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学” “那你爸妈知道不 ”知道,他们同意了。”游海点了点头,又问:“仁山,打拳可不是玩,要吃苦的。”幼小的游仁山一本正经地点着头说:“海哥哥,我不怕苦。”是啊,这 大山里的孩子哪会怕吃苦呢,大山赋予了他们勤劳、坚韧的特质。“好吧,那你从明天开始,就跟着我一起练吧!”游海摸着天真懂事的 堂弟说。“不,海哥哥,我今天就想跟你一起练。”游海笑了笑,然后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堂哥的赞扬,点燃了游仁山心底的火苗。虽然他练武术刚开始只是出于 好奇,但堂哥的鼓励激活了他内心的力量。当天晚上,夜微凉,风平平,月儿高挂,繁星点缀夜空,闪闪发光。 游仁山跟着伙伴们,带着各种器械,随同海哥哥来到了家对面的练武场。所 谓练武场,其实就是他们家对面山上的一块草坪,因为村里的人在农闲时, 或是放牛、砍柴休憩时在这里练武,这个草坪也就成了练武场。这里是习武 之人喜爱之地,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特别是皓月当空的晚上,在这地方练 武,别有一番趣味。大孩子在“嘿、哈”练武之时,小孩子也在一边拿着树 枝比划,快乐地追赶着。武术滋润和丰富着这片土地上的童年。像这样的习 武场地,在游仁山家左侧的山坡上还有一个。地方不大,但更方便,那是游 仁山他们经常练武之地。堂哥带着他们来到了练武坪,大孩子个个都能跳跃、跌扑、空翻,还有 的会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甚至还有的会石锁功、石担功、砂袋功、排打功、梅花桩功等等。看着哥哥姐姐们练得有模有样,游仁山羡慕不已,心 里自然也痒痒的。干脆,他从地上捡起一根棍,灵活地比划着跟着他们练了 起来。“仁山,你现在还不能练动作和器械,要从基本功练起,只有把基本功 练扎实了,你以后的武功才会好。”游海强调说。“嗯 ”游仁山很懂事地停止了练习,“海哥哥,那什么是基本功 呢 ”“基本功包括眼功、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哦,有那么多功呀 ”一个五岁的孩子,不可能弄明白这个功那个功,现在,他只能跟在大孩 子后面,培养一点武术感觉再说。那么,什么叫眼功呢在长拳里头,一般分‘注视‘和'随视'两种眼法。注视,就是静止 时要注视运动方向或手脚;随视,就是活动时要与手法、步法、身法协调一 致,全神贯注。有眼功,武术才会变得灵动。什么叫是腿功、腰功呢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 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什么叫肩功、桩功呢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 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随后的日子里,游仁山就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堂哥。慢慢的,他满脑 子想的都是武术,在放牛时,在做完爸爸妈妈交代的事情后,在早晨,在晚 上,都有他跃动的身影,他简直就是山间的小猴子,轻巧灵活。在游仁山的记忆中,那时练武,主要在寒假练。为何?因为暑假农活 多,而寒假时相对清闲些。但暑假也不是完全不练,白天没时间就晚上练, 在堂屋里,点着煤油灯练。那时最期盼的就是晴朗的月空,就可以不点煤油 灯,把月亮当做一盏大灯笼,把大地当做巨型舞台,尽情地挥洒汗水,尽情 地向广阔的夜空呼喊发泄。中最过瘾的,还是在下雪的晚上练武。雪是湘中山村难得一见的盛景,带 久 给村人丰收的期望。洁净的雪用自己洁白的身子把整个村庄融为一体,使整 术 个村庄成为一个纯净的世界,让村人面对的都是纯一色的白。雪厚了,夜黑 急 了,村人都早早地关了门,安享这难得的欢愉与闲适,听任雪在户外轻歌曼 先 舞。积雪如一袭宽大、柔软的白袍子,把村子整个拢在怀里。被雪拢着的村 锋 子,是那样平和、静谧。此时,穿过雪的帷幕,可以看到练武坪上偶尔晃过 j 的人影,以及“嘿”、“哈”的喊声。从六七岁到九十岁,从童年到少年、青年,从眼功到腿功、腰功、肩64 功、桩功,从单个动作到成套功法,从拳术到器械,从单练到对练,手眼身 法步,精神气力功,马步弓步虚步丁步,拳掌勾指等等,游仁山都一个个地 扎扎实实地练,毫不含糊。眼是心灵的窗口。堂哥告诉小仁山,眼法在武术套路演练中有着重要的 意义,它是体现精、气、神的重要环节。在练拳时,手眼相随,手到眼到, 一招一式与眼法配合得当,就会把内在的精神,通过眼法充分表达出来,使 得整个套路富有生气,并能充分展示出武术美学的艺术魅力。反之,不善于 运用眼法,动作就没有生气,套路就成了呆板动作的罗列。他很争气,大清早起来,他就猴子一样,跳到家后的树林里练眼法。堂 哥叫他平视对面山顶上的那棵树,他就全身心投入眼法的练习。首先是看, 平视远方,聚精会神,一点也不斜视。泪出来了,他的眼睛依然不眨巴一 下。正是因为苦练,后来他在练武时,能通过眼神把他本人的内在气质表现 出来,做到动作神形兼备,内外合一。其次是瞪,这是意识的追踪。他把目 标瞪得准准的,相当专注,没有拧眉瞪眼,显现的是机智敏锐,含而不露。 再次是旋,即过渡动作中的“环视”,比如“弓步双摆拳”,当两掌从右向 上、向左弧形绕环至左侧方时,眼神也随着两掌的摆动向左转视,做到手眼 相随。最后就是变,这是配合甩头变脸而出现的眼法。当眼观方向需要改变 时,迅速甩头亮相,要求眼神明快、锐利。腿功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就是形象 说明腿功的重要性的。堂哥告诉他,“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腿不 压不柔,腿不溜不刚”,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通过腿功的训练,可提高下肢的柔韧性、灵活性,增强腿部的控制能力和力量。于是,小仁山就在“腿”上做起文章来。比如压腿,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习练者感到吃 力的方法。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 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 伤。堂哥让小仁山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物体上,髓部后坐,臀部要平,支撑 腿与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向上并有意识地向回钩扣,上身用力 向前移动,使被压腿成一直线。被压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 部,收懿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窝肌的伸展性。双手按被 压腿膝部,髓部后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随后,双 手由下抱握被压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 贴膝盖……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坚持练习,使躯干与腿部形成一一对应。意 志力十分重要。游海告诉他,进行腿部柔韧性练习,的确枯燥乏味,尤其是 练到一定程度,会有腿、髅部酸痛的感觉,这是练习者出现的类似长跑运动 员一样的“疲劳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苦恒之心, 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韧素质与腿功其他素质比较起来,容易发展,也容易消 退。此时应善于自我调整,适当减轻下压力度、幅度,减少压腿时间,或是 进行踢腿练习,与压踢结合等。只要坚持下去,酸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那 时你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的。但这些游仁山都坚强地做到了,让堂哥 很吃惊。踢腿是腿功柔韧性训练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巩固压腿、劈腿、吊腿 的效果,也为实战腿法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踢腿时常出现的问题有:重心 不稳,甚至摔倒;支撑腿脚跟抬起或支撑腿膝部弯曲;弯腰凸背。于是,堂 哥告诉小仁山,解决上述问题,踢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起腿要轻,腿 将要踢起时,要迅速地将身体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将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 松,这样才会起腿轻,踢腿快如风。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墙或肋木练习。 踢时要快,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摆动,这里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踢时髓部 要后坐,腿上摆有寸劲。刚刚练习踢腿时,必须保持动作的规范性,宁可踢 得刚过胸也不把支撑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弯曲,或是弯腰凸背用头去迎碰脚 尖,这些均说明腿的柔韧性训练不到位,韧带还没有拉开。只要坚持压踢结 佚 合,常练不辍,定会达到脚碰前额的。落腿应稳,初练者往往踢起腿刚落 术 地,就踢另一腿,从而出现出腿笨重、身体歪斜的现象。这是因为踢出的腿 急 刚落地时,身体的重心还在原支撑腿上,腿下落时转移重心,势必出现上述 先 现象。正确的做法是等腿落实后,身体重心转换已毕再踢出另一腿。
浏览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