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技训教即摔技的训练与教学,是一个极为古老的功夫、技艺、招法传授、提 升、传承过程。在漫长古老的摔技乃至其他所有武技的教学训练过程中,都是由最 古老的身教开始的。然后由身教升华到言传,又从言传升华到文字,又从文字升华 到理论联系实践,又从理论联系实践升华到今天集理论、实践、实验、音像、计算机 模拟制作等多位一体的武术教学训练体系。它由基本训教、修炼训教、超常训教等 比较突出的三大训教体系构成。但无论怎样发展,其传统性、真实性、生杀性的教学 训练内涵都是无法改变的。

一、基本训教

中国武术摔技的基本训教均遵守着仿象、知理、求真、悟实、战斗等五个基本过 程,是武术摔技乃至所有武术技术训教的主体,它是炎黄子孙古今锻炼身体、增强体 质、磨炼意志、自卫反击的必须,是每一个中国武家所必须首先应该掌握的搏打厮杀 获胜技术。它是建立在全民(俗称生员)基础之上的训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必须 首先应该经历的训教过程。这意味着,没有经历过中国武术基本训教的人,也就是没 有“修德、振兵、治气”的人,自然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炎黄子孙。其中,武术摔技的 基本训教过程又称学习锻炼过程,其最基本的等级有初、中、高、贤、圣之分。

(一)仿象

仿象即当代武术摔技教学中的示范法、演示法、跟作法、模仿法,是指通过教师 运用肢体语言向学生传授摔技技能的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身体语言 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以身体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修德、取胜、尚 武基础上的摔技教学。中国武家认为:“仿象者,立足之上,成人之里,打斗之间,做 人之中,兴趣之上,求胜之里,动作之间,修德之中,乃运武之初。”可以说这是中国 武术教学中最为原始、古老、初浅的摔技训教形式。

(二)知理

知理即当代教学中的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导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 语言向学生传授摔技知识、技能、法理或以学生独立阅读、学练、记载为主的一种传 统教学方法,是以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摔技教学,是建立在仿象基础上的摔技 教学。中国武家认为:“知理者,仿象之上,摔斗之里,生克之间,机理之中,乃运武之 中。”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较为传统的摔技教学形式。

(三)求真

求真即当代教学中的感知法、体验法、检验法、参观法、融入法,是指教师通过 对实物、教具、陪练的具体演示使学生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所获得摔技四两拨 千斤真谛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把知识落到核心 之上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知理基础上的教学。中国武家认为:“求真者,知理之上, 观察之里,进退之间,悟道之中,乃运武之高。”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 个教学环节。

(四)务实

务实即当代武术教学中的实验法、实践法、实习法、模拟法、试当法,是指教师 把学生置身于现实中通过现场的切身体验使学生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搏打厮 杀现象获得摔技实践知识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受、实际领略、具体践 行为主的教学,是把知识落到实处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求真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中国武家认为:“务实者,求真之上,实践之里,攻守之间,体验之中,乃运武之贤。” 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五)战斗

战斗即古今武术教学中的观战法、随战法、参战法、作战法、混战法,是指教师 把学生置身于临阵的攻杀战守之中通过实战经历使学生感悟临阵空间与务实空间 之间的区别从而获得摔技实际作战能力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这是以实际感受、临 阵领略、具体参与为主的教学过程,是把知识落到战场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务实 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中国武家认为:“战斗者,务实之上,临阵之里,拼杀之间,作战 之中,乃运武之圣。”可以说这便是中国武术常规教学的最终环节。然后将进入日常 的修炼过程或军事的备战过程即准备打仗、完成特殊使命、完成尖端使命的基本训 练过程。

二、修炼训教

中国武术摔技的修炼训教均遵守着外化、转化、为化、内化、固化等五个修炼过

 

程,是武术摔技修炼训教的主体,是炎黄子孙古今防病治病、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返老还童修炼的基础,是每一个中国武学家所必须首先应该掌握的身体内外运化 技术。其修炼训教过程中的等级有士、师、神、仙、尊之分。

(一)外化

外化,是指教师在基本训教前提下,经过由内向外的系统运化训教,使学生在 系统演练中获得高一层摔技攻击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提示法、 引导法、探讨法、悟知法,求的是技能的升华,要的是技能的得道,建的是技能的强 悍,是由内向外运化为主体的教学,是身体运动动作能量合理释放的调控关键,是 多余能量消耗释放的调控措施。中国武家认为:“外化者,战斗之上,人体里外,释放 之间,感悟之中,乃武修之士。”这不仅是中国武家从意念、胆识、气血向脏腑、筋骨、 皮肉向移动、动作、运动的一种转变,更是功夫、技艺、招制向攻守、娱乐、保健向胜 利、愉悦、长寿的一种升华,是人类运动、理论、建设由内向外系统运化的一种教学 形式。

(二)转化

转化,是指教师在学生外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表象的恰到好处处 理使学生获得随机应对、合理变化、按需转变技能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以运动 形式多样变化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发明法、创造法、研究 法、欣赏法、娱乐法。其求的是技能的多样化,要的是技能的复杂化。中国武家认为: “转化者,外化之上,功夫之里,攻守之间,变化之中,乃武修之师。”可以说这是中国 武术欣赏、娱乐、接轨、创新、探究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三)为化

为化,是指教师在学生转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形式的理论处理使 学生获得针锋相对的身体锻炼、建设、维护的武术摔技教学,是中国武术长寿保健 发展的必须,是中国武家活力、健康、振兴的根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保养 法、修炼法、维护法、立意法、信念法等。其求的是技能对气血的针对性调节,要的是 技能对脏腑的恰到好处濡养,讲的是技能对筋骨皮的适应性改善,获的是技能对胆 识志的熏陶,得的是技能对意念悟的调和,争的是技能对德智体的建设。中国武家 认为:“为化者,转化之上,开发之里,锻炼之内、建设之间,维护之中,乃武修之神。” 可以说这是中国武术锻炼、建设、维护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四)内化

内化,是指教师在学生为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形式的升华处理使 学生获得针对性保养、保健、保修技能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中国武家延年益寿 修炼的方法,是中国武家健康长寿的根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健身法、康复 法、修养法、导引法、养生法。它求的是技能对思想意念悟的针对性调理,取的是技 能对魂魄胆识志的针对性调整,要的是技能对精气神血津液的针对性调节,获的是 技能对劲力能量度的针对性调和,得的是技能对脏腑筋骨皮的针对性调配。中国武 家认为:“内化者,为化之上,保养之里,保健之间,保修之中,乃武修之仙。”可以说 这也是中国武家实施三保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所谓武家三保即保养、保健、保修。其中,保养由延年、益寿、长生(即与自然永 随)、不老(即与天地同在)、永存(即与日月同辉)等五法构成。保健由导引、养生、健 身、疏经、理气等五法构成。保修由治病、调理、改善、预防、康复等五法构成。

(五)固化

为化,是指教师在学生内化性摔技训教基础上,经过对运动机体的仓储建设使 修炼者获得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建设、维护的武术摔技教学过程,是中国武家强身 健体、强筋壮骨、健美体魄的方法,是中国武家强壮身形、结实肢体、牢固关节的根 本。其如同当代教学训练中的健美法、增力法、藏劲法、强身法、健体法。其求的是技 能对心理的坚定,取的是技能对筋骨的强壮,要的是技能对感觉的敏锐,获的是技 能对脏腑的适应性调整,得的是技能对精气神血的合理调度。中国武家认为:“固化 者,内化之上,健美之里,强身之间,健体之中,乃武修之仙。”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武 家修炼的最为本质的教学形式。

浏览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