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技技法的间化论对,是指摔技技法完成攻击前中后技法与技法、照法与照 法、招法与招法之间,根据临阵时的具体情况瞬间进行利我转化、变化、顺化的运作 讨论性对局。在临阵势均力敌的敌我摔技攻守中,攻守格局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千 奇百怪,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这是摆在战士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国武 家就是通过摔技攻守中间设、间配、间化、间法、间协、间合的密切配合来解决这一 问题的。其中,间设由间守、间距、间躲、间避、间峙等五设构成。间配由间肘、间膝、 间拧、间肩、间节等五配构成。间化由间进、间退、间旋、间出、间人等五化构成。间法 由间上、间上、间前、间左、间右等五法构成。间协由间摔、间打、间拿、间搏、间撕等 五协构成。间合由间识、间意、间心、间动、间运等五合构成。中国武家摔技技法间的 化为,就是通过间设、间配、间化、间法、间协、间合等的合理辩证来展开临阵对抗转 化、变化、顺化之讨论、辨证、对局的。
三、摔技检验
对抗检验是指武家摔技技法完成攻击后自己对作用于对手的力度、劲度、强度 和手段、方法、技巧、组合、招制以及谋略、计策、点子、战略、战术、战法等所进行的 科学检查、实验、试验。
在临阵将遇良才的敌我摔技攻守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夫、技术、招法支持,是 万万不可、绝对不行的。但是任何过度超量的功夫、技术、招法支持,也是不合适的。 所以在日常修炼中,必须要对自己的摔技功夫、技术、招法开展实事求是的检验。尤 其是对摔技攻守力度、劲度、强度的检验,更显重要。
一般摔技技法的对抗检验由摔击空间检验、摔击器物检验、摔击活体检验构 成。其中,摔击空间检验即摔技技法、照法、招法规范演练稳度、准度、狠度的检验。 摔击器物检验即摔技技法、照法、招法规范摔击器物力度、劲度、强度的检验;摔击 活体检验即摔技技法、照法、招法规范摔击活体精度、变度、适度的检验。
第七节摔技攻守
摔技攻守是指中国古人以摔技为主体开展运动、攻击、攻守过程中通过长期总 结、创造、积累所形成的摔打进攻防守章法,是中国武术摔技运动动作的核心、脊 梁、主体,是中国武家最为便利、适中、有效的攻守格斗形式,是攻守尺度、分寸、火 候变化最大、最易把握、最有深浅的运动形式,是构成中国武术摔技运动的灵活,是 构成中国武术运动动作的中间环节,由峙对、招法、技巧、运化等四部分构成。
一、摔技峙对
摔技峙对又称摔攻对峙,是指中国古人开展武术摔技攻守运动中的相鼎而立、 相峙而摔、相对而格。它是构成武术摔技运动对抗的前提,是所有功夫、技法、招照、 套路运动的前提,是所有康复、保健、延年、益寿修炼的酝酿,是所有攻守智慧、谋 略、计策、点子施展的平台,是控制局面、主持格局、拿捏局势、周旋架式、调控距离、 克制冒犯的实质。它由常规峙对、鼎立峙对、相持峙对、对格峙对等四种基本类型组 成。
(一)常规峙对
常规峙对是指武家在攻守开始、途中、结束时期经常所使用的相鼎而立、相峙 而摔、相对而格的基本对垒方法,是攻守运动中最为常见的相对而立情节,是搏摔 厮杀最具长效机制的攻守主持。
在武术摔技的攻击较量中,常规峙对多以本门本派极具代表性的势子来得以 实现的。如北路拳的降龙势、伏虎势、扫势、逮势、抓把势等。在中国武术摔技的攻击 较量中,一直是摔技功法、技法、招法的母体、根本、藏室、出处、收处、化处,是摔技 攻守动作的源归、首尾、起收,是摔技攻守张弛、敛收、定持的基本主持。
所谓势即摔技攻守所特有的架势,有架、式、样之分,有起、放、出之别,有收、 合、归之异。一般所说的架、式、样均为定势中的定势,而起、放、出则是定势的形成 过程,而收、合、归则是定势的还原过程。
(二)鼎立峙对
武术摔技中的鼎立峙对是指攻守双方在摔技实力相当情况下根据敌我身高、 体重、年龄、性别、体态等身体五材以及敌我攻守运动特征所选定的标准对峙势子, 是在攻守开始、途中、结束时期都坚持使用的运动对垒架势。临阵的鼎立峙对,多以 本门本派传统势子为核心,是武家根据不同摔技攻守对象所锤炼出来的势子。如太 极拳的扎懒衣,北路拳的比势、伏虎势、双击势,形意背的三体势等。
中国武术摔技中的鼎立峙对,是一种稳如泰山、雷摔不动、巍然屹立的攻守对 峙。它是一种相对稳定、互不想让、视死如归的攻守对垒,是用摔技招法应对、扼杀、 粉碎对手的攻守对抗。临阵攻守中,无论对手的摔技多么无理、凶狠、暴力、残酷、恶 毒,都会在合理对峙运化中得以果断处理,都会在果断处理中克制、攻击、摔打对 手。一般来讲,鼎立性的峙对都是誓死性、命令性、无奈性的,其有着惊人的魅力、豪 爽、气魄。
(三)相持峙对
相持峙对是指攻守双方在你来我往的摔技格斗中根据敌我身高、体重、年龄、 性别、体态等身体五材以及敌我攻守的运动特征在攻守开始、途中、结束时始终所 确立使用的势子对垒,是只要在距就进行攻击的峙对。相持峙对多是本门本派根据 特殊攻守对象所打造的势子,并以此展开科学的摔跌攻守应对。如北路拳的化势、 运势、游势等。
中国武术摔技中的相持峙对是一种相对转换、移动、变化的攻守对垒之势,是 趁势而出、随势而化、应势而变的攻击对抗,是势均力敌对抗的必须。在极其复杂的 武术摔技攻守中,无论对手多么狡猾、善变、诡秘,都会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千丝 万缕的相持峙对运化中得以果断、合理、迅捷的克制,并在随机应变的相持峙对中 展开顺达的对峙、攻击、格杀。
(四)对格峙对
对格峙对是指在摔技运动中攻守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双方身高、体重、年 龄、性别、体态等身体五材以及攻守运动特征所选定的对格峙对势子,是攻守开始、 途中、结束时都始终使用的运动对垒势子。对格峙对多是本门本派根据攻守的错综 复杂特征所打造出来的规范势子,武家就是以此来展开敌我双方随机攻守进退的。 如北路拳的对格势子峙对。
中国武术摔技中的对格峙对,是一种相对转换、移动、变化的攻守对垒,是规矩 而出、要求而化、限制而应的一种攻击规范对抗。无论对手的摔技攻击有多么狡猾、 善变、诡秘,都将会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千丝万缕的对格峙对运化中得以果断、 迅捷、准确的应对处理,是有章、有法、有序的对垒。这种对格峙对攻击,一般都会在 攻守训练、比赛、内部摔斗得以广泛使用,是不太适应生死较量峙对的。
(五)对助峙对
对助峙对是指在摔技运动中攻守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双方身高、体重、年 龄、性别、体态等身体五材以及身体修炼的需求选定势子所形成的运动峙对,是开 始、途中、结束都始终使用的利于精气神血运行、五脏六腑代谢、筋骨皮毛润泽的对 垒架势。对助峙对多以本门本派的经典势子为主体,是根据对助需求所选用或演变 出来的规范势子。武家就是以此来展开有利于对手或自己的合道、合情、合理攻守 摔对的。
二、摔技招法
摔技招法是指中国古人武术摔技攻守运动早期由许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摔法 和摔法间运按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功法群体,是构成武术摔技运动的 基本单位,是构成武术摔技攻杀战守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武家通常把招法分成四 种基本类型:组合招法、排列招法、仿生招法、经验招法。所谓摔技招法间运即摔法 与摔法、摔照与摔照、摔招与摔招之间相互变通、支撑、转化的运动动作支撑,具有 实质性的运化、运作、运行作用和使运动持续、连环、汇通的功能,
(一)组合招法
摔技的组合类招法,由密集的摔法组成,摔法的间运较少,摔法的形式较规则, 摔法的表演较出色,摔法的攻守力度较弱,摔法的震慑力度较强,摔法的锻炼作用 较好。其中大部分组合招法镶嵌于摔技运动之中,是构成摔技运动的亮点,具有连 贯、精辟、紧凑、点缀、规范的作用它们大都位于摔技不同套路的运动段落上,是摔 技套路运动和传统摔技运动链条上的关键点、高超点、耀眼点。其具有一定的显现 功能、表演功能、锻炼功能。
在武术摔技中,武家根据摔运组合招法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特征的不同,分 为摔技动作组合、摔技练习组合、摔技基本动作组合。其中,摔技动作组合是指围绕 摔技功夫所创编而成的摔技运动组合,俗称摔法组合。摔技练习组合是指所有摔技 动作和摔技基本动作有选择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武术练习组合,俗称摔制练习。 摔技基本动作组合是指传统、定性、规范且具有简要攻守和协助攻守作用的古老摔 技动作组合,俗称摔跌花招练习。
(二)排列招法
排列招法由大量的常见摔法和大量摔法间运的随机排列构成,是随机应变进 行摔技攻守的产物,是中国古人本能攻守的必然,是中国古人本能攻守规范化、严 谨化、系统化的必须,是中国古人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攻守的联合,是武家万格 一统修炼的重要沟通环节。它由手脚摔法、背臀摔法、肩节摔法组成。其中,手脚摔 法即通过手与足的巧妙配合使对手倒地的摔跌攻守方法。背臀摔法即通过手足运 化使对手在背臀支撑下倒地的摔跌攻守方法。肩节摔法即通过手足运化使对手在 肩节作用下倒地的摔跌攻守方法。
武术摔技的排列招法,有游离摔技招法、松散连接招法、严谨支撑招法之分。一 般意义上所说的排列招法即具有连接、沟通、融合功用的招法。排列招法在摔技套 路运动中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维护等多种功能。摔法排列招法按其结构和功 能的不同分为松散性排列招法、致密性排列招法、修炼性排列招法、封闭性排列招 法、运化性排列招法等。
(三)仿生招法
仿生招法是指以极具攻击性动物成功做法为依据进行仿效、模仿、模拟所形成 的具有一定攻杀功能的攻守运动招法,是使自己在搏打厮杀中能有效、奇效、高效 发起攻击的招法,是仿生的攻守动作构筑,是极具攻击能力的仿生成果。仿生招法 的攻击直截了当、直观到位、立竿见影,是极为难得的摔跌动作构筑,是使学练者、 演练者、承受者大为折服和敬佩的摔招攻击。如果将仿生招法应用在敌我生死拼杀 中,也是极为到位、有效、适宜的。
一般的仿生招法中,均拥有少量的攻守性摔法、保护性摔法、对峙性摔法以及 相关的摔法间运,大多是极为直观的致命性攻击,是战胜敌人行之有效的攻击。其 主要功能是,用摔技准确猎杀自己所选定的对象。这些极具猎杀作用的摔技,都是 依靠仿生猎杀手段所得出的。根据仿生招法的结构功能特点,可将仿生招法分为五 类:即大力猎杀招法、勇猛猎杀招法、计策猎杀招法、群体猎杀招法、技巧猎杀招法。
在武术摔技仿生招法中,最忌讳的是只仿皮毛、表面、现象,而不是直接的身体 力行。最回避的是滥杀无辜,而不是该骂的骂、该打的打、该杀的杀。一些极具伤 杀性的仿生招法,使用者如果得不到中国武家所必须的修道、修德、修气,是绝对 不可以随便学练的。当然大量的常规仿生招法,都是完全可以用来攻守、娱乐、保 健的等深。
(四)经验招法
经验招法俗称绝招,又称绝活,是指中国武家通过五千年的攻杀战守实践所积 累起来的具有一定绝杀效果且久经考验的招法。它是立竿见影、一针见血、一招致 残、致废、致命的招法,是自己感、悟、思、想、胆、识、心、体、动、运最具启迪的招法, 对自己攻、守、进、退、刚、柔、虚、实、疾、徐最具发挥的招法,对自己手、眼、身、法、 步、精、神、气、力、功最具展现的招法,是自己攻杀战守关键时刻最具功效的招法。
中国武学中的绝招,大多都是相对人而言的,但均具有普遍的决胜意义,都是 在攻杀战守中发现、摸索、提纯、锤炼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精湛招法。其以套路为记 忆,以对练为掌握,以实践为体会,以实战为检验,以格斗为尝试,以绝杀为应用,并 予以不断的打造和修炼。中国武术攻守中的经验招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如牛 毛。
浏览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