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 谓“兵者凶器,备而不用”,但这自我防卫的戒备待用却并不就是歌舞升平的 废弃不用。有道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中华武术极为讲究处处不离“伦 常曰用”(即融合在生产和生活当中,而不是处于生产和生活之外):它一方 面“以练保战”而不是“练而为看”(即训练目的是提高自身技击应变水平和 自我保全能力,而不是提高表演水平或竞技能力),但这“战”却只是维权自 保的方式(功利目的手段化)而不是欺负别人的工具;另一方面又不大计算“训 练成本”,所谓“功夫”者,说的也不仅是表现出来那超凡功力,而且更突出“只 问耕耘、不论收获”那近乎“非功利性”之长期训练过程(手段过程目的化),强 调操作者“因应便宜”那机动灵活的特殊个性,最后在应用时则十分强调“惜 力如金”的保存实力和“等待时机”的长期韧性作战,这是基于自身本性并在 同一方向上目的、手段的相互圆融,从根本上区别基于异己目的那不同方向的 变质异化。
武术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一
笔者老朽,观念陈旧、方法古板、墨守成规、不识时务、不懂变通,既没 有组织领导者的高瞻远瞩,也缺乏业内人士的职业素养,而且一生并没有得过 什么竞赛金牌;由此确实无力说清现代武术发展的所有相关因素和基本方向,更 无法提出一个较为完整和可操作的武术发展纲要。由于功底薄弱和思想混乱,这 里只能就个人管见所及,东拉西扯和语无伦次地谈点圈外人那不成体统的认识 和感想。
(一)“武术发展”不是“发展武术”
在大体讨论了什么是武术和什么不是武术以后,接着便要讨论什么是发展 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了。
1 .“发展”的基本含义
这里所谓的“发展”,并不是泛指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所有运动及变化。现 在书刊上一般把发展解释为事物“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 级到高级”的“向前、向上”之特定运动过程,然而这却过于抽象和笼统,很 难描述事物的演化过程。例如矿石冶炼,便是“从大到小、从多到少、从复杂 到简单”的提纯过程。又如社会演化中的稳定(停滞)和增长(膨胀),孤立 地说其实二者也未必全是好事,当年拉美模式的“有增长无发展”教训,更是 当下人所皆知的。至于就业和民生,都属于社会关系状态,由此必须对这种关 系不同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当今被称之为可以“双赢”那资本的获利空间 跟劳动的生存条件,一定条件下或许可以相关但却未必真的能够完全重合,更 多的情况下恐怕还是处于明显的社会冲突状态。时下我们处于一个社会大变动 的年代,各种矛盾力量的相互作用表现得极为激烈、复杂和多样,在激烈的生 存竞争中所谓“不是铁锤、就是铁砧”,由此发展亦即操作主体自我完善和自 我壮大,也就成了我们的“第一要义”。于是也就必须要对这个发展的具体“所指” 进行定义,明确这个发展的 主体、动力、目标、方向、方式和环境、条件、程序等规定,并注意其操作运行的机 制、结构、规模等问题,与 此同时还要有投入产出的成善本核算和外部效应的综合评估。
就汉语的构词法来说,“发”指纵向过程的生长、发育,“展”指横向空 间的展开、扩张,二字连用,表示在一定起点上的主体性自我完善和自我壮大 行为,亦即所谓“做强做大”是也。作为社会生存状态的发展事象,并不是非 人力和无目的之自然演化,而是操作主体在一定操作原则和运行框架下趋向价 值目标而进行的改造环境和改造自身双向调适之实践行为,由此也可以被称之 为前进,其运行中也就包含有某些内容和形式的合理化突破重组和变换更新,因 而并不是原有状态那简单性的延续和展开。那些死死地执着当下、维护定在、恪 守教条的“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则只能是僵死和停滞,确实很难把它说成 就是什么前进。然而发展中的这些突破重组和内涵更新,又不能违背原来的价 值方向和运行框架,并必然要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服 从其相应的运行规律,否则便成了异化变质;由此表现出所谓“合目的性和合 规律性统一”之品格。它属于多种力量相互博弈那运行有序的社会性演化,而 不是自我中心那不顾一切的为所欲为,但如果离开一定的社会立场和价值坐 标,这里所谓前、后、左、右、上、下、正、负、成、败、利、害等方位都是 无法判定的。没有价值方向规定的一般变化,只能称之为演化、变迁,而不能 说是发展,违背自身原有价值目标的反向变换则是这些东西的萎缩和瓦解。扭 曲价值坐标、模糊变化方向、否定操作原则,那就只能叫做是异化、变质,或 者称之为革命、更新,而不能说都是发展。发展确实必须改变现状、突破当下; 但其约束条件却是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而不能是改其方向、变换门庭。它 应当是自我本性和特质的某种完善和张扬,而超出运行框架的假冒伪劣、胡闯 乱冒,那只能是变性、异化而不是发展、繁荣。
任何事物都有使其成为该事物的基本规定(即缘由根据),改换门庭、置 换根据的脱胎换骨、全面异化,恐怕就不能都认为是“一脉相承”的发展;而 返本还原、返璞归真的消除异化、回归自我,也不应一律斥之为“封闭保守” 和“复辟倒退”的反动。必须强调,任何发展都是有主体和有方向的,讨论中 于是也就必须明确:到底“什么东西在发展”和“向哪里去发展”。由此这里 所谓的发展,便只能是指操作 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沿着既定路径框架走向自身价值目标的实际运行,越出以至背离这个路径框架和价值目标的| 异化改变,恐怕是很难称之为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的演化都是“有规律而无目的”的,但处于自然和社会 当中的人之所有操作,却又都总是既要服从规律(天道),又有自身目的(人道)。社 会中任何发展都是一定条件下人的主体性操作行为,不过这里还要注意,这“任 何发展”又都不可能是孤立主体、自我中心的一厢情愿和一意孤行。再说一次,发 展作为一种事物的运行状态,它必须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但又 不能离开目标、越出底线、改换门庭。它是一种主体性适应环境的新陈代谢活 动,其基础是发展主体跟周围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不断交换,其内涵则 是发展主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但这里所说的适应,并不是单向被动、机 械决定的一一对应,而是一定条件约束下能动主体双向选择和双向改造的动态 调适。
2.“武术发展”跟“发展武术"的本质区别
武术发展是武术的文化基因在历史演化过程中跟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 果。就客体呈现而言,武术修炼更多是属于一种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状态; 就主体活动来说,武术则只能是一种动态适应性操作。由此故步自封诚然无法 发展传统,但异化扩张也谈不上继承传统。武术本来是农业社会、自然经济的 产物,在其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要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经济对自身的束缚,在 新条件下为自我存在寻找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然而到了工业社会、市场经济 的条件下,武术则当要防止社会环境对自身的异化,维护自我文化基因的生存,莫 要“误以他乡作故乡”。事物自身的历史演化跟人们对它的改造利用并不就是 完全重合的一回事。就语言分析来说,“武术发展”并不是“发展武术”。“武 术发展”是主谓结构词组的陈述句,用以表述一个对象化运行的社会现象;其 行为主体和驱动力量是武术自身,发展则是描述这个主体的存在状态的形动 词,其内涵为内向的机制完善和外向的功能泛化相统一之基本属性的自我扩 充。这是个多种因素参与的技术性社会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并不以任何个体 或群体的意志为转移,其要在于解构各种异己目的而复归自身的本根或本真(亦 即“自我实现”)。由于武术本身只是一个肢体应对的技术体系,所以“武术 发展”的主要内涵便是这个体系组织结构的完善和运行机制的改进,还有技术 性能的提高和作用范围的推 广,其方向只能是自我原有本性的演化。但“发展武术” 却是动宾结构的祈使句,用以表达一个主体性操作的社 会活动;其行为主体和驱动力量却是武术之外被隐藏起来的某些特定利益操作集团,发展则是表示这些操 作主体对武术功能各取所需之功利性选择行为的及物动词,而武术只是其作为 操作的工具性对象,内涵则是实现作为操作主体的利益集团那些外在于武术技 术之异己目的。
浏览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