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武术教育观念,支持孩子投入到传承武 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队伍中去。

家长要正确认识武术,以减少因片面和极端认识引起的错误。应该认识到青少年武术教育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的健康,对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应该激发孩子习武情趣,实现孩子的武术梦想,提高孩子的体质技能,为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而不懈努力。应纠正习练武术就是用来打架斗殴的狭隘认识,正确引导学生习 练武术,继承国魂,发扬国术,为中国武术早日进入奥运会竞赛项目而努力奋斗。

(三)学校要建立完整系统的武术教育体系,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从事武术教育研究和教学训练工作。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 宣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关于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切实推进当地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继续抓好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努力营造武术教育氛围,大力宣传民族传统武术的渊源及社会价值,不断强化武术教育硬件建设,建好武术场馆, 配置训练器材,聘用专业武术人才进行系统训练,将武术校本课程办成学校特色教育,让师生从中享受武术教育的快乐。其次,学校要健全武术教育管理机制,制定武术教育发展规划,形成武术校本课程, 引进和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建立武术教育科研体系,完善武术教学系统,改进武术训练方案,组建专业武术教练团队,成立学校业余武术队,扩充学校武术社团,重视武术课堂教学,增加武术教学数量,增 强武术教学质量,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强化武术教育督导考核,将武术教育发展规模化、系统化、持续化,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为学校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积极搭建武术竞技平台,通过省运会、市运会、县运会及乡校之间的武术比赛、武术会演来彰显个人武术风采,凸显当地武术文化,以求得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柔摔运动在庆阳市的发展及前景

武卫东

柔摔运动是我国引进的一个体育项目,是一项按体重级别,在两名运动员之间直接进行的对抗性运动。其运动量大,技巧性高,竞争性强,具有很高的锻炼和比赛价值,深受国内外体育爱好者的喜爱。 通过柔摔运动的训练,可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素质,培养其勇敢、顽 强、机智、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我市的柔摔运动是在甘肃省体工队增设柔摔项目的影响下,于1985年开始试行招收训练的。我市由于海拔高,气候温差大,所选队员普遍体胖有力,吃苦性强,所以开展柔摔运动有一定的优势。

一、开展柔摔项目的步骤方法

注重科学选材

目前,世界上一些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他们之所以在国际比赛中能取得较突出的运动成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做得好,如果选材好,再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必然能大大提高训练的成功率。我们在选材时,具体做法如下:

1.看外形。手要大,腕要粗,手掌硬,腰要粗有弹性,肩宽胸厚, 颈项短,上下肢匀称,眼睛有神,既机灵又沉着。

2.看体质。注重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的好坏。通过1500m测 试,看其恢复的情况,如体力恢复快,就断定该运动员的体质是好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我们还通过一两个月 时间的代训后,看其体重变化情况如何,如体重下降很大,说明该队员体质内涵不好。

3.看内在。心理品质是运动员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的做法是:先代训,在加强训练强度中看其是否能吃苦耐劳,是否能在大强度训练后,能吃,能睡,第二天又能积极投入训练;注意力是否集中,想象力是否丰富,内心是否稳定,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是否均衡;在比赛中是否敢斗敢拼,不胆怯,不怕输,精神负担少等。

4.看技术。因为专项训练时间短,我们主要看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灵敏性。

二、简单实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训练中,以全面身体发展为主,突出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和反应能力的训练,在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和运动量的情况下,注意技术训练。

柔摔运动发展的趋势是高强度的进攻,而且是不停顿的进攻,要 求运动员在2 —5分钟内具备能连续进攻的全面技术和体力。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进行大强度、大密度的运动训练,使人体承受超量负荷,付出超人的代价。超量负荷能使人体获得超量恢复。训练的实质就是要在超量恢复的基础上再提高,经过反复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我们的训练紧紧抓住这个规律,在逐渐加强训练强度、密度、运动量的基础上,注意大、中、小运动量、强度、密度的结合, 又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素质好的尖子队员采用 大强度、大密度强化训练。强度一般由4'、3'、2’逐渐过渡到1'、30''。 其余队员又分两个层次进行训练。训练强度的测试是以手测脉搏的方法为主,脉搏在30次/ 10''以上者为大强度;28次/ 10''为中强度;25次 / 10''为小强度。实战强度分别是尖子队员27次/ 10''以上;一般队员为 25次/ 10'',较差队员为23次/ 10''。

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了训练方法的多样化,在训练中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严明纪律,奖罚分明,使训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一年多时间训练后,队员身体整体素质提高很快,如5-1表所 示:

5-1口运动员项目训练未测和测后的成绩对比






































































































项目100m立定跳远{ m }卧推(kg)深蹲(kg )甩铃片(20kg )次
姓名未训训后未训训后未训训后未训训后未训训后
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成绩
王小明14" 313" 12342.6450708012518/分37/分
王旭毅14"13M2382,55456。75H010,分25/分
李奎生13" 912“ 82.402,3960809013()⑶分32/分
党小虎13" 912" 62342.616080901302。,分40/分
高海龙14* 313”2372.58709010014025/分4即分

运动成绩也较突出,如在86年省七运会上就获得了自由式摔跤一枚金牌;88年在省第一届青运会上获得了自由式摔跤的四枚金牌,有 一名队员还代表兰州市参加济南全国第一届城运会,获得柔道银牌; 参加89年沈阳全国青运会获得柔道银牌,两人被调往省体工队学习并转正。1991年至1995年,柔摔队参加甘肃省年度锦标赛、第八届全运会、第一届运动校比赛,共获金牌18枚。甘肃运动校比赛摔跤获团体冠军,柔道获团体第三名。连续参加甘肃省年度、每届全省全运会、 柔摔共获金牌121枚。柔摔项目成为庆阳市的拳头项目,每年参加省比赛都有金牌入账。

三、在我市开展柔摔项目的前景

(一)庆阳地理、气候、人的素质特点造就了该运动在庆阳有潜力可挖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包括七县一区,介于东经106°45'— 108°50'与北纬35°—37°20'之间,本市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高度在2 023米—885米之间,高差在1 000米以上,山川交错,沟壑纵横,大陆 性气候明显。自然灾害频繁,生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人,从小就锻 炼成吃苦耐劳,忠厚朴实,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形成体格健壮,肌肉发达,呈力量型的人种。由于柔摔运动是力量型运动项目,在庆阳开展该运动确有很大潜力。

(二)训练条件基本具备,柔摔机构普及全市

近几年由于师生的不断努力,运动成绩提高较快,成为庆阳市的重点项目,器材设施、训练场地、教练配备等,均已初具规模。每年新生招收柔摔人数占全校1/3,目前柔摔项目在庆阳市普遍开展起来。 相继成立了西峰区柔摔业余训练点;华池县柔摔业余训练点;镇原县柔摔业余训练点;合水县柔摔业余训练点。基层训练工作的开展,为我们进一步选好苗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见到在不远的几年内,就有一大批优秀柔摔人才出现在竞技场上,为国、为老区人民争光。

使武术竞赛在公平原则下进行的新设想

浏览5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