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摔技法辩证的要点首先要认识拧摔技法的架、式、势以及拧摔技法架、式、势 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要注意对手拧摔技法与拧劲的转化特征以及成拧的全过程; 最后要注意对手应用其他辅助拧法的习惯以及辅助拧法攻守的基本特性。
(五)蹶摔技法辩证的要点
跋摔技法辩证的要点,首先要认识蹶摔技法的架、式、势以及蹑摔技法;架、式、 势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要注意服摔固定劲力与跪摔技法实施的转化特征。最后要 注意对手应用其他辅助联法的习惯以及成蹶的基本过程。
(六)操摔技法辩证的要点
操摔技法辩证的要点,首先要认识操摔技法的架、式、势以及操摔技法架、式、 势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要注意手法与手法、手法与腿法、腿法与腿法操作的转化 特征;最后要注意对手应用其他辅助操法的习惯以及成操的基本过程。
二、摔跌技法的辩证
摔技技法辩证是指武家对摔技作战方法所开展的攻杀战守辩证,是摔跌过程 中极为正面、现实、客观的辩证论打。它由辩表里、辩攻守、辩进退、辩刚柔、辩虚实、 辩劲力、辩轻重、辩善恶、辩得失、辩好坏等十个方面的辩证组成。虽说辩证都是潜 意识、下意识、无意识、相对而辨的,都不会是绝对的,是建立在中高级摔跌水平以 上的,但如果没有预先潜移默化的摔跌辩证学习、见习、练习,是很难感悟的,也就 谈不上临阵摔跌辩证的自动化了。
(一)辩表里
表为阳,特指两手把持抓握对手的外围空间;里为阴,特指两手把持抓握对手 的内在空间。表的攻击多为强硬,里的攻守多为灵巧,素有表硬里巧之说。一般来 讲,表面硬,对里面巧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硬性劲气的把持和硬性力 道的走向以及劲力对敌的抖摇震颤,不仅对对手有着极为有效的表面把控,还对自 己实施里面的调控提供着实质性的保驾护航。另外,里面的巧,对表面的硬也有着 极为鲜明的引领主导作用。尤其是里手的巧法实施、妙手实现、精招发挥,是完成摔 跌技法攻守的重中之重。总的来讲,临阵摔跌攻守中的表与里是对立统一、阴阳辨 证、巧妙配合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摔技攻击。
(二)辩攻守
攻,即对对手的主动钾手、逮抓、把持、招攻;守即对对手的被动克制、破解、拆 除、招应。中国武家认为:“摔技攻守,柔和之斗,百劲之争,上可修德,下可治气,轻 可角力,重可绝杀,武技之尚也”。
一般来讲,摔技攻守只适应于普通对抗,在生死格斗中摔技只是摆脱对手缠抱 搂锁的手段,是攻的根基,是守的基础,是过度的方法,是失控的运化。所以,在临阵 攻守中需务必做到以攻为主,以守为辅,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等的阴阳辩证。如果在 摔技攻守中做不到最基本的阴阳辩证,那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摔打技术了。
(三)辩进退
进即毫不含糊的主动靠近、跟进、挺进、着手、打入、下手,是摔技攻守中的主动 进伐;退即干脆利落的积极远离、后退、撤退、退守、退防、退攻,是摔技攻守中的积 极退伐。中国武家认为:“摔之进退,进则为逼,为迫,为侵,为掠,为夺,退则为避,为 让,为脱,为离,为逃。”所以说,摔技攻守者必须懂得进中有进,退中有退,进中有 退,退中有进等基本的阴阳辨证道理,才能在摔技攻守中以及更加广泛的做事、做 局、做业、做家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辩刚柔
刚即摔技攻守中的刚强、刚直、刚健、刚劲、刚烈、刚毅,是坚定无畏、绝不含糊、 视死如归的致倒攻击;柔即摔技攻守中的柔韧、柔软、柔和、柔滑、柔顺、柔美,是连绵不断、绝不放弃、柔而不弱的致倒攻击。中国武家认为:“摔之刚柔,刚则为强,为 直,为力,为烈,为硬,柔则为软,为韧,为和,为滑,为顺。”并认为:“以刚为攻者多得 易慌,以刚为进者多占易废,以刚为先者多胜易折。以柔为攻者多失而稳,以柔为进 者多慢而实,以柔为先者多亏而福。”刚与柔是极为对立统一的阴阳辩证体。但在临 阵作战中教条的刚柔辩证是比较吃亏的,唯道气辩证为佳。
所谓,道气辩证即持禀而把阴握阳辩证。也就是说,临阵作战中的主旋律应该 是不刚不柔,但该高亢、激昂、刚硬时就必须无畏、无惧、无恐地大刚而出,该低沉、 稳健、柔和时就必须无痴、无弱、无瘫地大柔而出这既是摔技攻守所必须坚持的最 基本的辨证,也是整个武术运动所必须坚持的基本辩证原则。
(五)辩虚实
虚即摔技攻守中的虚浮、虚假、虚惊、虚空、虚无、虚悬,是飘浮不定、虚无缥缈、 空而不弱的攻击;实即摔技攻守中的实干、实效、实战、实心、实意、真实,是稳跌稳 摔、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进攻。中国武家认为:“摔之虚实,虚则为浮,为假,为 惊,为空,为无,为悬;实则为干,为闯,为闹,为打,为斗,为攻。”并认为:“以虚为攻 者多戏而成,以虚为进者多幼而功,以虚为先者多稚而利。以实为攻者多恐而争,以 实为进者多惧而斗,以实为先者多怕而抗。”在临阵作战的摔技对抗中,没有虚也就 没有了机动、灵活、巧妙,没有实也就没有了打入、抑制、绝杀。所以说,虚实是典型 的阴阳辨证之一,只有拿捏好虚实的阴阳辨证,才是摔技攻守乃至中国武术运动的 正经道数。
(六)辩真假
真即摔技攻守中的真实、真切、真格、真心、真确、真章,是真实可靠、真跌实跤、 真真切切的攻击;假即摔技攻守中的假装、假冒、假借、假充、假象、假手,是假心假 意、虚跌假跤、虚无缥缈的进攻。中国武家认为:“摔之真假,真则为确,为实,为 切,假则为装,为冒,为充。”并认为:“以真为攻者多麻而收,以真为进者多木而得, 以真为先者多苦而获。以假为攻者多闪而避,以假为进者多烁而开,以假为先者多 东而西。”在临阵作战的摔技对抗中,没有真也就没有真打、真拼、真干了,没有假也 就没有伪装、冒充、假扮了。所以说,真假是典型的阴阳辨证之一,只有拿捏好真假 的阴阳辨证,才是摔技攻守乃至中国武术运动的正经道数。
(七)辩疾徐
疾即摔技攻守中的疾步、疾驰、疾驶、疾速、迅疾、猛烈,是瞬间飞快完成的攻 击;徐即摔技攻守中的徐缓、徐晃、徐行、徐图、徐浑、徐徐,是从容缓慢完成的进攻。 中国武家认为:“摔之疾徐,疾则为快,为驰,为迅,为猛,为烈,徐则为慢,为缓,为 匀,为雅,为和。”并认为:“以疾为攻者多不觉而成,以疾为进者多不知而功,以疾为 先者多不应而得。以徐为攻者多到位而争,以徐为进者多周到而斗,以徐为先者多周全而抗。”在临阵摔技对抗中,如果没有疾,也就没有猛烈、飞快、迅捷了;如果没 有徐,也就没有从容、匀速、缓和了。所以说,疾是快如暴风、快似流星、快若闪电的 集大成,徐是慢条斯理、有板有眼、稳扎稳打的大前提,二者是摔技攻守乃至中国武 术运动的阴阳辨证之一。
(八)辩劲力
劲属阴,是人体运动动作的内在动力,是动物特有的活动能力,是人体攻守进 退的阴性内在支撑,源于人体的运动系统(即骨、肌肉、骨连接),来于脏腑的代谢、 气血的布达、饮食的支撑;力属阳,是人体运动动作的外在冲击力,是动物特有的外 在攻击力,是人体攻守进退的外在彰显,源于人体劲气的猛烈、快速、疾驰运化,来 于脏腑的狂热、气血的沸腾、饮食的供给。中国武家认为:“摔之劲气,得劲为固, 为定,为抓,为挡,为拦,为架,得力为击,为冲,为刺,为劈,为砍,为我。”并认为:“以 劲为先者多正而稳,以劲为进者多准而功,以劲为攻者多明而益。以力为先者多刺 而攻,以力为进者多冲而斗,以力为攻者多击而利。”在临阵摔攻中,劲力虽然是高 度阴阳辩证的,但比的、赛的、对的、抗的、战的,快论主要是劲,慢论主要是劲,长论 主要是能。
(九)辩轻重
轻属阳,即摔技攻守中的轻便、轻浮、轻快、轻飘、轻巧、轻柔,是人体求轻的内 部结构调整,是人体运动动作的虚无缥缈,是动物特有的轻飘悬浮体现,是攻守运 动转移、腾空、悬浮的基本支撑;重属阴,即摔技攻守中的重攻、重击、重打、重刺、重 作、重功,是人体运动动作的爆发性冲击,是动物特有内在爆发力的显现,是人体攻 守进退的全力以赴攻击。中国武学家认为:“摔之轻重,轻则为浮,为悬,为空,为飘, 为柔,为妙,重则为坠,为沉,为凝,为爆,为碰,为撞。”并认为:“以轻为先者多悬而 浮,以轻为进者多飘而扰,以轻为攻者多飞而搅。以重为先者多悍而笨,以重为进者 多爆而恐,以重为攻者多毁而绝。”
武术摔攻中的轻重阴阳辩证,虽然说起来比较笼统抽象,但在临阵摔技攻守 中,摔攻轻重的把持、拿捏、操控都是极为明确、鲜明、到位的。只有明确的轻重把持, 才能让对手无法自持散失正常支撑而倒地。只有鲜明的轻重拿捏,才能让对手不知 所措散失正常支撑而倒地。只有到位的轻重操控,才能让对手患得患失散失正常支 撑而倒地。不过武术摔技的攻守是没有绝对轻重的,你的轻对别人来说也许就是重, 你的重对别人来说也许就是轻,所以说,轻重的问题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问题。
浏览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