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的这句话,让刘亮武和陈思思走进了湖南省武术队。随后,刻苦的 刘亮武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那段时间,湖南省的常规性武术比赛都有他 的身影,并且基本上都进入了前三名;参加过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打进了 前六……后来,湖南武术队“散伙” 了,刘亮武不得不“北漂”,在北京武术队 待了整整五年。这是刘亮武武术生涯中最值得记忆的一段时光。他在全国传 统武术套路冠军赛中获得了冠军,并获得了国家级体育健将称号,还获得了 到大学深造的机会。你为何后来又回到湖南,投奔师傅游罡华的仁山武术俱乐部当教练呢?刘亮武说:“因为对武术有感情,因为不想把武术放弃了。从北京武术 队退役后,我回到了湖南,并选择到师父的仁山武术俱乐部当教练。这里, 是一个可以追求武术和延续梦想的舞台。虽然我现在在长沙市一中和湘阴一 中两所学校当武术教练,三天两头地来回跑,但因为我喜欢,所以不觉得 累,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幸福。”什么是幸福?躲在钱堆上呼风唤雨,每天吃山珍海味?非也,满足就是 享受就是幸福。追求无限的满足是痛苦是灾难。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 殆,可以长久。”这位李耳李老先生说,声名与身体,哪一个更可爱?生命 与财货,哪一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过分地吝惜,一定会 有更大的浪费;过多地收藏,一定会有更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不会 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可以经历长久。修炼到了这种境界,才是真功夫啊!对于师父游罡华,刘亮武心存感激:“仁山武术对我的影响是一生 的。如果当年不是师父花心血培养我,可能现在我还在乡村里面,没有走出 来。当年他要求很严格,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我十分尊重他,他是我的恩 师。“能不能提供一些关于你的消息或是故事? ”我们问。“我的故事很平淡,以前每天都是周而复始的练武,现在每天都是长沙、湘阴两头跑,教学生练武,没有什么突出的故事。”刘亮武说。刘亮武性格内向,做人低调。其实,我们在网上搜索到了不少关于刘亮 武的消息,关键词多为“冠军”、“运动健将”等,还有他比赛的视频,那 种手眼身法步、精神气身功融为一体的表演,让人感觉到,他已经超出了武 术的境地,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或许,再看看媒体对刘亮武的评价,我们对他的认识将会更加丰富。2010年9月19日,《湖南日报》第4版刊发了《三节棍“闹”莲城》 一文:湘潭市体育馆内,手持三节棍的益阳选手刘亮武一出场,便以一 连串凶猛敏捷的动作,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那根三节棍在他手 里呼呼生风,舞得密集不透,似水泼不进,豆撒不进,气势逼人。刘亮武这套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征服了裁判,得到全场最高的9.39 分,获得湖南省十一运动会成年组武术比赛男子传统器械棍术冠军。益阳队教练游罡华介绍,刘亮武跟着他练了 6年武术,很有天 赋,在2002年省九运会上夺得男子乙组刀术和集体拳术冠军。省九运 会后,刘亮武入选了省武术专业队。遗憾的是,由于湖南运动项目的 调整,省武术专业队在2005年被裁掉了。刘亮武只身来到北京什刹海 体校,加入北京市武术专业队。“来到北京,我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什刹海体校是李连杰、吴 京的母校,训练水平特别高。他们的训练模式非常先进,有专门的科 研队伍,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和营养食谱。” 刘亮武说,在北京专业队的4年是他进步特别快的4年,与高水平运动 员切磋、交流,参加各种赛事,让他受益匪浅。刘亮武说,这次回到湖南再度参加省运会,感受良多。“这次成 年组比赛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外援,为本土运动员搭建了一个难得的 交流平台,肯定会促进湖南武术水平的提高。”刚满20岁的刘亮武很怀念在省专业队的日子,怀念当年的教练和 队友。他说:“如果湖南恢复武术专业队,我马上回来效力。”他表示,以后退役了也不会离开武术事业,“我打算到大学深造,学会更 多的知识,更好地推广武术。”现在,刘亮武即将大学毕业,虽然湖南省武术运动队还没有恢复,但他先已经回到了湖南,正努力在青少年中推广武术,默默地奉献着。陈思思,仁山武术培养出来的绚丽多彩的鲜花。252 在这个美丽姑娘的人生履历中,有许多与刘亮武“雷同”的地方:同样出生于1990年,同样从桃江县马迹塘镇走出,几乎同时被游罡华收归门下练 习武术,又几乎同时被招进湖南省武术队,最终同样成为仁山武术俱乐部的 武术教练;同样热爱武术,同样吃苦耐劳,同样硕果累累,成为省级国家级 武术冠军。 - —那时,陈思思这个小姑娘顽皮得很,总喜欢跟伙伴们追追打打,男孩子 都闹腾不过她。家里没有练武的传统,她在六岁时被送到仁山武术培训班。调皮的陈思思被爸爸送到武术培训班后,就被一脸严肃的游罡华吓坏 了。刚开始还好,就在马迹塘镇上的培训班练习。后来,到了县城,感觉离 家远了。但是年幼的陈思思懂事了,不仅能够吃苦,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训练水平上升很快。1996年她和师兄弟刘亮武、李想、刘炜参加了湖南省八运会,取得好成 绩;2002年她和刘亮武一起参加湖南省九运会,更是成绩非凡。随后,她被 湖南省武术队“相中”。在省队的日子里,她基本上囊括全省女子武术比赛 全能和长拳、剑术、枪术冠军。2006年是陈思思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她被中南大学破格录取,学校当 时还没有体育专业,她选学国际贸易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陈思思完全可以选择另一 个崭新的职业,开始自己精彩的人生。但她没有迈出那一步。“因为练了十多年武术,已经与武术结缘了,放不下,所以选择了到仁 山武术俱乐部当教练。”于是,她也加入了在青 少年中推广武术的团队,成 为仁山武术俱乐部驻雅礼中 学的武术教练。“仁山武术培养了我 的基本功,更培养了我的武 德,到了省武术队后,我的 竞技水平得到加强。”陈思 思说。“现在中学生好带吗? "我们问。“我倒觉得我的学生都很自觉,当然,前提是他们要对武术有兴趣, 喜欢武术。不能强迫,只能引导,让他们对武术感兴趣,主动练,形成风 气和传统。武术是我们的国粹,应该发扬光大。虽然我大学学的是国贸专 业,但我以后肯定会一直做与武术有关的事业,我不会离开武术。”陈思 思坚定地说。哦,武术,那不仅仅是过去的梦,更是未来的梦,一生的梦!虽然游罡华还没有在大学校园内推进武术教育,但他的学生却把他播 下的“武术种子”,带到了大学校园。近年来,参加仁山武术俱乐部培训的学生中,有110多人考上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被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录 取的学生超过1000人……不能说学子们顺利步入高等学府,仁山武术就一定起了多大的决定性作 用,但练武至少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对他们在人生新的 征程上扬帆起航,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2013年盛夏,我们走进燕园,漫步在未名湖畔;步入清华园,漫步在荷 塘边;漫步在祖国南部的香港大学,体味着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在祖国的著 名学府,我们与曾经接受仁山武术教育与熏陶的才子才女们畅谈。言谈中, 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青春活力,无不让我们心生羡慕!然而,更让我们震撼的是,他们对中华武术的思索与理解是如此理性、 如此深刻!他们有着共同的感悟:在仁山武术学习的那段历史,已经成为他 们人生中美好的记忆,武术已经与他们结缘,成了他们人生的财富,成了他 们对外交流的独特渠道。虽然游罡华还没有 在大学校园内推进武术教 育,但他的学生却把他播 下的“武术种子”,带到 了大学校园。下面,我们还是来倾 听北大和清华的才子、才 女们的讲述吧!
浏览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