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国内体育名 品-一李宁为武术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李宁服装行销全国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国外 成立了跨国公司,形成了强大而有竞争力的市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充 分利用武术这个无形资产,有力开拓武术市场,逐步做到“以武养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武术人才资源开发


武术产业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目前,武术市场正面临着产业转型阶段,各方面正 在进行一个由不完善向完善的过程,现阶段武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发展和完 善市场机制。但是,这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在专业人才方面,我国实 施了段位制,这就为武术馆教练资格的认定、学员技术水平的考核以及武术爱好者水平的测试 提供了评定依据。目前,我国四段拳师已达5万人,获得高级段位称号的有363人,高级武术教 练达数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约600人,国家级、国际级武术裁判200余人。近年来,随着中 国武术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武术管理机构注重武术人才的国外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 武术国际交流,从而促进了国际武术市场的开拓和扩大。在管理人才方面,我国体育产业迅速 发展,体育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的实例不胜枚举,造就了一大批体育管理人才,积累了大量的管 理经验。因此,武术产业可以从体育产业领域引进人才,借鉴经验,为我所用,从而逐渐形成 武术管理人才上的优势。

  • 武术旅游资源的开发


当代经济发展的依据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所以,近年来,就形 成了凡是与武术有过渊源的地区,都在利用武术大作经济效益的文章。例如,湖北举办的武当 艺术节;郑州于1991—1995年举办的四届少林艺术节,都是利用了当地的武术资源优势形成的 特色旅游。可见,武术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现实经济效益和潜在的经济功能,需要在提高认识 的基础上,加快武术旅游市场的扩展。

  1. 武术产业市场化程度分析



  • 武术市场的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武术发展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原有 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已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武术原来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没 有形成武术市场化体系,更谈不上走产业化的道路。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各 个领域,武术产业化也势在必行。从广义上讲,武术产业包括所有与武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如武术用品产品(武术服装、武 术场馆的建筑、武术器材、武术食品饮料等)、武术信息产品(武术信息的传送、武术广告宣 传、电视广播、报刊等)以及武术劳务产品(武术竞赛、健身娱乐、武术旅游、武术酒吧或茶 座的表演等)。经济发展和武术生存的需要,打开了武术产业化的大门。现在一些武术活动自觉 地参与市场运作,甚至一些武术活动的承办就是武术产业的经营和加深市场化程度的手段。例 如,1998年,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在杭州开幕在深圳闭幕的大型国际武术节,其集资额就高 达3000万元人民币,不但促进了武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而且更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据统计,首届少林武术节商贸洽谈项目的成交额就达到了 20亿元人民币。这充分 体现了 “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经济发展形式,实现了武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武术产业化 也成为武术弘扬世界的重要途径。1992年,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36个武术团体携329名武 术队员来到中国,当时对外贸易成交额约3亿多美元,国内贸易成交额也有71亿元,同时,各 地的武术旅游区还接待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旅游团体的1000名游客。在1993年,有 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7个州队的379名队员参加了武术比赛、表演活动;又有来自26个国 家和地区的外贸客户350人,达成对外鉴定技术合作42项,而科技专利项目高达627项,创造 总成交额16. 477亿元。以上种种实例表明,武术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和经贸洽谈的窗口,实现了武术与经济的 结合,武术已经纳入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去,为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武术培训业来讲,目前我国已注册的武术馆校有13000余所,在校人数有百万余人,尤 以青少年为主。每年创造的产值近300亿元(每人每年学费、饭费平均3000元计算),不但创造 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成为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随着武术市场的扩展,武术竞赛在武术市场上异军突起,特别是武术散打,已经成为众多 体育竞赛项目市场中一颗璀璨的新星。就赛事形式来讲,从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南北武术擂台 争霸赛到中美、中泰争霸赛,经过一连串的市场炒作,已经发展到了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 由于比赛观赏性较强,武术赛事市场开发初见成效,初步确立了以武术散打赛事为主的市场价 值和地位。

(2) 武术运动员的水平分析

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武术运动员水平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近 年来,国际比赛成绩没有出现大包大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着力于发展武术、普及会员,在 某些级别没有报名参赛。但是在同类格斗性对抗项目中,国外优势还是较强的,其原因为国外 运动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优势较为突出。武术源于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武术运动员 的水平还是非常可喜的,在小、中级别的赛事上,我国运动员尚具优势。

(3) 武术市场的媒体分析

武术职业化是武术赛事市场运作的主要形式,而职业体育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关注与炒作。 例如,近几年,随着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成功举办,关注和报道武术散打的新闻媒体从形式 到内容再到数量较之以往是从无到有,再到普遍关注。媒体对武术散打的介入是以2000年湖南 卫视的直播介入为标志的,到2001年,由60多家有线电视台及海外媒体进行转播;到2002年 在有线电视和海外媒体不变的情况下・中央5台又介入,并且每周两次转播赛事。中国武术散 打工争霸赛已成为所有媒体关注的品牌赛事,对其他赛事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四、武术产业发展战略

武术产业的发展,虽然主要目标是促进传统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市场化 运作中,武术产业也分为武术竞赛业、武术健身娱乐业、武术培训业、武术用品业以及武术媒 体业等多个行业。从我国目前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态势米看,发展较快的是武术健身娱乐 业和武术培训业,其他武术产业虽有发展,但发展速度远远没有武术健身娱乐业和武术培训业 发展速度迅速,且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武术产业的发展策略应按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制 定相应的策略。

 

(一)武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策略

  1. 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既是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经营的核心,又是其发展的思想动力。中华 武术的产业化发展,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武术产业的管理、营销及服务等理念。武 术产业化发展要求武术经营者在充分研究当前市场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产业特点, 制定出适合我国武术产业发展的策略。

  1.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武术产业市场经济必须有法可依。武术产业的发展是由市场进行调 节的,在实现武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武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当时社会的行政法规,通过 这些行政法规,可以实现武术市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规范武术行业内的各种行为,有必要制定一套适合我国武术产业发展的法律、 法规。如有必要规范武术馆、校的混乱审批现象,有必要遏制各种形式的虚假广告,有必要规 定武术培训的统一标准,有必要制定武术产品统一的行业质量和价格标准等。

  1. 注重和加快人才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竞争实际上为人才的竞争。武术产业的竞争也不例外。所以, 武术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武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参与。

浏览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