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修 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拜我国著 名武术家、孙式第一代传人李玉琳为师,系统学习太极、形意、八卦 等拳械,对所学拳械特别是孙、杨太极拳械和推手及武当太极剑等 深有研究,功夫纯精,是孙式第二代主要传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张继修作为东北地区体育代表队武术运 动员参加了我国首届民族体育竞赛大会,荣获武术优秀奖,并到北 京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武术表演。 1959〜1960年,曾四次代表黑龙江省武术队参加了全国武术比赛 及第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先后荣获一次对练第一名、两次一等优 胜奖、两次太极拳第二名。从20世纪60年代起,张继修开始从事武术教练工作,曾被聘 为第一届国际太极拳比赛和第五届中日太极拳比赛的中国队教 练。张继修在近40年的教练生涯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武术 人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体院王文杰、北京航大体育系邢登 江、全国太极拳冠军王寿堂、全国太极拳冠军张晓柏、全运会太极 拳冠军曲兴泰、哈尔滨市太极拳比赛前六名中的周广生、李荣岐、 邹刚、张兴顺四人以及其子张瑞平等。1985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 1988年,荣获中国武术节颁发的“武术贡献奖”。1995年,被中国 武协和国家体委武术运动中心评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 之一。“峨眉拳王”——赵子虬赵子虬 四川老武术家,字正清,汉族,四川广安东岳乡人, 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和重庆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全国十大武 术家之一。擅长峨眉派武术。从小就跟民间武术能手学习武艺, 身灵步捷,功底扎实。20世纪30年代,赵老在华中大学出任体育 教师时,曾3次挑战的洋拳师,大振国威和民气。新中国成立后, 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赵老的峨眉派拳术和断门枪、青萍剑等先后获 得过一等奖。1982年,赵老参加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受到中央领 导同志的接见。1995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 之一。赵老退休后利用大量时间,从事挖掘和整理祖国宝贵的武 术遗产工作,与陈尚洁合作撰写出38万字的《四川武术史》(初 稿),还写出了《中国武术管窥录》、《峨嵋化门南拳——三十六闭 手》、《从明唐顺之〈峨嵋道人拳歌〉看峨嵋拳宗风格》、《峨嵋武术纵 横谈》、《气功流源琐谈》、《气功探源》等80余万字的专著和文章, 并主持整理了四川南拳套路。“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 陈氏第十九世,中国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太 极拳学校校长,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家沟陈氏太 极拳协会名誉会长,陈家沟太极拳协会技术总顾问,世界陈小旺太 极拳总会会长,国际太极拳大师。1990年,他赴澳大利亚发展•成 立“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每年巡回到亚、欧、美等世界各地推 广普及太极拳。自20世纪90代始,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上百个 城市积极推广、传播太极拳,为太极拳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6月13日,陈小旺、陈正雷(陈氏太极拳)入选第三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小旺的爷爷是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父亲是陈照旭。陈小旺在小的时候,,父亲出神入化的太极拳搏击技艺给他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一次他亲眼看到一位本家的叔叔从背后扭住父亲的 手臂,说:“这一招你怎么解? ”话音未落,只见父亲一抖,那人就被 摔出几米开外,倒在地上。太极拳的奇妙从那时就深深地吸引了 陈小旺。可惜父亲去世早,没能来得及向他传授功夫。陈小旺的 一身太极拳功夫都是得自陈照丕和陈照奎两位前辈。陈小旺说他 那时随伯父陈照丕学太极拳时相当刻苦,经常一个人到陈家沟的 东沟里去练,到村子南面的小邙河边练,到黄河滩上练。只有沉浸 到太极拳的境界中,陈小旺才能忘记生活中的烦恼。有名师的指 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20世纪70年代末,陈小旺就在武林 中崭露头角,与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合称为陈家沟的“四大金 刚”。陈正雷19496月出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 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 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任河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省武术 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太极健身培训中心总教练,国家武术高级教 练,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为推广、普及陈 氏太极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获省武 术运动会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冠 军,获得两届全国武术比赛特邀表演奖和观摩交流“金狮奖”。传 拳授艺20余年,弟子众多,遍及祖国各地,其中在全国和国际比赛 中获金牌者达35人次。1981年后,多次参与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历访日本、美 国、马来西亚、波利尼西亚、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讲学 授艺,直接受教者逾万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被国内外50多个武术 和太极拳组织聘为顾问、名誉主席、名誉会长等职。理论研究成果 丰硕,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全国各大武术杂志,他的著作《陈氏太极 拳、械汇宗》一、二、三册,《中国陈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养生功》 以及电视教学系列影片,广泛发行于国内外。1992年,被编入《中国 人物年鉴》。1994年,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被评为太极拳大师。 1995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工王西安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当 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四大金刚”之一,国家武术高级教练,首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传承人,国际太极拳文化传 播大使。温县太极拳武术馆副馆长兼总教练,河南师范大学名誉 教授,洛阳师范学院兼职教师,陈家沟武术院创办者。国家武术高 级教练,一级裁判员,中国武术八段。他的功夫具有迅、猛、灵、脆、 闪、惊、弹的特点。演练套路似行云流水,连绵起伏,舒展大方,形 神兼备。他曾经连续四次参加河南省武术比赛,均获第一名。 1982年,参加北京全国首届太极拳推手赛,荣获第一名。1985年, 参加哈尔滨全国首届太极拳推手名家邀请赛,荣获第一名。1983年以来,先后八次赴法国,七次赴日本,以及美国、西班 牙、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授拳,并在国内 外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太极研究、训练中心,并同时担任美国、法 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及国内的香港、山东、安徽、河南、浙江、江 西、焦作等地太极拳组织的教练和顾问,轰动国际武坛,被《美国新 闻》誉为“国际太极拳王”;日本大阪市接纳其为“永久荣誉市民”; 法国巴德纳市接纳其为“永久荣誉市民”;西班牙帮布鲁纳市政府 授誉“有突出学术贡献金钥匙”。朱天才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汉族,高级武术教练。出生于 陕西省西安市,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外孙,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 人,陈家沟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1955年开始学习太极拳, 1958年拜陈照丕为师,后又拜陈照奎为师习艺。•出版的主要著作 有《陈家沟太极拳》、•《二路炮捶》、《秘传陈家沟太极拳歌诀》等。先 后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新西兰、捷克、韩国、英国、法 国、俄罗斯等地授拳访问。任温县武协理事、太极拳研究主任、太 极拳专修院院长、焦作市优秀科技人才、国家高级武术教练、国家 一级裁判。为弘扬太极,培养国内外弟子数以万计,被誉为“新加 坡陈氏太极开山人”、“陈氏太极拳在韩国第一代传人”。朱天才拳 艺精湛、文武兼备、德高望重,被国内外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一些 武术协会和高等院校武馆聘为顾问和名誉教授,曾任四届温县政 协副主席、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委员。“地趟拳创始人”

 

浏览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