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七 原名胡致廷,河北人,晚清著名武术家。自幼技艺超 群,仗义好侠,贯习通臂拳、形意拳、太极拳,擅使铜和双刀,尤精通 臂拳,有“通臂猿”之美誉。1898年,协同“大刀王五”王子斌营救 维新志士谭嗣同,英名日隆,盛传至今!据《三湘体育人物志》中 “近代武术人物篇”介绍谭嗣同时:“少年时结识通臂猿胡七,习刀 铜拳术”。谭嗣同最早即与胡七因教习拳术而结识,胡七本同于谭 的父辈,然而谭每以“七哥”相称,足见两人厚谊。胡七尚习武,喜 交友,经年走镖,威名赫赫,与大刀王五皆为北五路镖客。胡七之 故事散见敝角,资料难觅,然其猿踪杳迹却颇具传奇色彩。“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 武术家,形意拳大师,尚氏形意拳创始人。尚云祥先 拜李存义为师,后得郭云深真传。他体弱瘦小,身高不足1. 6米, 但却以“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及实战武功名震武林。当时河北密云县一精通摔跤术和翻子拳的武师,人称“神砂 手”冯洛正,北方五省甚是有名,找尚比武,被其谢绝,冯认为怕他, 得意忘形,硬逼其与之比试,尚云祥只得应战,冯从数步以外冲来, 用右掌照准尚头顶部打来,尚云祥毫不慌张,用鸡形弹开冯掌,顺 势进击,冯难以招架被击,大叫一声摔倒在地上,羞愧难当,急爬 起,惶惶而去。还有一次尚云祥去顺义县,有叫马秀者擅长八极拳 和大枪术,对其出言不逊,拿大枪逼尚云祥和他比试,马秀以高四 平向其的喉部刺来,尚云祥则以劈枪一划,把马的枪打落,马不仅 枪从手中脱落,而且左腕还受了伤。通州有个大盗,名叫康天心,精通武术,人称“康八太爷”,尤擅 连发枪(火枪)和轻身术,受他所害者极多,但官衙无法逮捕他。密 云县姓安的富豪,闻尚云祥大名,请到家殷勤相待,这时突然大盗 康天心闯进来,尚云祥离座拔剑想要自卫,康对尚云祥说:“久仰大 名,无缘相会,今晚有幸得见,真乃三生有幸,如果在这里能向你领 教,则以后我就不犯罪了”,尚云祥答应了他的要求,二人交手不到 数回,康即逃去,走时留言说「谨领教了,您真是好汉,名不虚传工 其后,康不知去向,一连数年,此地太平,但是,不久康天心又在怀 柔县骚扰起来,怀柔县一家姓谢的富豪向尚云祥求助,尚云祥也答 应前往,康听说这事之后,即离开怀柔县,隐在东皇庄,不久尚云祥 受政府所托,把康逮捕归案。尚云祥曾被清朝大内总管李莲英聘请护院,曾在李存义在北 京的沛城镖局、保定的万通镖局主持镖局。“大刀队主教”——韩慕侠 原名韩金镭,1877年(光绪二年)出生在天津西青区 (原属静海县)王稳庄乡大泊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原非武术世 家,其父韩长恩、祖父韩良模,皆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忠厚农 民。刚满12岁的韩慕侠,随父进津卖柴巧遇张绵文家护院周镖 师,收其为徒,习艺3年。后投师张占魁、李存义学得八卦掌、形意 拳。20岁的韩慕侠技成犹不自满,去南方云游,遍访名师。先后 拜李广亭、宋约斋、车毅斋、应文天等9位名师尽得国术真谛回津。 韩慕侠将形意、八卦揉在一起,南北两派八卦熔为一炉,融会贯通, 自成一派。韩慕侠新中国成立前任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击败 无数外籍高手,打死天津擂台俄国大力士。电影《武林志》里东方 旭的原形就是他。韩在天津开武馆,1916年前后,周恩来在天津 南开中学读书,并投身革命事业,为了强身健体,周拜名扬京津的 拳师韩慕侠为师,学拳练武。韩慕侠当时以教武为生,最擅长“形 意八卦”,除在南开任教外,还在家里设武馆授徒传艺。周恩来学 习之余,常穿一件长布大褂,去韩慕侠家里学拳练武。因为学拳, 使周恩来与韩慕侠建立起诚挚的友谊。周恩来曾提笔为韩慕侠的 武馆写下“韩九师堂”四字。1917年,周恩来东渡日本后,还将他 学拳期间与韩慕侠等人在武馆的合影寄给拳师,以示思念之情。 韩慕侠曾感慨地说:“翔宇(周恩来)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 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韩慕侠于1912年创建天津中华武士会,又于1913年自办 武术专馆(宙纬路宝兴里一套四合院内),免费授徒(《益世报》刊 登义务授徒启事)。当时慕名学艺的南开学校的学生有周恩来、 于文志、梁镜尧、何树新和岳润东等;北洋女师学生有刘清扬,直 隶女师学生有乔咏菊、乔咏荷姐妹等。韩慕侠武术馆培养了不 少武术精英。但是韩慕侠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不满足办武术专 馆,而想用武术训练军队,把“以武术治国”的希望寄托在军队身 ±o韩慕侠的抱负年近50岁时才得以施展。当时受张学良将 军之邀,出任十六军千人“武术团”的教官,团部设在南关下头鸿 源里一号。“武术团”即大刀队,集训于杨柳青达两年之久。在武术团,韩慕侠用八卦刀和连环枪的套路(即用八卦刀中 的“缠头裹脑”等动作要领)施行顺步砍、拗步砍、左右砍、连剁带 劈;把形意的五行连环枪的劈、崩、钻、炮、横五枪,变化为步枪的 刺、拔、挑、崩、劈5个刺杀动作训练土兵,简单易学,有很高的实 战价值。正当韩慕侠在杨柳青全力训练大刀队时,一个无法解 决的难题出现了,由于军饷层层克扣,大刀队领不到军饷,韩慕 侠只好变卖家产给士兵12个铜板,韩慕侠家业已空,大刀队也 随之停止了活动。韩慕侠训练的大刀队在东北军易帜后,被编 人宋哲元的二十九军。“七・七”事变前夕,日本进攻华北,侵略 整个中国的野心早被国人识破。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根据当时 的武器装备情况,就决定利用韩慕侠训练出来的千名武将,在各 师团组织训练大刀队(也称敢死队)以准备抵挡日军。俗称:“二 十九军三大件儿,长短枪,大刀片儿,鬼子见了腿打颤"。韩慕侠 训练大刀队不仅重视武技训练,还十分重视对士兵的爱国教育 和武德教育。所以大刀队队员的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打起仗来 奋不顾身,骁勇无比。“民国第一保镖”——杜心五 名慎姨,出生于慈利县江城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 庄乡白岩峪村。家世业儒,有祖业千担田租。父杜佳珍,曾任清军 都司,官居四品。杜心五自幼聪慧过人,喜读诗书。读书之余,爱 随大人练武。7岁,随管家王云清找到武士石彪,向石学会了“飞 蝗石”,投击无不中。8岁,父亲辞世,家道中落。心五到离家30 里的胡家坪私塾读书(塾师为清举人胡老先生),同时,拜严克(慈 利甘堰人)为师,学习南派拳术。在这里,他白天读书,晚上练武, 历时3年,对金岩山张真人一脉相传的“大连图”奥秘,已心领神 会。因为他父亲在大沽口曾被洋人打穿大腿,又目睹九溪天主教 堂传教士残害群众,故立志习武,并在练功房贴上“练成武艺,誓杀 洋鬼”字样。12岁时,严克云游他乡,心五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 虎学武当拳的内家功夫。13岁时,他仿古人作法,四处挂牌求师: “小子不才,诚心求师。唯须比试,能胜余者,千金礼聘,决不食言。 慈利江堤岩板田村杜慎婢牌子挂出后,应聘者虽多,但无一人 胜他。一天,贵州赵玉山荐来一武师。来信说:“接奉惠书,嘱访良 师。兹从嘱,敬聘徐师前来赐教。此人系武林奇士,务请恭谨迎 候,万勿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也!年愚弟赵玉山叩”杜心五看见持 函前来的徐师身材矮小瘦瘠,不甚信服。几经试探,乃知确为风尘 奇人,遂恭谨有加。徐矮师教杜负重踩桩成圆形走,练自然门的内 圈法。他说:“自然门首先练气,踩桩走要轻松自然,动静相兼,气 沉丹田,能虚能实”。以后,腿上的沙袋逐渐加重,注意手、眼、步 法,兼练踢、蹬、扫、踩、踹,做到吞吐沉浮,运气发功,感觉内在产生 升腾之力,瞬息可收可发。他要求杜心五做到意、气、内功、外功, 浑然一体。原来这徐矮师是四川人,学问精深,通晓经书。少年 时,在峨眉山从武当道人徐清虚学艺,并研讨少林功夫,集武当、少 林之精粹,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自 然门功夫。杜虚心承教,研习不倦。16岁时,杜去四川峨眉山,向 徐矮师专攻“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自然门轻 功,成为自然门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1887年,18岁的杜心五 到重庆金龙镖局当镖师,走镖川、黔、滇、桂一带,保护商旅安全。 一次,他将一马帮护送到目的地后,独自一骑返川。在川黔边界一 座深山老林中,他除掉了一个开黑店的大盗李老大,救出了几个被 劫抢来的妇女。他还曾与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 比武,赢得了柔道比赛的冠军,因而名噪东瀛。1905年(光绪三十 一年),杜心五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反清行列,从事革新运动,并担 任孙中山的保镖。其时,慈禧太后派宦官张某赴日。张携带巨款, 乔装富商,秘密收买日本浪人刺杀孙中山。杜发觉后,即将宦官处 死。又有一次,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柳亚子等在东京牛町区若 宫町开会。清廷驻日使馆暗派刺客伺机刺杀他们,宋教仁闻讯,要 杜心五前去保镖。杜发现有3个行踪诡秘的华人在附近逗留,便 迅猛地将他们打倒在地,随即搜缴了他们的凶器(手枪),使会议顺 利开完,同志们安然离去。1912年5月,宋教仁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延请杜心五任佥 事。同年秋,宋总长住宅前,来了一个虎背熊腰、貌若门神的“磨剪 人”。

浏览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