷惑人的枪法。39 .月下梨花:先圈以接枪而以梨花三摆头扎之。梨花摆头或即是点崩 三次而出枪扎者。玉玦枪:几望形,前腕阴稍高,手心向下,后腕稍低腕向上为阳。于 他左侧(枪背)搭,又似略要擦入扎他左肋,随之转腕出其枪右(书误为左)之 中间,二势相连,进步要小(大则转不出),他持枪亦无用。反之亦可用于 左也。半玉玦:即前势浅进出,用于会家,防他用豁削手。藤萝绕树:刀砍枪以此破之,即名白牛转角法,我两手紧握枪进步直刺其心胸,他刀猛砍我枪杆,我即松手直扎到底。杆之挨刀处不在一处,刀 痕如藤之绕树,故砍不断。(枪用白蜡杆,多年生的杆子直挺而韧,木质亦 坚,能经得起刀砍剑剁,今天用的腊杆大都是枝条非主杆,且用化肥催生,坚 韧不够,直挺不足,由人加工延直,遇潮即还原屈勾。)43 .缠:先虚搭他枪,他由左转入挑腕,我亦右转而下用枪腰护腕。他又 从右由下而上,我即变为拿。又说看他枪来为左右时应进步即可胜他,刚才 所说左右缠绕,我用时要有坐膝(马步)下压。洪转说,用此法应两手握固, 枪把贴腰,两腿用力,枪尖之旋转不宜过大,如碗口大,绕出即可。而吴殳批 评说,程真如峨嵋枪手法活而深故妙,洪转之法手法死而浅显用之无味,以 为少林枪法说不到点子上。通篇书中吴殳此类说法甚多,或限于一家之见。 而于相同之动作他也批评,推峨嵋而贬少林。这并不中肯,不知为了何故, 或为门派之见,反而失去中正之意。排:他以吞吐法迷惑我,引诱我出实枪,我两手握枪随他左右而排开 之,他虚左则实右,虚右则实左,我摇枪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一粘杆即动作 之。此法吴殳以为亦在理但犯硬接,扎出亦不力,不若点枪点他合谷为好。连击:他枪被我拦拿而落地,我不轻易进步扎,因他可借按地之力反 弹起挑崩我腕,不若连打二下使他不能起枪进步为好。46 .倒根打:即是打把,进步近他身用之,即长兵短用之一法。他如是用 藤牌单刀,我用把打他牌为虚,起挑枪,挑开牌而扎之。人多时亦可用。夜 间以把在前,不致误伤自己人。扑:以橙而打也,也是一种大拿之法,连打两下,可以破短兵之鞭剑。 而收枪可为勾,可为拿。吴殳以为捕鸟人打低处为扑,用于手指即为削。鸡啄粟(即点枪):戚继光练兵时之方法,冲斗名赛鸡点,即一打一揭 (挑)紧细而入。此动作在20世纪50年代传统枪、棍中也叫凤凰点头。四、枪法微言枪本为战阵而设,但经过高人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运用,变化出无穷之奥 妙,当诸多枪法皆有成就时,回过头来再看,战阵之枪简单,用法单调,如同 嚼蜡无一点味道。五、枪有六品神化:我无所能,但能因故而成体为用,如水之生波,如火而有焰。即能借势打势。通微:虽不能通晓各种技艺,但已掌握枪之练用原则、原理,能以拦拿 扎一势而化出对付他所能做之戳革,无有不胜者。精熟:虽不能敏悟所有变化技用,但根基甚深而变化连接自如,譬如 鲁之贤人,学由身入其道而体行之。以上三者为用枪之上等能力者。守法:有传必习练,不辱其学派之荣。偏长:局限于一个长处,如手、足、身体、眼法,有一得尤为突出者。斗力:虚实全无,不知轻灵、放松,全用死力、僵劲。以上三者,为用枪之中等能力者。
浏览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