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造化:神妙万物
太极拳中,作为阴阳有无和性情志趣中介环节和综合表现的是“神”。这 是人类实践过程中客观规律主体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神妙万物,一 方面在功利的层面上体现了人类活动假借外物的创造特性,另一方面在超越的 层面上又体现了人类文化的自由精神;在“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双 向建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对“神”的追求是中国人 自我主宰的追求。
中国文化中的"神”《说文解字》云:“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徐薇笺曰:“天地 生万物,物有主之者曰神。”《周礼•春官•大司乐》曰:“以祀天神。”注:“谓五帝 及日月星辰也。”《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说 苑•修文篇》曰:“神者,天地之本,而为万物之始也。”这都是从“造物之主宰” 角度提问题的。据考证,“神”作为单一范畴,在金文中已多见。田倩君认为: “神,从示申。申,电也。电,变化莫测,故称之曰神,神之示旁亦为周时所 加。电字周以前无示旁,祗作申,此乃申、电、神三位一体之证明。”大约我 们的先人看到雷电之天象,然后感悟到它有支配天地万物的作用,于是把它作 为自己膜拜的象征,因而加“示”用以表示神,这样便有了 “天神”的意思(古 希腊的“宙斯”神,也是狂风雷电的化身)。具而神生。”即此之谓也。我们的先人还认为,这个人体 内“神”的本质是“精”即“精 微之气”的运行,所以往往后来这天地万物的“主宰”被引入人体的内部,用以指称人那“一身主宰” 的“灵魂”。屈原《九歌•国斯》云:“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即此之谓也。战国时期,这个意思又被进一步引申为跟人身体躯壳相对的精神 意识,出现了相当深入的“形神之辨”,由此“神”又成了跟“形”相对应的 范畴。《荀子•天论》有云: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成中国文化中的“神”是个多义的模糊概念,涉及有机体的“生命”、自然界的“神 妙”、宗教界的“神灵”以及思想界的“精神”和文化学上的“意义”,包含有“天 道”和“人道”两个方面颇为广泛的含义,而其核心则当含有“大化流行”中“契 合目的”那“主宰机理”和“微妙状态”的意思。
中国传统试术文化论和
“精” “神”连用,来描述跟形体对应的心理世界。它既可指人类个体的主观 精神气质和身体情志表现,也可指超越个体的群体精神和更为广泛的客观“天 地之理“ 。
据中国哲学“元气论“的观点,无论是天地主宰的“天神“,还是人身主宰 的“精神”,都可以看作宇宙间“一气流行“的某种状态或作用。于是人们又用“神” 去描述这流行中某种“阴阳不测”、“微妙玄通”、“迅速灵妙”和“无形无迹”的 变化。《易传•系辞上》有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又云:“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传•说卦》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也就是说,“神”表示 阴阳变化本身的“不测”,又表示这种变化方式的“妙” 。那么,什么是“不测”,什 么是“妙”呢?《易传•系辞下》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 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里所说的“不 测”,即“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表示无法预测和难以把握变化的极端复杂 状况。“妙”,王肃本作“眇”,妙眇古通,即细微或看不见之意。
晋代经学家韩康伯《系辞注》云:“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 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 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与太虚,尔而自造矣。”韩氏以“变化之极”来解释“神”,后 来又强调“神则无物”,应是有道理的。在这里,“神”被用来描述客观变化 的细微性、复杂性、多样性、巧妙性和相应的无法预测性、难以捉摸性、不可 思议性、难以言说性;强调“神”是一种“无物”的玄妙难穷之事理,亦即“大 化流行”那“自然冲虚”之道。《庄子•知北游》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 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强调“道”那不可捉摸和难以 言说的本性。周敦颐《通书•顺化》曰:“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通书•动静》曰:“动而无静,静 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点出“神”是阴阳动静的交感 变化。朱熹《太极图说解》明确地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 汇之根祗也。”这里所谓“上天之载”,亦即作为“天道”的“神”,其状为“无 声无臭”的,它的功能则实为
根据“万物一体”、“天 而不可知之”者也称为“神” 。由 才智技能之高妙超绝者称为主客交融那“以天合天”、“穷神知化”和“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化境” 。《易 传•系辞下》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 知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这里所谓的“入神”、“穷神”,有通过“物 我一体”、“主客交融”地去尽量参悟体味天地万物微妙变化之意,其落脚点,是“致 用,,、“安身”、“崇德”。在实用理性的作用下,“神”显然被中国人操作化、实 用化和功利化了。
浏览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