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武德是习武者必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武术教育历来重视“武德”,以“尚武崇德”作 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培养学生养成尚武崇德的精神,习武者在坚持不懈的武术锻炼中,体 魄不断强健,攻防技术不断提高,这是“尚武”能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所在。武术传习中, 强调武德教育,要求习武者具有手德、口德、公德。也就是说,习武者不以武力伤人,不以语 言中伤他人,不做扰乱社会治安的事。武术教学要结合武术的特点及教学规律,首先重视对学 生进行武德教育,明确习武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刻苦磨炼的学风;继承尊 师爱生的传统习尚,加强遵纪守法的道德教育注重以领做为主的直观教学在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是“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如不同风格的拳术与器 械,每一套都由十多个或数十个动作组成;二是方向路线多,变化多,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 线复杂;三是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如手、眼、身、步的协调一致,内在的精气神与外 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此外,动作之间的前后衔接、连贯和节奏等,都给教学带来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要注重直观的演示,多以领做为主,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较快地掌握动作结合攻防技术进行讲解示范武术的套路动作一般都具有攻防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攻防含义进行讲解示范,使 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强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和第章武术教学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攻防意识的培养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武术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学会套路动作后,教师应进一步要求动作要做到工整、准确,强 调动作的规格化、标准化,要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和要求。除了方法明确之外,还必须 突出劲力和精神要求武术的一拳一腿、一招一式,如没有劲力,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武术的技击 特点。另外,在掌握外部形体动作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手眼配合与内在精神表现力的培养。精 神状态不仅体现在攻防动作中,而且贯彻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这样演练套路才有气魄注意内外兼修,重视精气神武术技术不仅要求手、眼、身、步的外部形体动作协调配合,还要求内在的心、神、意、 气相合。只有内外相互依存,使之“心动形随”、“势断气连”,做到“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才能充分表现武术的技术风格和运动特点。因此,在武术教学中应注意兼顾武术内外两方面的 要求,尤其是对精神的要求,从示范到领做,到组织学生练习,始终置身于一个战斗的场合, 精力集中,神采奕奕,意识配合动作,气势贯通;即使是太极拳也要求全神贯注,做到“外示 安逸,内宜鼓荡”。总之,内外兼修是武术运动的特殊功用和要求,在教学中须十分重视武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 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简述一些武 术教学中常用教学方法的运用讲解示范讲解讲解要做到用语简练,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讲解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 不同的方法,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讲解的主要内容动作规格:讲解动作规格使学生明确具体动作的规格要求,有助于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攻防含义:讲解攻防含义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实质,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和使 用方法基本技法:基本技法是指武术动作中经常出现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向 前冲拳定势时总是拳背(平拳)或拳眼(立拳)朝上;又如,冲拳、推掌总是要求拧腰、顺肩; 再如,拳收到腰际时总是拳心朝上。

关键环节:讲解掌握动作的关键,是帮助学生较快地学会动作犯错误:对易犯错误的动作进行讲解,可以提醒学生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讲解的方法顺序化讲解:武术动作的讲解,一般先讲下肢步型、步法,再讲上肢手型、手法,然后讲 上下肢配合方法术语化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是按照动作结构、形象和运动方法而取名,一般能表达动作的 全貌,如“弓步冲拳”、“马步架打”等。讲解时,把动作规格和动作术语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记忆动作和正确理解动作要领形象化讲解:指以常用的自然现象比喻动作形象,如讲“提膝亮掌”犹如金鸡独立,将 “仆步穿掌”比喻为燕子抄水一般单字化讲解:指把动作过程归纳为简明、扼要的几个字进行讲解,如“腾空飞脚”,可把蹬 地起跳、摆腿、提腰提气、拍手拍脚击响的过程归纳为“蹬、摆、提、拍”四个字讲解口诀化讲解:指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如讲解弓步,口诀为“前腿 弓,后腿绷,挺胸、塌腰莫晃动讲冲拳、推掌的高度,口诀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尖示范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特点。它 可以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是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获得动作概貌 的主要手段完整示范完整示范能使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形成完整的概念。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完整示范:对新 授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能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对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可采用完整示范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采用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分解示范是针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所进行的教学方法,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的细 节,更好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在下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动作结构和方法路线较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分为上下肢两部分或几个小节来进行示范教学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含义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富于顿挫的动作,可按动作结构的顺序进行示范教学武术套路中顿挫性的动作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节奏的鲜明。这类动作必须具备如下基 本特征:首先,在一个动作里含有轻重之分的特征,可按轻重对比因素划分出细节进行教学; 其次,在一,卜动作里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特征,可按突然变向的部分划分成细节进行教学;再 次,在一个动作里含有擒纵或拿打的特征,可按一擒一纵或一拿一打之分进行教学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因此不宜将动作分解过细,应尽快地向完整动作 过渡。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一般应遵循“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 原则示范面、示范位置与示范速度示范是为了要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示范、示范位置和示范速度的选择与运用示范面: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一般 情况下,单个动作可采用正面或侧面示范,组合动作和套路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领做武术操 或准备活动时可采用镜面示范。如马步动作,为了使学生弄清两脚开立的宽度和脚尖正对的方 向,可采用正面示范;要看清挺胸、塌腰、膝盖不能超过脚尖的规格,可采用侧面示范示范位置: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来确定,要有利于学生观察为原则。 一般可站在横队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如四列横队,可以让前面两列学生坐下或蹲下,使后排 的学生也能看清示范动作;也可以采用二列横队相对站立,教师站在中间示范。示范时尽量使学生避免面向阳光或迎风示范速度:示范速度可分为慢速和正常速度两种。示范速度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而定。 一般较易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正常速度进行完整示范;对于较难掌握的动作可采用慢速示范。示 范与讲解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武术教学中,有时可先讲解后示范,或先示范后讲解,还可边 讲解边示范。一般来说,对于新的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示范为主;对 于复杂教材内容和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以讲解为主领做与口令在教学中,领做与口令指挥是教师示范和讲解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 和方法。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动作,也便于学生统一行动领做教师做动作来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领做使学生初步掌握套路动作的方向和路线、 领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领做位置要恰当:教师领做的位置一般应站在套路运动方向的斜前方,要与学生的运动方 向一致。当动作方向发生改变时,教师的领做位置也要随着学生运动的方向而转换,同时应利 用学生重做或口令提示要领的方法,使教师有时间走向所变换的位置上继续领做这样,不仅能 避免学生的记忆发生混乱,而且有利于掌握套路动作。

浏览2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