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自学法是以录像带和VCD碟片为主要学习媒体的自学 方法。这种自学方法克服了个人自学法边看边做的间断性,以 及由此带来的方向混淆等缺点。利用音像自学,更明了、直观, 有利于学生尽快的掌握较为完整的技术动作。同时还能让学生 了解到在图解中难以表达的各个拳种流派的运动技术的整体要 求和技术风格。(一)选择录像带所学内容,应能够代表所学内容和拳种风格,示范人的动 作应标准、规范。以免引起误导。(二)观看学习录像带准备好后,应反复观看所学内容,以形成初步的动 作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慢放录像,边看边做,逐节进行学 习,直至基本掌握技术动作(三)巩固提高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反复观看录像,同时还应对照文字 说明,加强动作细节,动作要领和要点的领会,注意演练风格 的体现,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并将各小节内容连贯起来 练习,巩固提高技术动作,熟练掌握学习内容。以上三种自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武术基础水平和自学能 力以及环境条件来选择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不论采 取哪种自学方法,都应该完整、准确地掌握技术动作以达到自学的目的。四、自学武术应注意的问题因为武术套路动作中蕴含丰富的技术要求,如劲力、精神、 节奏、风格的表达,要求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如通过录像带 和VCD碟片自学会好一些,如仅靠图解自学时,须注意以下 几点:(一)认识所学套路的风格特点套路中不同拳种的技术要求和演练风格各异,如长拳要求 姿势舒展、快速有力、起伏转折、明显多变;南拳讲究步法稳 固、拳式刚烈、动作紧凑、发声助力;太极拳则要求动作圆活、 连贯、轻灵、沉着、运劲如抽丝。总之,在技击方法、劲力方 法、节奏处理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特点。因此,了解书中关于运 动特点和技术风格的总体阐述,对确切地掌握技术风格、要领 是十分重要的(二)技术动作的用意与用法在看图自学过程中,一般人均能按照图解比划出动作的始 末,但从武术技术要求上讲,这只是掌握了动作的过程,还应 进一步了解动作的含义,尤其应认识它的技击用意和用法。只 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不易体现武术套路特有的风格。 因此,练习中要重视套路中拳理的探求和琢磨。(三)掌握必备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对于初学武术的自学者,应在整套动作学习之前,先掌握 它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如拳术中常见的手形、步形、手法、 步法练习及主要技法,器械中的一些主要方法),这些基本功、 基本动作和方法,一般都有专门的章节列在书中。弄懂其基本 技术,学习才会比较顺利。第三节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武术术语是用来说明和记录武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及名称 的专门用语。武术术语不是对武术动作简单的形象描绘,而是 用简明的文字根据动作的特点对其性质和形式的确切说明。掌 握动作术语有助于正确领会动作的含义。武术术语有三个基本 要求正确:能确切说明动作的性质和形式。简练:以简明的文字说明动作的基本特点。易懂:术语要使人容易理解与记忆。一、长拳类(一)手型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 节上。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勾。屈腕五指撮拢;或拇指与食指、中指撮拢成刁勾。(二)手法1-拳法。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出击力达拳面;侧冲、 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2)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 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3)撩拳:拳自上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 心;反撩力达拳轮、拳背或拳心。(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 斜向下,力达拳面。(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 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6)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快, 臂伸直,力达拳面。(7)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8)横拳:直臂自侧面向前、向后平扫横击,力达前臂及 拳背或拳轮、拳眼。(9)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头, 拳背向前,力达拳面。2.掌法。(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 直,力达掌外沿。(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3)穿掌:手心向下,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 力达指尖。(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 掌心。(6)劈掌: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7)砍掌: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8)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9)拍掌:俯掌直腕下拍,快速有力,力达掌心。(10)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11)搂手:手心向下,向斜外侧划弧,力达掌外沿。(12)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13)缠手: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内向上、向外缠绕,同 时前臂外旋,使手心转向上抓握。3.肘法。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 肘尖。(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3)架肘、里格、外格:屈臂内旋上举,手心向外为架肘; 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体内横拨为里格;向外横 拨为外格。(三)步型.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 平,膝部约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 全脚着地。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 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 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全 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 脚尖内扣。.歇步。两脚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 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坐盘。两腿交叉叠拢下坐,臀部和后腿的大小腿外侧及 脚面均着地;前腿的大腿靠近胸部. 丁步。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 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叉步。两腿交叉,前脚脚尖外摆45度,全脚着地,屈 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另一腿挺膝伸直,前脚掌着地,脚尖 正向前方。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宽,全脚着地,两脚 尖正对前方,一腿屈膝半蹲,另一腿挺膝伸直D半马步。前腿稍屈、脚尖微内扣,后腿下蹲,大腿略 高于水平,脚尖向外,两脚距离同马步,体重略偏于后腿。11 .并步。两腿伸直并拢,全脚着地,不可起踵。(四)步法上步。后脚向前迈步。退步。前脚向后退步。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插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横迈一步,两腿交叉。.行步。两腿微屈,行步平稳,步幅均匀,重心不得起伏, 不允许腾空。纵步。一脚提起,另一脚蹬地前跳落地。跨跳步。后脚蹬地跳起,前脚前摆落地。跃步。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后脚向前落 地。踏步。一脚提起向地面踏跺,另一脚向前上步。击步。后脚击碰前脚腾空落地。(五)腿法.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 高不过腰,膝部挺直,脚面绷平,小腿弹出快有力,力达脚尖。.蹬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 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身正直;侧 蹬时上身稍侧倾;后蹬时上身前俯与后蹬腿成水平。.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内和或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侧踹 时上身斜倾。缠腿。支撑腿伸直。另一腿向里绕环后踹出,力达脚跟。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 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侧踢腿。脚尖勾起,经体侧踢向脑后;其他同正踢腿。里合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 起经面前向里作扇面摆动落下。其他同正踢腿外摆腿。同里合腿,唯摆动方向相反。单拍脚。支撑腿伸直。另一腿脚面绷平向上踢摆;同侧 手在额前迎拍脚面,击拍要准确响亮。(六)平衡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 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绷平内收。燕式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前俯略高于水平,挺 胸展腹。后举腿伸直,高于水平,脚面绷平。望月平衡。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侧倾拧腰向支 撑腿同侧方上翻,挺胸塌腰。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 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

浏览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