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武术运动中常见损伤及预防、处理武术运动具有很好的健身功效,但由于其内容丰富多样,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若运 动不当也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以及其他运动性疾病。因此,武术爱好者在锻炼的同时,要 认真学习掌握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本节将着重对武术运动容易造成 的损伤原因和预防知识,以及合理的科学运动方法给予指导。一、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一)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由于外部或内部的力量或暴力造成的身体损伤或持续的 创伤,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身体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它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有着密 切的关系,在武术运动中,如果违背了武术运动规律,或者疏忽大意等,则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造成武术运动损伤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由于练习者缺乏必要的预防运动损伤的有关知识,不懂得科学锻炼和合理安排运动量。难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致使练习中发生伤害事故。准备活动不够武术动作的幅度要比日常生活中肢体活动的幅度大,而且常伴有方向变化、起伏折叠等。进行练习前,应通过准备活动使肌肉的黏滞性减少,伸展性提高,避免运动时拉伤肌肉。如果 运动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量不够,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 的水平和较高的运动状态时,就进入紧张的运动;或者准备活动的量过大,时间过长,机体已 经处在疲劳状态再去运动;还有准备活动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均易造成运动损伤。缺乏基本功训练武术基本功练习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武术专门身体素质,有助于预防局部慢性劳损 和身体不同部位损伤的有效手段。若练习者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缺乏专项练习所应具备的专门身体素质,会导致因承受不了一定的运动负荷而造成损伤。动作不符合正确的技术要领在运动中,由于技术动作上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 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也容易引起机体组织的损伤。武术徒手和器械动作的路线、方向变化较多, 练习前必须牢记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例如,抡臂这一类沿身体运行的动作,手臂运动的轨 迹必须随身体转动垂直走立圆,否则容易使肩部违反解剖原理而造成损伤。运动量安排不合理在进行武术动作练习前,如果还未认真压腿,做好踢腿前的柔韧练习,便用力踢腿,或做 一些超过肌肉拉长范围的动作,导致肌肉拉长超出已有的伸展能力会造成拉伤;也有练习者急 于求成,想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目标,而增加每次练习的时间和运动量,特别是身体局部重 复练习次数过多,或肌肉处于疲劳状态下还继续做猛烈用力的动作,致使肌肉超出了生理负荷 所承受的能力而导致损伤;还有练习者想在短时期内掌握某一动作或提高某一能力,而过于集 中练习某个动作或某部位,结果导致局部负担过重而造成劳损。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欠佳当练习者处于身体机能下降、心理状态不佳时,勉强进行练习,或由于疲劳的影响,注意 力减退,机体的反应迟钝,身体不协调,以及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情况下进行锻炼,都 容易导致损伤。场地器械、服装不符合要求练习武术时,如果运动服装不合适,鞋不合脚或发滑,练习场地不平坦,练习器械不牢固等,都可能发生运动损伤。不良的气候因素气温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引起损伤。气温过高易发生中暑,气温过低易出现肌肉僵硬,使身 体协调性下降而引起肌肉拉伤;高温气候容易使人大量的出汗,影响体内的水盐代谢,而发生 肌肉痉挛或虚脱现象,使练习者反应迟钝,运动能力降低,这些都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二)运动损伤的预防进行武术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因此在锻炼中必须注意做好运动损伤的 预防,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预防武术运动损伤的主要方法如下: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武术动作对各部位柔韧性、伸展性和力量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准备活动能加快血液循环, 提高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增加关节滑液的分泌,可以有效地预防损伤的发生。因此在习前,要根据运动的特点,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幅度,使各器官系统 由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运动状态,并注意思想集中于练功上。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准备活动不够 而造成损伤。坚持武术基本功练习对于武术学练者来说,要始终坚持基本功练习。它不仅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 练习者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很好的作用。掌握正确技术动作要领武术动作运行轨迹变化多样,若对动作要领理解掌握的不够,或动作不符合技术要求,都 会导致损伤的发生。因此在学练时,要重视掌握好动作规格和要领。注意循序渐进地安排运动量在进行武术锻炼时,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原则。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 学练过程,既考虑身体的全面锻炼和发展,又不能忽略个别对待。动作数量、练习密度和运动 负荷应逐渐增加。并注意运动负荷不要过于集中于某个部位,而造成局部负担过重引起损伤。 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造成骸骨损伤。因此在锻炼中,不要操之过急而违背运动 规律。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加强容易受伤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肌肉力量不足,易导致各种运动损伤。因此,平时应加强各部位肌肉力量的练习,特别是易伤 部位肌肉力量的练习。例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练习,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加强腹背肌练 习,可以防止腰部肌肉受伤。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习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例如,做跳跃动作落地时,要注 意前脚掌先着地的同时屈膝,以增加缓冲的作用。并通过经常性的身体练习,全面提高身体素 质,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应变能力等,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损伤的发生。加强医务监督要做好自我医务监督,加强医学保健知识的学习。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要分析找出原因, 并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严格控制运动量,必要时要休息。重视锻炼环境和场地器械的安全性进行武术锻炼时,要在场地平坦、运动器械牢固安全下进行,并注意服装穿着要适宜等。二、武术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在习武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如何预防受伤,受伤后如何治疗和恢复是每一个武术好 者关心的问题。武术运动损伤是指在武术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它包括套路运动损伤和 格斗运动损伤。(-)套路练习中易出现的损伤与处理套路运动的常见损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套路运动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下列几种。擦伤:是皮肤表面与粗糙的物体相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伤,主要征象为表皮剥脱, 有少量出血和组织液渗出。如在做跪地动作时,膝盖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导致的擦伤。裂伤:是因钝器打击引起皮肤和软组织的撕裂,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损伤广泛,出血较多,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如受刀、剑打击而引起的裂伤。刺伤:是因尖细物体刺入人体所致。其特点是伤口细小,但较深,可能伤及深部组织或器官,或者将异物带入伤口深处,容易引起感染。如受梅花针攻击而刺伤。切伤:是因锐器切入皮肤所致。伤口边缘整齐,多呈直线,出血较多,但周围组织损伤 较轻。深的切伤可切断大血管、神经、肌腱等组织。如受刀、剑砍、劈而引起的切伤。这些损伤的特点是有出血和伤口,所以处理时必须进行止血和保护伤口。小面积的皮肤擦伤、污染不重者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一般不需包扎。关节部位擦 伤可在创面上涂抹消炎软膏并用纱布绷带包扎。大面积擦伤,污染较重者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 口,将污物洗净,再用凡士林纱布绷带覆盖伤口,并以绷带加压包扎。裂伤、刺伤和切伤,轻者可先用碘酒或酒精将伤口周围皮肤消毒,然后在伤口撒消炎粉, 用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小的裂口,伤口消毒后可用黏膏粘合。裂口较长和污染较重者, 应由医生做清创术,清除伤口内的污染和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彻底止血,缝合伤口。 凡伤情和污染严重者,应口服或注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凡被不洁物致伤且伤口小而深者, 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500-3 000国际单位,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浏览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