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搜集素材根据武术动作的特点,以及套路的整体构思进行有针对陛的调查、采访及观摩。如练习的 对象是少年儿童,则要多从基本的主要的技术内容中去搜集;对象是保卫部门的,主要去搜集 踢、打、摔、拿等较为实用的技击动作;传统拳练习者,要从该拳种开展较普及的地区或该拳 种的发源地去搜集;对象如果是参加比赛的专业运动员,则要到运动场、比赛场去观察搜集。(三) 逐组逐段编排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即可详细地进行逐组、逐段的编排。重点动作组合最好放在核心位 置及场地中央,难度动作不宜放在结束位置。要考虑到组合与组合之间的衔接,以及起势、收 势与邻近组合的对比及呼应。整套动作效果不要前松后紧,也不要前紧后松。要把难度动作、 效果动作以及运动量大小不等的动作,进行有机的、合理的穿插,使其充分适应练习者的技术 水平并达到较好的演练效果。(四) 反复实践,不断完善整个套路初步形成后,要广泛征求其他同仁的意见,再让练习者进行实践,进一步检查整 个布局是否合理、组合及段落的衔接是否合顺、高潮的体现是否突出、节奏的变化是否明显, 以及体力的分配是否得当等等。总之,要进行反复练习,不断地进行充实及调整.使其逐渐得 到完善。三、创编武术套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一) 确定创编的目的创编武术套路,首先要确定创编的目的,是为了普及,还是为了提高;是为了表演竞赛, 还是为了保健体疗;是为儿童、青少年服务,还是为中老年服务,教学对象是中国人,还是外 国人等。目的不同,所创编的套路在内容、数量、难度、结构以及运动风格等方面也就不同。(二) 搜集素材确定套路的创编目的之后,就可以着手搜集素材。如果是为青年人创编套路,可在长拳类 拳术和器械或南拳范围中搜集素材;如果是为民兵或军警创编的套路,就要在各种拳派中搜集 一些踢、打、摔、拿等技击性较强的动作素材;为老年人编的套路,所取动作要柔和、缓慢, 为外国人编的套路,应简单、易学。(三) 确定套路的轮廓依据不同的目的和所掌握的素材,进一步确定套路的基本轮廓。这个套路有多少动作,演 练多少时间,套路共有几段、几组,有几个平衡、跳跃动作等以及对起势、收势要加以大致的 考虑。例如为中、小学生创编的初级长拳,动作和套路的结构都须简单,以便易教易学;运动 量要适当,以促进他们身体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四) 重点动作和重点组合的安排创编武术套路,整套中要有重点段,段中要有重点组合,组合中要有重点动作。应该把重 点动作放在组合中最便于发挥技术水平的地方,重点组合放在段内较显著的地方,重点段尽可能放在场地的中央。这样才有利于保证重点,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指动作的难度和强度。 因为这样的动作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对体力的发挥要求大,完成这样的动作比较困难。根据武 术的特点和人的生理要求,在一个组合中只能安排一至两个难度大的动作,在一段中只能安排 一个难度大的组合,在全套中只能安排一至两个难度大的段。既要在套路中突出这些内容,同 时也要保证这些主要动作的成功率。五) 运动量的安排武术的任何动作都具备一定的运动量,各种动作之间,运动量的差异很大。各种高低、翻 转、跳跃、平衡动作的穿插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套路的运动量大小。比如,在一个套路中, 弧形步、平衡、高姿势和定势的动作安排过多,这个套路的运动量就相对减小;跌扑、跳跃、 低姿势与起伏的动作安排多,马上就会使整个套路中的运动量加大。也就是说难度大、强度大, 它的运动量也就越大。动作速度的快慢、质量高低以及动作衔接的疏密,直接影响套路的运动 量。因此,在编排套路的过程中,如何将若干运动量大小不等的动作,有机地、合理地穿插起 来,使之产生的运动量适合练习者本人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需要,是编排套路中非常重要 的环节。(六) 检查修改套路创编之后,要进行反复演练,看看是否合乎拳种要求、规则规定和人体运动规律。有 条件的话,还要请有经验的武术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然后进行一些适当的修改和调整。这种 调整包括套路所走的路线是否均衡,难度大的动作和重点组合是否安排到了恰当的位置,动作 密度是否合适,运动量是否适度等等,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来进一步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使之 逐步完善。(七) 创编武术套路的注意事项突出武术的特点武术套路的动作一般都具有攻防意义,踢、打、摔、拿、劈、刺等技击动作是构成套路运 动的主要内容,它们有着不同的攻防规律,创编套路时必须注意突出它们的技击方法,遵循它 们的运动规律。例如“枪扎一条线”是枪的运动规律,创编枪术套路时就不宜过多地选择平抡 和劈打的动作,使枪术和棍术不分,同时,技击动作应该是套路的主要成分。在套路中要占较 大的比重,这样才突出武术的特点。突出拳种的特点和风格不同的拳种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太极拳的特点是沉静、柔和、缓慢、圆活,动作路线处处 带有弧形;长拳的特点是快速有力,舒展大方,动作路线多为直线形。所以,在创编长拳套路 时,就不能把太极拳的动作直接搬过来,反之亦然。其次要确定套路的风格。根据套路动作的技术特点,结合个人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 理素质和特长来确定风格。同时,各地区都流行有不同的拳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近 乎自己项目的拳种中选择素材,加以改造之后编在自己的套路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注意套路的布局与结构布局指的是对场地的利用,一个自选套路要求占满全场,组和段要安排合适。至于采用什 么样的路线,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把重点动作放在场地中央,这有利于演练的效果。如把场地中央当成助跑道,把大部分动作放在场地两端完成.这样的布局就不好。结构是指组合中动作的安排,如密度、强度、难度等。如果整个套路密度太大,则不易突 出重点;密度本小,则显得松弛。所以在创编武术套路时,难度密度较大的动作要安排合适, 起伏、转折动作应适当安排,整个套路才会显得均衡。认真理解《武术竞赛规则》的精神竞赛规则对创编自选套路有许多具体的规定。如内容数量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套路的布 局,技术的要求,动作的组别,限制动作的数量,创新难度动作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乃至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在创编自选套路时 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在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多安排一些适合个人条件的动作,如速度、 灵活性好的运动员,可多安排些跳跃等技巧性强的动作;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可多安排些腿法 和平衡动作;身材较矮小的运动员的动作宜快速、灵活、勇猛;身材较高的运动员动作宜舒展、 飘洒、轻灵。要善于扬长避短,根据个人的条件,发挥个人的特长,这样才能发挥最好的技术 水平。(八)试练和整理成文套路编好后,要反复试练,不断删补。当套路固定下来之后,就可以拍摄动作照片并绘制 成图,配以文字说明。这样,整个套路的创编工作就结束了。如何拍摄动作照片武术技术动作图是以神似、形似为依据的,因此要醒目、清爽、准确。摄影时,摄影者与 演练者的位置要固定;人物不宜照得过大,在底上留有画动态线的余地;合理分解动作;演练者的服饰与背景颜色要有一定程度的反差;将照片放大成4〜6英寸①的,然后按套路动作先 后顺序进行编号,并绘画成图。怎样撰写文字说明撰写文字说明要以图片为准,边写边比划动作,使文图统一。文字力求简练、明确,一般按动作的先后顺序叙述。如果是上下肢同时动,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行叙述,最后要说明 视力方向。最好能写上攻防方法。①1英寸=2. 54厘米。第六章武术身体素质练习素质练习的意义与作用身体训练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全面提高与改善运动员和练习者的形态、 机能和素质水平的训练过程。而其中又以身体素质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武术运动的身体素质训 练,不仅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而且是掌握和提高武术专项技 术,创造优异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是武术运动员和练习者 所必须进行的身体练习。
浏览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