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吴荣之后,八极拳被分成两支传习,孟村也成为八极拳的发源地。吴氏 本家及其门生是八极拳最具代表性的一支传习谱系。吴楠、吴恺、吴会清、吴 秀峰、吴连枝等都是造诣颇深的吴氏本家八极拳传承者,其近亲马凤图对八极 拳的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王四学艺于孟村后,传罗瞳村张克明,张 克明传其子张景星及弟子黄士海等。张景星传人较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李书 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等。其中,名震武林的“神枪李书文”是八极 拳门中杰出代表人物,他铸就了八极拳的辉煌。
- 赵国庆,张克俭,张淦晶.中国武术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70-171.
- 赵双E印.清代武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65.
- 赵双E印.清代武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65.
- 赵双E印.清代武术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265.
李书文(1862-1934),字同臣,乃河北沧县南良村人。其幼时首拜张景 星口】为师,三年后又拜师伯黄士海习练大枪,并得到师爷张克明之指点,后 来又学劈挂拳,将劈挂拳和八极拳相结合,取长补短。他功力深厚,为人侠肝 义胆,在武术界享有很高的名望。
李书文一生练功成癖,寒暑不辍,深得枪法之奥秘,武术界称之为“神 枪李”。相传他练枪时,单手托枪,枪钻掖在腰间,运枪自如,人莫能敌。
李书文以其精湛的枪法驰骋天下,曾在军阀割据的时代得到众多将军和提 督的重用,被许兰洲将军、李景林提督等召为保镖和武术教师。李书文一生徒 弟众多,其中较为出众者有大弟子霍殿阁[2 ]和关门弟子刘云樵。
李书文的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老师和警卫官。李书文的 最后一个弟子刘云樵,在国民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侍卫队教官和蒋介石的警 卫。可见八极拳的强大影响力。
八极拳从初创至今日,已传11世。各世传人之佼佼者有吴钟、吴荣、吴 溁、吴钟毓、李大忠、吴恺、张克明、吴会清、黄士海、张景星、李贵章、曹 井田、李书文、王锡庆、强瑞清、马凤图、马英图、吴秀峰、韩会清、王连 峰、孙亮亭、李万成、高贵林、吴兆海、丁玉林、霍殿阁、李萼堂、李树森、 樊青云、马贤达、马明达、吴连枝、冯玉玺、王景祥、张学元、田金钟、尹树 春、霍庆云、崔洪起、黄玉柱、祝笑天等。
八极拳流传至今,已形成了各具特色、风格不同的拳法技术。例如,有 古朴、庄重、实用的“霍式八极拳”;有灵活、快速的“马式通背八极拳”; 有流畅、活泼的“吴式劈挂八极拳”;有节奏鲜明的“台湾螳螂八极拳”; 等等。其传播甚广,遍及华夏,传至海外。形成重大规模及影响的有:霍殿 阁、霍庆云的八极拳,以长春为中心,传播遍及东北三省;马凤图、马英图 栖身甘肃,传八极拳法于西北五省区;吴秀峰在津授徒数百人;王景祥、田 金钟等人在津,广传八极拳术;马贤达、马明达授艺国内外,其著述在国内 外均有影响。
[1] 有传闻说李书文拜黄士海为师,得到师爷张克明、师叔张景星的指点,但并无史料记载, 无可佐证。大众认可度较高的说法是李书文首拜张景星为师,学得八极拳三年后,又拜在师伯黄士海 门下学习枪术。
[2] 霍殿阁( 1886—1942),字秀亭。师承李书文,是李书文最得意的大弟子,精于八极拳和六 合大枪之术。霍殿阁在学习师父李书文拳术、枪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创编了实用价值很 高的“应手拳”。霍殿阁和其侄霍庆云在东北传授八极拳,并最终形成特点鲜明的“霍式八极拳”。
八极拳传承谱系的部分人物
二、八极拳的基本内容
“八极加披挂,神鬼都害怕;披挂加八极,英雄叹莫及。”八极拳在发展 过程中经各代八极拳名家不断完善,其技术架构和体系不断得到丰满。八极拳 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主要的徒手拳术套路有八极小架、八极拳(合对棒 拳)、六大开、八大招等,器械套路有六合大枪、六合花枪、八头棍等。
八极拳歌诀敛神调息无极式
,进步撞锤震天宇
。双羊顶肘人不识
,双手捧合抱拳礼
。 拉开硬功式无敌
,开弓撮顶窝里炮
。翻顶两仪气鼓荡
,狮子摇头小张口
。 缠丝叠手十字拳
,腰似蛇行平掌穿
。齐步坐胯朝阳掌
,拧腰扭胯雄鹰立
。 跺碾毗滑闭肘裆
,白蛇吐信双掌合
。拉弓撮顶窝里炮
,翻顶两仪起鼓荡
。 扭转乾坤双揣裆
,活步震脚翻提炮
。点掌提腿跑追风
,翻缠扑手伏虎式
。 砍掌白鹤亮双翅
,震脚抖毛震八方
。摇臂毗滑挂肘忙
,砸下跪膝南北极
。 回身拥肘推山力
,缩身转腰翻缠挎
。翻肘锤砸打血海
,闭掳缠丝打撞锤
。 回身挑掌单鞭扬
,勾提震脚窝心顶
。闭掳缠丝打撞锤
,缠丝仰掌托枪提
。 鹞子入林底盘缠
,起身崩肘浙江招
。仆步搂手单腿掌
,反张朝阳使挂踏
。 一字顶肘罗汉杖
,挂提起掌站如松
。气沉丹田下按掌
,极架行毕归无极
。除以上主要套路外,八极拳还有金刚八势、六肘头、行者棒(震山棍)、 四郎宽拳、应手拳、连环剑、九宫纯阳剑、单钩、双钩、月霞剑、青萍剑、大 六合刀、小六合刀、万胜刀、夜战刀、提柳飘摇刀,以及训练技击的对扎大枪 及夜战九门十三刀等套路。
八极拳小架是八极拳中的一种主要套路。此拳短小精悍,但内容极为丰 富,包含打法、肘法、捆法、靠法、缠法等多种技法,且每个动作又极富变化 性,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是八极拳中的精华。
八极拳大架也是八极拳中的主要套路之一。八极拳大架动作刚劲,发力爆 猛,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大有“晃膀撞山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 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四郎宽拳是八极拳中的综合单练套路,技法全面,技击实用,拳谚有云: “学会四郎拳,打遍半边天”。
金刚八势是八极拳中的基本开门练法,分别是撑锤(蹦弓窜箭急)、降龙 (五岳朝天锥)、伏虎(六合捕地锦)、劈山掌(劈山斧加钢)、探马掌(蹬山 探马准)、虎抱(圈拦虎抱急)、熊蹲(熊蹲硬挤靠)、鹤步推(鹤步推山 稳)。
六合大枪是八极拳门器械之首,六合大枪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手合、手 与步合、步与枪合、枪与腰合、腰与力合,此乃六合大枪的“六合”。主要枪 法有:缠、提、抽、抱、闪、代、撑、拥、劈、拿、剁、挫、挑、崩、勾、 扎、滑、搅等。八极枪不同于其他枪法,八极拳门的枪前手如托架,后手握 枪、枪根抵掌心,手仰翻枪,枪不离肋。
除拳路和器械套路之外,辅助练习也是八极拳练习中重要的一环。八极拳 中的辅助练习有桩功、顶弓、掌板、跑砖、吊球、吊袋、打沙袋等。其中,桩 功又分为站桩、搂桩和靠桩。
八极拳技术内容较多,但是八极拳的核心技术是“六大开”和“八大 招”,这也是八极拳的技击核心。所谓“六大开”,即顶、抱、担、提、挎、 缠,是六个基本动作的小组合,意为先开门后进招,主要练习腰胯的灵活和开 合劲力等。每一种手法都具有较强的技击性,简朴刚烈,凶猛异常,使用时, 招不离胯,前手拧钻如螺旋,后肘发力催前手,沉肩、坠肘、松胯、合膝、结 合冲闯步,使肩、肘、胯、膝、足、手都能攻击。
六大开歌诀歌诀一八极拳法六大开
,顶抱担提和挎缠
;挨崩挤靠戳撼击
,肘法精奥在里边
; 猛打硬开紧逼近
,长短兼施招法连
; 跺碾拥搓滑闯步
,劲生两足是根源
。歌诀二
一打顶肘左右翻
,二打抱肘顺步赶
; 提挎合练掸扬打
,顺步绕身便是缠
; 翻身顶肘中堂立
,打开神拳往后传
。“八大招”是八极拳的技击散手,亦是八极拳的基本动作组合。每个动作 可单独练习亦可随意结合成组、成套练习。八大招强调准、狠、灵活、眼明手 快,注重远近距离的巧妙结合。主要手法有“阎王三点手”“猛虎硬爬山” “迎门三不顾”“霸王硬折缰” “迎封朝阳掌”“左右硬开门” “黄莺双抱爪” “立地通天炮”。它与“六大开”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相辅相成,可合而不 可分。
八大招歌诀八大招式是精华
,与人较技则不怕
。 担推撑靠短又快
,阎王点手只三下
。 扇顶提打劲力整
,似如猛虎把山爬
。 迎门击打三不顾
,抢机夺位疾速打
。 缠挎封压折缰式
,反肘索扣尽擒拿
。 要穴太阳最薄弱
,朝阳猛打好手法
。 左磕右碰闯身进
,硬开门户近身打
。 黄莺双抱锋利爪
,双掌撞肋把腰掐
。 立地通天似火炮
,击敌要害撞下巴
。 八极八技里面藏
,领会神通本领大
。
浏览15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