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见健身运动损伤的处理与预防
在健身运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引起一些运动性损伤, 了解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治疗方法等,不仅 可以有效地防治运动损伤,也可有助于改善运动条件、改进教 学和训练方法。(一)运动损伤的概念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它不同于一 般的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的损伤,它多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 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二)运动损伤的分类.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类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类,可将运动损伤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 伤、肌腱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及骨丽损伤、滑囊损伤、神经 损伤、血管损伤、内脏器官损伤等。.按伤后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分类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受伤组 织有裂口与体表相通。如擦伤、刺伤、划伤、撕裂伤及开放性 骨折等。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受伤组织无裂 口与体表相通,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 折等。按损伤后运动能力的丧失程度分类轻度伤:受伤后仍能进行体育活动。中度伤:受伤后需要进行专门治疗,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 少患部活动。重度伤:受伤后需要住院治疗,完全不能从事体育活动。按损伤的病程分类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力量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 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慢性损伤:急性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致反复发作的损伤; 或由于局部运动负荷安排不当,长期负担过重,超出了组织所 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过劳致伤,症状出现缓慢,病程较长。.按运动技术与运动的关系分类运动技术伤:与运动项目、技战术动作密切相关的损伤, 如网球肘、投掷肘、跳跃膝等。非运动技术伤:多为意外伤,如挫伤、骨折、擦伤、韧带(三)运动损伤医疗体育的原则(1)尽量保持全身及未损伤部位的活动。(2)及早开始受伤部位的活动。(3)制定运动方案前要进行功能检查和评定。(4)适当增加运动负荷。(四)运动损伤的具体类型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伤两类。常见的闭合性 损伤有挫伤、扭伤和拉伤,开放性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 和划伤等.软组织损伤在伤后1 ~2天内为急性炎症期,病理表 现为:组织损伤出血、红肿、热痛并伴随一定的功能障碍G对 待此类损伤的一般处理原则为:止动、止血、防肿、镇痛、减 轻炎症c上述“RICE”疗法可用于软组织损伤的早期(24小时 内)急救,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热敷、理疗及电疗等。开放 性软组织损伤处理的原则是止血和保护伤口。对于一些开放性 损伤,若伤口面积不大,可用生理盐水洗净后再涂红药水,必 要时覆盖消毒布,随后包扎即可。如伤口面积较大或较深时, 则先止血和缝合,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防感染。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1)急性损伤。早期(24〜48小时内),主要是冷敷、加压 包扎并抬高伤肢,采用“RICE”疗法处理。中期,指损伤发生 24 ~ 48小时以后,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 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 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
针灸、痛点药物注射等。晚期,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 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2)慢性损伤。主要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 新陈代谢,合理地安排局部的负担量.治疗方法与急性损伤的 中、后期大致相同,应将功能锻炼和治疗紧密地结合起来。应力性骨损伤在跑、跳锻炼中,身体的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反复作用于 胫骨,使骨组织内部产生的应力受到改变和破坏,因而引起小 腿骨疼痛的损伤,我们称之为胫骨疲劳性骨膜炎。胫腓骨疲劳 性骨膜炎是最常见的应力性骨组织损伤。通常认为,骨膜炎是 骨的反应性炎症。在急性炎症阶段,如能调整运动量减轻局部 负荷并予以适当治疗,就可以使炎症消退、组织修复,从而由 不适应转为新的适应;否则就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发展 为疲劳性骨折。(1)症状。轻者在运动后骨膜局部出现疼痛,如果运动量 过大则疼痛加剧。重者行走或不运动时也有痛感;疼痛性质多 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为刺痛或烧灼痛。早期可有局部皮肤 发红,触之有灼热感,有的患者夜间灼痛感更为明显。(2)处理方法°早期或症状较轻者,可用弹性绷带包扎, 可继续从事运动锻炼,但应当减少局部的负荷量,经过两三周后症状可自行消失;症状严重者,除减少局部负荷外,可外敷 新伤药或用温水浸泡患肢,亦可用紫外线照射;休息时应将患 肢抬高。经以上处理后,如症状仍无改善,则需做X线摄片加 以确诊。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是指组成关节的各骨的关节而失去正常的对合关 系,也称脱臼°体育运动中的关节脱位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作 用于关节处所致,根据其程度可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较常 见的有肘关节后脱位和肩关节前脱位。(1)症状。局部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脱位关节活动功 能丧失,关节呈畸形。通过X线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脱位的程度、 方向,以及有无合并骨折、陈旧性脱位,有无骨化性肌炎或缺 血性坏死等。(2)处理方法。抗休克,关节脱位或合并其他损伤时,伤 员可能会因疼痛、失血等原因而发生休克,急救时要注意预防 休克的发生,早期发现休克并及时处理。固定,用夹板和三角 巾固定伤肢后尽快转送医院,争取尽早复位,没有整复技术和 经验的救护者,不可随意做试图复位的动作,以免加重伤员病 情影响功能的恢复°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外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因被震荡而引起的暂时性的意识和功能障碍。在体育锻炼中, 头部被足球、棒球击中或不慎从高处跌下时头部撞地,或两个 运动者头部相撞等均可能发生脑震荡。(1)症状。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但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也 有意识一时性丧失或神志恍惚等情况,但时间长短不一,短则 几秒钟,长则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不等。患者出现逆行性健忘, 清醒后不能回忆受伤时的情况,此外还伴有头晕或头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2)处理方法。让伤员处于平卧、安静状态,不可坐起或 立起,要冷敷头部,并注意身体保暖:昏迷时间超过4分钟, 或两瞳孔大小不对称,或耳、鼻、口内出血及眼球青紫,或清 醒后剧烈头痛、呕吐或再度昏迷,都说明损伤较重,应立即送 医院处理。在转送医院时,伤员要平卧,头部两侧要用枕头或 衣服垫起使之固定,且尽可能避免颠簸振动°意识不清者,要 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使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或舌 头后缩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骨折由于外力的作用破坏了骨的完整性或连接性称为骨折,骨 折是运动损伤中较严重的损伤事故,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 骨折,在体育运动中四肢长骨骨折较为多见。(1)症状。骨折发生后,肢体形态发生改变,骨折部出现 畸形(肢体缩短或变形),患部剧烈疼痛。骨折还可引起骨髓、 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出血,在骨折周围形成血肿,而导致局部肿 胀明显。骨折后由于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失去了杠杆的支持 作用,常在局部出现异常的假关节活动及摩擦音。严重的骨折因疼痛和出血有可能使人休克,甚至危及生命。(2)处理方法。一旦发生骨折,暂勿随意移动患肢。让伤 者安静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头部供血量;同时要注意保暖,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口如出现休克时,应先施行人工呼吸。凡发 生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应迅速用止血带止血。固定制动,凡 疑似骨折均应按骨折做固定制动处理 固定时绷带包扎的松紧要适度,以夹板固定不活动为宜。骨膜炎骨膜炎是骨对运动负荷过大的一种反应性炎症,多发生在 初参加运动的青少年身上。其好发部位为胫骨、腓骨、跖骨和 尺骨等。(1)症状。初期运动后局部出现疼痛,休息后可消失,若 运动强度加大则疼痛加剧,在局部骨面上可摸到散在压痛点。(2)处理方法。早期,减少局部负荷,进行热敷、按摩, 休息时
浏览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