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养生桩是内在锻炼的一种基本功夫,是一种健身之术。 同时,它的姿势动作都是和人身的生理组织相配合:一方面使 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机体得到适宜 的锻炼,兼有防病和治病之效(这是经验已经证实了的)。因而 也可说它是一种医疗学术,又可说是艺术的锻炼。(一)养生桩的意义和作用养生桩是一种学术,也是一种医疗体育运动。参加这种运 动的人,不限年龄性别,不拘身体强弱,亦无任何局限,有病 者治病,无病者防病。这种运动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 血液循环,发挥体内燃烧,且能加强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作用, 因而能调整恢复和加强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机能,对保持健康、 治疗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这种运动能加强人体的吸收和排泄 作用。古人云”提炼精华,洗净糟粕”其意义就在于此。这是 自力更生的运动,它对于人身及其部分机体,具有生生不已的 效能,譬如体弱的通过锻炼可使毛病消除,恢复健康;健康者 更健康,且容易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二)健身桩的基本姿势养生桩以站式为主,但亦有坐式、卧式、半伏式、行走式。 其基本原则为:平均站立,内浑厚而外圆合,全身关节都自然 有微屈之意,成钝形三角,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远不过 尺,近不贴身,右手不向身左去,左手不向身右来站式。(1)叉腰式:在开始练功时要平心静气,两脚分开,宽度 约与肩齐,两脚足尖均稍向外前方。两目睁开向前平视,半开 半闭或闭目均可,但两眼睁开时要神光内敛。不可注意任何目 标,须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足掌和足根着他,足 心向上吸,意如双足吸着地面,自腰以下,意如埋在土里。胯 部放松,臀部如坐,脊部挺拔,下颌微收,挺颈,头顶上提, 意如有绳系吊在空中。但顶心在意念中似向内收缩,紧背含胸, 胸微向内收,小腹松圆。两手放于身体的腰眼部,手心向后。 这种姿势既是锻炼又是休息,可作其他桩的预备式,也可作练 其他桩时中间的休息式。(2)提按式:两臂提起,两肘向外撑,两手略低于脐,放 在身体左右两侧,但不贴身,指尖向前,掌心向下,五指分开 微屈,双手既有向上提又向下按之意,其余要求同第一式。(3)提插式:两肘向上提,向外撑,指尖向下,五指分开 自然微屈,犹如插在泥中,其余同第一式。(4)托球式:两肘向外撑,两手向前,指尖向内,手心斜 向上方,高度略高于脐,两手距离约为两拳,意如两手托一大球,其余要求同一式。(5)撑抱式:两手前伸成环抱状,指尖相对,掌心向后, 手指分开自然微屈,两手距离23〜25厘米,高度在眉下肩上, 意如抱球,但同时又向外撑,其他要求同一式。(6)拧裹推式:两臂前伸成环抱状,位置高不过眉,掌心 向外,指尖斜向内上方,两手食指之力欲搭成十字,两手距离 约七八寸,手指分开自然微屈,两腕向外拧向里裹,两肘向外 撕,两掌向外推又向上托,其余要求同第一式。(7)撑扶式:两手抬起,掌心向下,指尖向内,手指分开 自然微屈,高度约与肩齐,两肘向外撑,两手意如扶在物体之 上,其余要求同一式。(8)按球式:臂向前伸,手指分开自然微屈,指尖向前, 手的高度在乳下脐上约与中院相平,掌心向下,两手如按水中 浮球,其余要求同一式。坐式。坐式虽然姿势繁多,但手部、臀部的姿势和站式 的变化相同。下肢的变化可分为三种:(1)坐于适当高度的椅上或床上,两腿分开比肩略宽,两 脚平均着地,此种姿势对脚腿部的要求与站式相同。(2)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脚跟着地,脚尖向上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3)两腿悬空,脚尖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这三种姿势对上半身的要求均与站式相同,两手的姿势可 按照站式的姿势加以变化。只是叉腰式应改为双手放在大腿根 部,两肘撑开。另外,凡坐式除病情严重不能直坐者外,背后 均不可靠在椅背上卧式。卧式可分为仰卧和侧卧两种:(1)仰卧式:仰卧后全身放松,意如在水上仰游。两肘着床两臂抬起成抱球状,两膝弯曲,足跟着床,足尖回勾,足心 内吸。(2)侧卧式:以左半侧着床为例,左手放于枕上,手心扶 头,右手放于右腿之上,或用右手轻轻按在床上亦可,使胸部 空起。左腿伸出,右腿蜷起放于左腿之上。如向右侧卧可以类 推。均意如卧于水中侧游,遍体舒适轻灵。.半伏式。两腿平行或一前一后均可,把重心放在一条腿 上,另一条腿放松,用脚尖着地。两腿可交替练习。双手伏在 案上,使胸部扩大松开,头略向上扬。有气喘病不能练站式时, 练此式最为适宜。.行走式。在行走时平心静气,头部颈部胸腹部的要求均 与站式相同,臀部亦应稍向下坐,只有站式要求小腹收圆,行 走式则要求小腹长圆。两肘上提手向后勾,如挎篮状,或用提 按式亦可。意想小腹催步前行,如在泥水中行走。此功在初练 时须缓步前行使意念不断,练习一个阶段后,即可用正常行路 速度前行,久久练习能使步履轻捷、疾如奔马。(三)养生桩应注意的问题练养生桩必须心神安祥,摒除杂念,“神不外溢,力不出 尖,意不露形,形不破体”。神态要轻松自如,蓄意要深憨雄 浑,力量要稳准虚灵。“无动不机,无机不趣,虚灵守默,而应 万物”,虽是平易近人的道理,但初学不易理解,主要是以神意 为主,不求枝节片爪形式问题。意在整体与内部,不要使局部 破坏整体的统一,不要使外部动作影响内部失调,要浑身轻松 自如,心旷神怡,好像在大自然之内似的。还要注意四容五要:四容是头直、目正、神庄、声静,五 要是恭、慎、意、切、和。对人对事都要恭敬谨慎,意思周密 切实,任何事不说硬话不作硬事。这是学者内心和外貌应具备的练功条件。从个人意念来说,应具善意,最好是以子女的行 为,父母的心肠对人。在练功方面来说就是“只要神意足,不 求形骸似",这是练功应有的要意。养生桩是因病设式,因人而异的。病症不同,其有关的神 经或肌肉系统自然就不相同,患者的生活条件习惯,性情以及 其他各种特点,对于设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必须根据这些不同 的情况,考虑适当的姿势和运动与休息时间的长短以及身体负 担的轻重等。教者对此自应充分了解情况,作适当的安排;学 者应注意掌握、慎重锻炼,不可忽断忽续,任意活动。只有这 样,才能收效快,并防止在锻炼中发生不正常的现象。有的人, 初学时多有怀疑、幻想,或任意活动或拘泥执着等现象,须细 心体验,待实验充实之后才能解决。主要是:师古不泥古,谨 守师法未易有得,不要浮聪明,不要笨用功,精神要愉快,肌 肉常劳动,离开己身,无物可求,但执着己身,也是错误,力 量在身外去求取,意念在无心中来操持。若本着以上所谈,切 实用功,细心体会,自不难得到万变无穷、奇趣横生之。 ,中国气功养生八法此功法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快慢相宜,行功时讲究意念 配合引导,形、神合一。以呼吸应于动作,达到外强肢体、内 和脏腑、通畅经络的作用。从而使人体内外的各个部分得到全 面均衡的锻炼。(一)预备式松静站立,双脚自然靠拢,两眼平视,心境顺和,呼吸细 匀流畅。重心右移,左脚抬起向左侧轻轻横迈一步,再将重心 平稳过渡到两脚之间。双脚平行,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双手 自然下垂体侧,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弯曲,轻贴于大腿两侧, 圆裆、松胯,双膝微屈,沉肩松肘、头正身直,百会上领,下颌内收,闭口合齿,舌自然平伸,目光平视,神意内敛,自然 呼吸,静立片刻。要领:预备式为全套功法之始,不可忽视,屈膝程度勿太 大,身形端正,脊柱松直,各关节直中有曲;心静为其主旨。原理:无极生太极,无极态即为全身内外的均匀平衡态。 通过预备式的调整,使身心进入意气平和境地。各部分松静舒 畅的调形,使身体达以合理的形态布局,建立起以后动静运动 的基础规范。意、气、形的协调,确定内练的基本模式。

浏览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