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套路比赛是运动员先后上场演练由裁判评判,运动员都 希望往后排。原因有二:一是运动员想多获得一点心理准备和 调整的时间,以利技术发挥;二是多年运动员教练员感觉评分 常常会出现分数趋高现象。(这是由于裁判员“观察与思维”对 大脑的刺激阈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但有丰富经验和水 平较高的裁判员能够自我控制)o因此运动员一般不愿在某一组 中第一个上场,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有两种:(1)在正式抽签之前先进行测算(参赛男女项目不等,须 分别计算)用总竞赛组数除以总队数,如男子共有14个组,除以总队数7,平均每队第一出场者应为2名,不能整除的仍采। 用抽签办法随机确定,即有个别队第一出场者达到3名。(2)可不考虑使各队第一出场的数量达到均等问题,只考 虑某一个运动员(不管是哪个队的)第一出场者的次数不得出 现两次,如出现两次则及时调整。此种方法较之第一种方法简 便,目前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武术比赛多用此法。在抽签过程中,为避免某运动员出现两次第一出场现象而 不能及时发现,编排组同样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把已经抽 到第一上场的运动员姓名同步记录下来,以免遗忘,在继续抽 签过程中,如该名运动员超出规定,即进行调整。所有的竞赛组全部依次抽签,把抽得的号位填在每个运动 员相应的括号内。(六)检查和校对工作在检查和校对工作中,如发现不符合编排原则或错项、漏 项等问题,应及时调整和纠正。(七)善清、复印,编入大会秩序册经过检查和校对,确认无误后,按抽得的先后顺序重新誉 清、打印。目前全国比赛采用的方法是先印制秩序册,在秩序 册上抽签确定各组运动员上场顺序,然后再按照确定后的顺序 重新排序、打印实际上场顺序单,供比赛使用。三、记录工作记录工作要细心准确、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整个工作程 序分为赛前、赛中、赛后三个阶段。比赛前工作内容印制各种表格,如单项竞赛成绩记录表、竞赛评分表等。准备各种用品、用具。(二)比赛期间工作内容收回和登记成绩,并公布成绩。统计成绩(团体总分、全能、单项)。排列各项录取名次。4 .公布成绩。(三)比赛结束工作内容公布各项录取名次。印发成绩册。整个比赛结束后把成绩册送交各队。4 .整理有关资料交有关部门存档。第三节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简介1996年武术竞赛规则较之1991年规则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 重大改革和调整。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健全了赛会的管理监督机制设立了竞赛监督委员会,加大了对裁判人员的管理力度。(二)改革了裁判评分方法实行了裁判员分块评分,由过去裁判总体评估的方法改变 为把场上裁判分为两部分进行评分。即一组裁判员对动作完成 情况(动作规格、其他错误)进行评判,另一组裁判员对运动 员演练水平(功力水平、演练技巧、套路编排)进行评判。通 过分块评分使裁判员分工明确。加之对各方面评分分值和扣分 标准进行了调整,从而提高了评分的准确度和客观性。使运动员得分更加客观。(三)增加了激励机制增设了创新难度动作的加分规定,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运 动员技术潜能,促进武术高难美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四)增加了指定动作以加大技术难度,提高评分的区分度。即对运动员比赛套 路内容增设了指定动作的要求。指定动作由武术管理中心在赛 前若干时间内颁布,编排在运动员各自的自选套路中去。这就 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以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版的新规则经过了几年的实施,对于改善赛风,维 护竞技武术的健康发展,提高评分的区分度、准确性,激励武 术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较之以前的各版本竞赛规 则在评分方法和标准上更加严谨和科学。、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一)竞赛性质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确定,可分为个人竞赛、团体竞赛、 个人及团体竞赛。(二)竞赛项目拳术:长拳、太极拳、南拳。短器械:剑术、刀术。长器械:枪术、棍术。其他拳术:一类:形意、八卦、八极。二类:通臂、劈 挂、翻子。三类:地躺、象形拳,四类:查、花、炮、红、华 拳、少林拳等。其他器械: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7 .集体项目。三)裁判人员的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 套路检查员1人,评分裁判员6-10人。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 长1人。编排记录员、检录员各2〜3人。(四)比赛场地的规定比赛在地毯上进行。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 宽8米,四周内沿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在场地的两长边中间 各做一条长30厘米、宽5厘米的中线标记。场地周围至少有2 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四周内沿应标明5 厘米宽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1米的安全区。比赛场地上空从 地面量起,至少有8米的无障碍空间。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 离在6米以上。五)进场、退场、起式、收式、套路计时、配乐与礼节运动员听到点名或看到电子显示姓名后,应立即进场, 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式(计时开始)。集体项目在行进 间开始动作者,须事先向裁判长申明。2 .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式(计时结束),再 转向裁判长行注目礼,而后退场。不允许边转向裁判长边收式。 对练以倒地或抛弃器械结束整套动作者,须先站立做并步收式 (计时结束),再去收拾器械。3 .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 度)的起式与收式。集体项目必须在场内完成起式与收式,方 向、位置不限。4 .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裁判组用两块表计 时,以接近规定时间的表为准。5 .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 行抱拳礼。(六)完成套路的时间规定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 分20秒。太极拳自选套路37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 意)。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到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 不意)4 .其他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5 .对练不得少于50秒钟。如分年龄比赛时,长拳、南拳和刀、佥h枪、棍的自选 套路,成年组1分20秒,少年组1分10秒,儿童组1分钟。(七)运动员年龄组别成年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儿童组:不满12周岁。三、评分的内容和标准术套路比赛评分是由裁判员依据规则对运动员临场发挥 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以10分为满分,采用减分制的方法。根 据竞赛规则,长拳、剑、刀、枪、棍的评分标准可概括为以下 内容:1)对动作完成的评分:即对动作规格的评分,该项分值 为8分。(2)对演练水平的评分:该项分值为3分。(3)对创新难度动作的加分:该项分值为02分。(4)对其他错误的扣分:该项属技术性失误或违例,不占分 值,出现则扣分。分别由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相应条款规定执行。四、评分的方法(一)对动作完成的评分所谓对动作完成的评分是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 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进行评分,分数的取 得其具体操作是用6.8分,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 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完成分。动作规格是指动作的质量标准,是裁判员对运动员整套中 每一个技术动作完成质量的评定。一个完整的技术,通常由“型”和“法”组成。“型”主要 指各种手型、步型、身型,“法”则指各种手法、腿法、步法、 眼法以及器械的各种方法。

浏览1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