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缓慢、柔和、轻灵的拳术。它以搠、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 定等为基本方法。各式太极拳都要求:第一,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平稳,深匀自然。第二,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第三,动作弧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形成一个整体。 第四,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第五,轻灵沉 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
2.形意拳
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桩法,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五拳)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 龟、鸡、鹤、燕、蛇、珀、鹰、熊十二形)为基本拳法而组成的拳术。其运动特点是动作整齐简练、严 密紧凑、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3.南拳
南拳是流传于我国南方各地诸拳种的统称。拳种流派颇多,广东有洪、刘、蔡、李、莫等家,福建有咏春、五祖等派。一般特点是:拳势刚烈、步法稳固,多桥法,擅标手,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
4.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将攻防技术融合于绕圈走转之中的拳术。以站桩和行步为基本功,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步法变换以摆扣步为主,并包括推、托、带、领、扳、拦、截、扣等技法。基本八掌包括单换掌、双换掌、背身掌、顺势掌、磨身掌、回身掌、转身掌等。其运动特点是沿圆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5.通背拳
通背拳“腰背发力,放长击远,通肩达臂”,故名。其手法以摔、拍、穿、劈、钻为主,讲求圈揽勾劫、削摩拨扇。其运动特点是出手为掌,击手成拳;腰背发力,放长击远;甩膀抖腕,立抡成圆;大 开密合,击拍响亮,发力冷弹脆快。
6.八极拳
八极拳是一种以挨、傍、挤、靠等贴身近攻作为主要内容的拳术。其套路结构短小精悍,发力刚脆。步法以震脚闯步为主,具有节短势险、刚猛暴烈、猛起硬落、逼身紧攻的短打类型的拳术 特点。
7.翻子拳
翻子拳是一种短促灵便、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主要拳法有冲、搠、豁、挑、 托、滚、劈、叉、刁、裹、扣、搂、封、锁、盖、压等。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闪摆取势,上下翻转,迅猛遒劲,双拳交替快捷,全套一气呵成。有“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之称。
8.劈挂拳
劈挂拳是一种以猛劈硬挂为主、长击快打、兼容短手的拳术。基本方法有滚、勒、劈、挂、斩、 卸、剪、采、掠、接、伸、收、摸、探、弹、砸、擂、猛十八字诀。练习时要求拧腰切胯,溜臂合腕,讲究滚 勒劲、劈挂劲、吞吐劲、翻扯劲和辘砂劲等劲法。其运动特点是大开密合,猛起硬落,迅猛剽悍,双臂交劈,斜拦横击,吞吐含放,翻滚不息。
9.少林拳
少林拳为少林武术的总称,因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拳的主要套路有少林五祖拳、小洪 拳、大洪拳、梅花拳、罗汉拳、七星拳、柔拳等等。其特点是注重技击,立足实战,套路结构短小精悍,严密紧凑,巧妙而多变。动作起、落、进、退多为直来直往。手法要求出拳、出掌“曲而不直,直而不曲身法在定势中要正,运动中应进退和顺,起落自然,变换灵活。步法要求轻灵敏捷,沉实稳固,劲力主刚,讲究刚健有力、勇猛快捷。
10.戳脚
戳脚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拳术。基本腿法包括丁、挑、端、剪、拐、点、蹶、碾、蹬、圈、错、转等。 步法有玉环步、倒插步、转趾步、旋转步等。其运动特点是架势开展,刚健快捷,灵活多变;以腰为主,脚力向下带臀发腿,向上带肩背发手。用法以腿为主,手脚并用,讲求“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手打三分,脚踢七分”。套路分为文趟子和武趟子。
11.地躺拳
地躺拳是以跌、扑、滚、翻等摔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拳术。技巧性较强,动作难度也较高,全套中常出现的动作有抢背、盘腿跌、摔剪、乌龙绞柱、虎扑、栽碑、扑地蹦、鲤鱼打挺及勾、剪、扫、绞 等腿法。其运动特点是顺势而跌,旋即而起,卧地而击,高翻低滚,起伏闪避,一气呵成。
12.象形拳
象形拳是模仿某一动物的技能、特长和形态,或模仿某种特定人物的动作形态,结合攻防技法而编成的拳术。流传较广的主要有醉拳、鹰爪拳、猴拳、螳螂拳、蛇拳以及武松脱铐拳和铐手翻子拳等。象形拳具有以形取势、以意传神的特点,不仅重其形,而且更重其意,心动形随,形象生动活泼,技巧性强,风格独特。
(一)器械
器械是武术演练时使用的器具或兵器的总称。器械的种类繁多,包括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四种。短器械主要有刀、剑、匕首等,长器械主要有棍、枪、大刀等,双器械主要有双刀、双剑、双枪、双钩、双鞭等,软器械主要有三节棍、九节鞭、绳标和流星锤等。
1.剑术
短器械中的一种。主要以刺、点、撩、截、崩、挑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富有韵律。
2.刀术
短器械中的一种。主要以劈、砍、斩、撩、扎、挂、刺等基本刀法为主,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 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雄健剽悍。
3.棍术
长器械中的一种。主要以抡、劈、扫、挂、戳、击、崩、点、云、拨、绞、挑等棍法,配合各种步型、 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片,密集如雨,气势磅礴。
4.枪术
长器械中的一种。主要以拦、拿、扎、崩、点、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变幻莫测。
5.大刀
长器械的一种。以劈、砍、斩等刀法为主,结合舞花等动作构成套路。在演练中都是双手握 持,以腰力发劲,一动一静都表现出雄浑威武、勇敢果断的气势。练习时要求身械协调,劲力充沛。
6.双刀
双器械的一种。以劈、斩、撩、绞等刀法结合双手左右缠头、左右腕花、交互抡劈等变化构成套路练习。要求身械协调,步法必须与刀法上下相随,对上下肢的协调要求较高。双刀的运动特点是刀法密集,贴身严谨,左右兼顾。
7.双钩
双器械的一种。主要以勾、搂、锁、挂等方法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钩走浪式,身随钩走, 钩随身活,身灵步轻,造型洒脱多变。
8.双剑
双器械的一种。主要以穿、挂、云、刺等剑法为主,结合身法、步法,双手交替变换而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身随剑动,步随身移,潇洒奔放,矫捷优美。
9.三节棍
软器械的一种。主要以抡、扫、劈、戳等棍法及舞花构成套路。其运动特点是轻巧灵便,能长能短,可伸可缩,软硬变换,勇猛泼辣,势如破竹。
10 .九节鞭
软器械的一种。主要以抡、扫、缠、挂及各种舞花组成套路。主要动作有手花、腕花、缠臂、绕 脖、背鞭等。其运动特点是鞭走顺劲,抡舞如轮,横竖打,势势相连。人们常以“抡起似车轮,舞起似钢棍”“收回一团,放走一片”来形容九节鞭的运动风格。
11.绳标
软器械的一种。是以绳索缠绕着身体各部而变化出各种击法和技巧构成套路。主要动作有踢球、拐线、缠膝、十字披红、胸前挂印等。练习时须用巧劲,一根长索在身前、身后、腿部、肘部、 颈部缠绕收放,出击自如,变幻莫测。是技巧性较强的项目。
(二)对练
对练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的假没性实战演练。主要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及徒手与器械对练。
1.徒手对练
所谓徒手对练,是指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攻防格斗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主要有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形意拳对练等。
2.器械对练
所谓器械对练,是指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对练套路,如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
3.徒手与器械对练
所谓徒手与器械对练,是指一方徒手,另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套路,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
浏览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