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可以加速下肢血液的回流,保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机能,减缓头晕、恶心等不良症状。 整理活动可以预防在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后可能引起机体功能失调。例如,练习径赛项时,跑到 终点后站立不动,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扩张的血管内,使静脉回心量减少,因而心输出量下降,血 压降低,造成暂时性脑贫血,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重力性休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通过 慢跑或走动的整理活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回心。
二、放松整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放松整理主要包括肌肉放松整理和心理放松整理两个方面。其具体内容要与健身的基本内容、刚结束的主题活动相衔接。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
(一)肌肉放松整理的主要方法
1.缓慢牵拉。包括前臂肌的屈仲牵拉、肘关节的牵拉、肩关节内收牵拉、肩关节上举牵拉、腰背肌腹肌牵拉、大腿屈伸肌的牵拉。使用何种牵拉方法,可根据参与活动的肌肉疲劳感做不同的练习。
2.积极性休息。在紧张比赛或大运动量训练后,可采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走、慢跑或听音乐,使呼吸逐渐趋于平稳,心率减慢。
3.体育游戏活动。组织一系列轻松的游戏活动,调节身心。从事不同项目练习时,引起肌肉疲劳的部位各不相同,必须依据其练习项的特点,设计各自的放松方法。
(二)心理放松整理的几种方法
每位健身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运动中出现的肌肉疲劳容易通过放松练习、休息而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出现的心理疲劳、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影响还特别大。尤其是一些对健身者心理承受能力要求高的项目更是如此。所以心理放松整 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通常,心理放松整理的方法有慢跑调整、语言提示、游戏逗趣、自我调节等几种,更多的时候要依据练习项目的特点加以综合运用。譬如:篮球的对抗性较强,对情绪的影响也比较大,会在无意之中产生较深的心理疲劳。在放松整理活动时,一般采用有氧慢跑和语言提示相结合的放松方法。可以先进行800〜1200米的慢跑,然后静躺在体操垫上,通过语言 提示,引导健身者进行意念放松。在进行语言提示放松时,要求环境应尽量安静,语言要轻缓,让 健身者的意念随着提示由上而下地放松身体各部位。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在放松整理活动中,一定要把肌肉放松与心理放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 是对激烈、紧张的运动项目练习时,更需要坚持一者的有机统一。
三、放松整理活动的几点建议
首先,健身活动的放松整理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放松整理活动的方法、手段要针对健身人群的年龄、性别等特征选择,多采用健身人群感兴趣的游戏等方法练习。其强度应针对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的练习强度而定,强则大,弱则小。其内容应针对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的性质选择,其中以专门性整理和伸展性练习最为重要,注意多劳部位多放松,全身活动全身放松。
2.适量性原则。做整理活动时,动作应该缓和,尽量使肌肉放松,量不宜太大。特别要注意参与活动的肌肉得到适度伸展和拉长,以解除肌肉痉挛。
3.渐减性原则。整理活动的内容和准备活动的内容相似,但安排的顺序相反。活动的强度逐渐下降,活动量逐渐减少,节奏逐渐放慢,以使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
其次,健身人群做放松整理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意放松整理活动形式的多样 性。放松活动形式太单调,影响放松效果。既要掌握各种放松整理方法的特点和作用,还要根据 具体对象、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现实条件等因素来正确选择、灵活运用,并不断总结放松整理 的实践经验,创造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放松效果。(2)注意健身中放松整理活动的双向互动。健身过程中的放松整理活动有时需要由指导者和健身者来共同完成,所以应 加强两者之间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4.确保活动时间充足。有关资料表明,放松整理活动时间太短,达不到放松的理想效果。甚 至有必要把放松整理活动延续到课后,如合理的生活习惯、合理营养、物理疗法等。
5.注意全身性的放松,尽量采川轻松、活泼、柔和的练习,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
总之,放松整理活动是健身活动的最后环节,在健身中是否引起足够重视并真正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健身人群锻炼效果的巩固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健身人群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切莫让放松整理活动流于形式。让我们充分重视课后的放松整理活动,并把它落到实处。
浏览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