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武术走进现代竞技场纳入现代体育范围,是本阶段武术运动 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从1949年到1956年期间,逐渐建立起来的 武术竞赛机制,对武术运动的发展是一次飞跃,使武术套路运动走 进现代竞技体育行列,成为适应现代竞技理念与方法的比赛项目, 并顺利进入亚洲运动会,建立了以世界锦标赛和亚运会为主耍形式 的竞赛机制。套路运动竞赛机制在多年实践中暴露出存在的弊端, 主要是竞赛项目单一,不能包容极为丰富的众多拳种;技击性弱 化,与武术传承的技击特色背道而驰。加上由于政治环境和对武术 的认识等原因,武术在新中国的前几个阶段的发展确实有片面讲究 健身、表演而忽视技击实用的现象,这种现象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引 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80年2月26日,荣高棠同志在听取运动 司工作汇报时针对武术讲道:“现在是一家独希,走的舞台化,不 是搞武术,而是把武术给毁了。照这样下去,将来我们要向国外学 习了。”这种武术竞赛套路的“一花独艳”的现实不符合武术运动发展 的多元化要求。为解决竞技体育理念和中国武术传统技击文化政策 之间的矛盾,国家体委委托北京、武汉体院以及浙江、上海、黑龙 江等体委分别对武术散手、太极拳和短兵进行研究、整理和试验。 在1979年5月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文化大革命”之后的首 次武术观摩大会上,散手首次与观众见面。从1979年起,分别在 南宁、太原、沈阳等地作了散手和推手的表演。1982年11月,在 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武术散手和太极推手表演赛之前.国家体委邀请各地具有实践经验的武术工作者先后两次在北京召开了散手、推 手讨论会,制定了散手和推手比赛暂行规则及裁判法。经过三年的 试用和修改,到了 1988年兰州的散手表演赛上,确立了武术散手 的擂台形式。武术散手擂台赛至此形成模式,为中华武术技击的展 现开拓了广阔空间,以技击性为主的散手运动开始走向竞技的舞台。四、武术面向世界的交流一奥运成略的准备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武术运动国际化发展成为一种 趋势。然而在这个阶段伊始,对于武术向世界推广还仅仅是一个极 其模糊的概念,武术向世界推广的具体内容以及武术走向世界的最 终形式等诸如此类的根本性问题上,当时没有明确的认识。1979 年5月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文化大革命”后首次武术观摩大 会上,港、澳、台地区组织观摩团对武术表演进行了观摩和交流, 首次打开武术运动对外交流的大门,这三个地区对本次大会的参 与,使人们敏感地意识到武术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走出国门的时机 已经到来。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对此 做了明确的官方表态。其《会议纪要》中写道:“开展国际交流, 积极稳步地向国外排广。当前,武术工作应立足国内,随着形势的 发展,适当搞一些国际交流,派出一些武术团队和教练出国表演, 传授或邀请国外人士来我国观摩武术大会,举办武术训练班。在条 件成熟时,再考虑举办国际邀请赛或表演大会。不论采取哪种形 式,都要积极稳步地进行.并注意政策和保守机密,做到内外有 别。”这些官方的明确表态使武术运动开始进入具体的组织实施 阶段。国门的打开,使为中国武术代表团的出国访问交流成为现实, 中国武术或单独或与其他项目一起组成代表团或随团进行了多次访 问.足迹遍及亚、欧、美、非、澳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扩大了中国武术在国外的影响,成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基本手段 ・ 115 •之一。从1982年起,我国派出一批优秀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到墨 西哥、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表演和执 教。国家体委在1984年11月中旬,首次派出建国以来出国讲学、 考察的中国武术专家小组到欧洲进行考察,这些专家被派到海外进 行讲学,提高了国外对中国武术的认识水平。武术国际培训也是武术运动对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从 1986年6月济南首届国际武术教练员训练班开始,国家武术研究 院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又连续举办了 5期国际教练员 训练班和2期国际裁判员训练班。1958年杭州、深圳成功地举办 中国国际武术节,期间五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493人在武术节 上举行了武术国际邀请赛、武术学术论文和武术气功报告会。1985年8月,在西安举行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国际武术 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这一举动立即引起连锁反应,欧洲武术联 盟在1985年底成立,南美洲功夫联合会也于1986年成立,亚洲武 术联合会经过近10个月的积极筹备,于1987年10月在日本正式 成立。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武术走 出国门开展对外交流组织上的成熟,特别是1991年10月12日至 18日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名运动员参加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 标赛成功地举办,为武术运动向奥运体坛的冲击打下坚实的基矶I, 为武术成为国际体坛项目作了准备五、武术运现发展的立体化、多元化时期1992年12月5日至11日,在四川省江北县召开了第二次全 国武术会议,总结了前十年武术运动的发展,会议提出九十年代武 术工作的方针、任务和长远目标,提出武术工作三步走战略。武术科研发展迅速,在1991年至1999年9月期间,十三种中 国体育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了武术科研论文773篇,内容涉及武术社 会学,武术市场、经济、产业化,武术教育、教学、文史、文化、 竞赛、训练,武术管理,武术科研,运动员体质与选材,武术器材 • 116 •研究,气功与大众健身,计算机与武术研究,武术运动营养、医 学,武术生命科学(生理、心理、生化),武术动作技术力学分析 等诸多方面。

经过研究分析:

1.武术运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80年代初,影片《少林寺》 上映,观众超过1亿,此后武术影视片陆续拍摄和放映,与武侠小 说一起成为促进武术社会化的重要文艺手段.对武术社会化形成了 一个最有力的推动。鉴于要大力开展各种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形势. 1982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明确规定允许民间开设 拳社,各地民间武术馆、校开始急剧开设.武术练习人数不断增 加。目前,中国已有12000多所武术馆、校,武术人口达6000万, 武术社会化逐步形成。1991年,首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首届中国湖北武当文化 艺术节分别在郑州和武当山开幕,拉开了宣扬武术传统文化、增加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武术主体文化艺术节的序幕,加速了武术社 会化。此外,从1984年开始,就有电视武术教学,而在这个阶段 更为迅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北京等电视台都播出了大量武术 教学录像,这种现代传媒手段大大推动了武术的社会化。在武术社 会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武术馆、校的 管理与武术比赛的进一步的规范问题。武术馆、校的发展是我国武 术产业的主体之一,在其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武术馆、校忽视 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致使学生社会犯罪行为时常发生。另外,在招 生的过程中武术馆校欺骗习武者的现象较多,对社会造成不良后 果。各种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武术邀请赛产生了诸多武术冠军. 造成武术运动竞赛管理混乱,比赛不规范;健身养生武术多而武术 的技击性较少等社会问题开始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武术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国家体育管理部门采 取了一定措施,将武术运动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引导。1991年,国 家体委开展“武术之乡”评选活动.对民间武术的有序发展进行指导。1995年底,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一次全国社会 武术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经营性武术馆、校的管理规定》,对 全国武术馆、校进行科学管理。1996年,有关武术馆、校的统一 教材、经营性武术馆、校管理规定相继出台,对提高武术馆、校的 办学条件、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健全管理体制、走法制化建设等起 到了积极作用。在采取行政措施的同时,国家通过社会舆论监督进 行武术的规范化管理,在1998年3月10日至13日,举行了有40 多家新闻出版单位参与的全国武术宣传工作会议,并成立了新一届 武术新闻委员会,加强了对武术社会管理的舆论监督力度。在我国 经济和社会飞速的发展下,健身活动成了广大群众的一种切实需 求。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 要》.全民健身运动的社会性活动进入科学化的轨道,武术运动成 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一部分得到了持续的良性开展。


  • .竞赛12篇(集中分布在1991年至1997年),体现在武术 奥运战略的基本形成。从上个阶段的武术奥运战略的准备,到本阶 段奥运战略的形成,对中华武术来说是一个较大幅度的跨越。武术奥运战略的形成,首先体现在世界各地武术组织的建立, 它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的舞台。中国帮助世界各地相继成立 了各类国际、国家武术组织。从1990年10月3日国际武术联合会 成立,到目前为止会员已经达到77个。澳洲武术联合会也于1998 年成立,使武术的洲际组织达到4个。

浏览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