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位,即在两兵相交时,置己兵与彼兵于什么位置,应成何状,是运用招法展开防守和进 攻时至关重要的前提。明了这一状态,并依此状态确立相应的打法和守势,亦不致使技法混乱而产生攻防失利的局面。
- 叉字状:即交叉状。
- 内交叉状:己兵与彼兵内侧交叉。
- 外交叉状:己兵与彼兵外侧交叉。
- 一字状:即两兵平面横兵相叉。
要点提示:无论两兵相交时的静态或动态,无论防守和进攻,都要追逐其在叉字状下,实 施有效的进攻和防守。这一 “叉”字太重要了。在什么位置采用什么招法,有其一定的法则。 如违反这一法则,应有的防守或进攻必不能奏效。一位训练有素的选手,对剑位的变化、招法 的应对,应该是准确无误的。自古以来,无论刀、枪、剑、棍等,在招法的确定和你来我往、 抢门推招的过程中,都是依“叉"字状和“一”字状为根据和依托而运用攻防招法的。“一”字状,在游场抢门,寻觅有利位置的过程中,相对时而发出抢击或突袭时,尚可处以 此状。但在防守态势下,切不可依此处之,哪怕是一刹那也是忌讳。至于战术变化,采用诈敲 斗引,“漏”而诱之,又当别论。
- 实战距离
动作说明:古代拳剑枪棍的较艺比试中,对距离大都以“圈”相论,称之为“圈里与圈 外”。两兵相接为“入圈”;两兵脱离接触,称之为“出圈”,或称“圈外“入圈”即见你来我 往,格杀戮击,立见分晓。跳出圈外,脱离接触,即达安全距离。那么,当今的短兵交锋,距 离如何划分,按竞技常态,大体也只是“圈内距离”与“圈外距离”两种。至于其他类似短兵, 或与短兵相近的项目,把距离分成近、中、远三种,有时确难予以界定和区分。基于此,拙著 仍以传统的两种距离划分之。圈内距离:两兵相交,短兵的中前部位相接的距离,为“圈内距离圈外距离:两兵之间尚未接触,属“圈外距离气要点提示:两种距离的划分,依此为界。进入圈内距离,即有进招攻防实战之举,此时的 距离判断与掌握,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因素,当然也包含战术意识的训练素质。距离感:对距离的判断和运用,是成败的主要因素。一厘米之差,该命中的不能命中, 该防掉的没有防掉,是非常可惜的。一名选手,对距离的判断、掌握、运用的优劣,影响甚至 决定着战绩的成败。但是,距离感的感受能力,则来自于正确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手、眼、身法、步",被通称为武术中四个要素。当然,还有人认为是“手、眼、身、法、 步”五个要素。这就是对身法的理解了。笔者认为“身法”是一个要素,“法”在各要素中皆具 有它独具的方法与法则,难以独成一素。无论何种理解,“步"是基础。手、眼、身法等要素, 都是建立在步的运载之上,没有“步”的移动,只能使其各法,站立而斗,栽桩而拒。在浩繁 如海的竞技领域、武术范畴中,没有哪一家是无“步"而拳的。中国武术中的较艺、格斗、技 击等等,都是在此游场中搏击的,也都是在运动中相搏的。检验任何一个招法,乃至号称的 “绝招”,都是看在运动中的攻防能力。短兵竞技是延续历史上击剑、劈剑、打剑等格斗形式的 内在技法,而逐步演进为具有运动性质的剑刀法对抗、相较的竞技形式,它是在一定的场地范 围内,进行较量和竞技的。行进中搏斗,运动中相击,是它固有的形式。要动起来,步法的敏 捷,进退的得当,就成为关键的因素。那么确立和采用的步法,也必须依据这些法则加以鉴别和确立。
1-向前进步动作说明:前脚贴地向前进一步(约一脚的距离),后脚随即跟进,步幅与前步相同,重心 置于中间,上体保持侧身不变,两眼正视前方。前脚前进时,后脚蹬地,推动前脚移动,随即 跟进;前脚前进与后脚跟进的步幅,必须相等,跟进步幅的大与小,直接影响到重心的前后移 动,重心不正,偏前偏后,势必形成进退不捷。上体保持侧向正身,切勿前倾或后仰。
- 向后退步
动作说明:后脚贴地向后退一步(约半步的距离),前脚随即后退,步幅与后步相同;重心置于中间,上体保持侧身不变,两眼正视前方。要点提示:后脚后退时,前脚蹬地,推动后脚移动,随即跟退;前脚后退与后脚后退的步 幅,必须相等,跟退步幅的大与小,直接关系到重心的移动,重心不正,偏前偏后,势必形成 进退不捷。上体保持侧向正身不变,切勿前倾或后仰。
- 向右移步
动作说明:前脚向右横移半步,后腿随即右横移半步;上体保持侧身不变,眼视前方。要点提示:向右横向移步,先动前脚,后脚相随,步幅相同,重心保持中间不变,上体不 可左右摆动,或前倾后仰。
- 向左移步
动作说明:后脚向左横移半步,前脚随即向左横移半步;上体保持侧身不变,眼视前方。要点提示:向左横向移步,先动后脚(也可先动前脚),前脚相随(也可后脚相随),步幅 相同,重心保持中间不变。上体不可左右摆动,或前倾后仰。
- 抢步
动作说明:前脚由原地向前陡然进步,屈膝前弓,后腿蹬直成弓箭步者为前抢步;后脚由 原地沿前脚向前陡然进步为后抢步;前步前抢或后步前抢,上体必须保持侧对前方。要点提示:抢步是突发性陡然进步,务必避开对方视线,不予对方觉察,即预发动作时不 使产生“讯号",给对方以所备。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使其防而不备。
- 卸步
动作说明:分单脚卸步和双脚卸步。前脚向后抽撤半步,后脚不动,上体保持侧对前方; 两脚同时向后撤半步,上体保持侧对前方。要点提示:卸步是距离防守的有效方法,无论单脚后卸或是双脚后卸,都要保持上体实战 姿势不变,以防出现防守上的破绽,被对方所乘。卸中有攻,卸而实进,以及进退、抽撤倏忽, 可使对方意志分散,战术意识恍惚。
- 提步
动作说明:前脚原地向上提起、前腿屈膝,小腿斜面下垂,足面绷平,高与膝平。上提前 脚时直线上提,切勿后收或前伸;后腿着力支撑身体平衡。要点提示:提步是上提前腿,避开对手对小腿的横砍或扫。提起前腿只是行进中的刹时过 程。前步落地,即有前进、后撤以及闪展腾挪之势,它不是套路架势中的提膝,无任定势含义。
- 跳跋步
动作说明:跳跋步是先后脚向上跳起,非双脚向上蹦跳。后脚蹬起,前脚上跳;前脚向下垂落,后脚上跳。要点提示:跳跋步是用于防下而后猛击对手的步法。上跳无须过高,但需跋跳敏捷,变换自如,以防暴露受敌面积过大,形成防守上的被动。
- 跟步(亦称“麒麟步”)
动作说明:右步向前进一步,屈膝下蹲,左脚随即跟进,附于右步后,左腿屈膝,左脚根 提起,左膝向侧附贴于右小腿内侧,上体正直,侧对前方。右脚在前,为右跟步,左脚在前, 为左跟步。要点提示:跟步为常用的行步之一,可进可退,亦可左右互换。运用时,可任意前进,步 幅与跟进步步幅相一致,并保持步幅高度不变,切忌忽高忽低,重心失却中正。
- 弓步(弓箭步)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进一大步,屈膝下蹲;左腿后蹬,伸膝正直,成“前弓后箭”之势; 上体正直,侧对前方。
三、
(一)竞赛基本常识
- 竞赛办法
- 单败淘汰赛。
- 每场比赛一局,净打4分钟,各队教练在比赛过程中可技术暂停30秒。
- 体重分级
- 男子:65公斤级以下(小于等于65千克)、75公斤级(大于65千克且小于等于75千 克)、75千克级以上(大于75千克)。
- 女子:55公斤级以下(小于等于55千克)、65公斤级(大于55千克且小于等于65千 克)、65公斤级以上(大于65千克)。
- 服装护具和短兵
- 运动员必须穿传统武术服装。
-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穿戴护头、护胸、护手、护腿、护裆。护裆必须穿在裤装内。比 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 短兵重量:男子为500克,女子为400克。比赛开始前,在场地中央挑选短兵。
- 竞赛中的礼节
-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持短兵礼。场裁发出“预备” 口令,双方运动员做实战姿 势;场裁发出“开始” 口令,比赛正式开始。
浏览1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