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龙说:’你表演确是十分成功,亦确是你聪明之处。’小龙说: '那即是说你有不同想法。’我说:‘当然,我知你曾修商业心理学,在表演的开始,你已将对方带引走了一条错路。‘小龙问:’为什么你这样说?’我说: ‘不是吗你先做一个慢动作向他胸口往上的位置打去,让他触及你的手,并 做成一个错觉,令他以为下一回仍是打同一地方,而真正表演时你向稍下的地 方打去,再转手向面部打去。当对方想接触你的手而落空,不免愕了一愕,这 个时间你要做什么都可以。况且你要表现‘快‘,当然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 其实你已讨了不少便宜,你叫人触你的手,只不过要他做一个反应。为什么不 与对方赛快,究竟谁先打到谁,这是双方皆为主动,你不以为比较公平吗 当时他无话可说,彼此哈哈了事。“虽然我和小龙有着深厚的友谊,能维护他的我都尽量去做,但事实究竟 是事实。但有些事他也比我看得更透,譬如在表演里,他刻意说:‘快、准、 劲。‘我说那都是功。功是时间累积,譬如我每打一拳都超500磅,是每天练 得来的。我可不能教你,你要打得重,就需勤练。假如你能打毁一块铁,我能 打毁一块石,当然你的功力比我厉害。但打毁一块石的功力也足以严重创敌, 在此情形下我们需要讲求法度。小龙说:’法度是需要对方慢慢明白的!’ 我也只得哑口无言,这是教拳与表演的分野。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也因他 这句话,令我以后对^春的‘标指‘有更透彻的钻研。“其次谈到腿击表演的问题,那就是他多次在电影中的连环高踢。在我看 来,这是注重表演多于实用,对他来说是可以发挥像藤鞭的力,但我说:.‘藤 鞭的着力点在鞭梢,假如对手是勇悍而较有经验的拳手,他自会当机立断在此 际进马,他所接触的却是发力的开始,在这一情形下实难发挥力。而第二腿击 由于重心转移而无承接力,则更难有所作为。如第一击成功,则对方倒下,第 二腿亦难击中对方。少年李小龙选择宣泄精力的方 式,一个是跳舞,另一个是习武。 他十三四岁开始跳舞,舞技精湛, 而其中以三拍子节奏强烈的拉丁美 洲(恰恰)舞最为 擅长。跳舞可交女友, 而习武为了打架。长得俊俏的李小龙颇为注意漂 亮,每早必把头发梳理好,讲究衣 着时髦,外表前卫不易被人接受。李海泉练太极拳,也教给李小 龙,两人早上会到公园练推手。故 此李小龙第一个功夫老师是其父亲 。回说过来,虽然李小龙第一天 学拳甚有亲近师兄之意,奈何心高 气傲的师兄对他不太理睬,只吩咐 师弟简华捷为他开拳。因为简年轻 高大,并节柔软,练得尚算不错, 所以很多时候都叫他为新丁开拳。 反观李小龙在练拳时,脸上没精打 彩。由于少年心性,又怎会喜欢缓 慢的“小念头”基本动作呢?其实 第一天开拳,自然不会给他解释这 套小念头的重点及构想。尤其是年 轻人去学拳,总以为学三两招散打 便可以防身攻敌,如今却要慢吞吞 地练摊手、伏手,马步又是站着不 动的二字指羊马,两条腿酸痛得要 命,他又岂能耐烦忍受呢?只练了 几天就不见了他的踪影。大约一个多月后,李小龙又回到武馆,要求学习。黄淳裸感到奇怪:一般十多岁年纪离开武馆后,很少回来 重新学习。在师兄的反复询问下,他总是吞吞吐吐,最后说出了实情。原来在 几天前,他在青年会与一个人言语冲突,打了起来。那人个头高大,而且学过 功夫。刚一动手就挨了几下,吃了不少亏。后来就豁出来,用他见过的^春日 字冲拳向对方面部密集还击,就这几拳令他反败为胜。他觉得这种拳术很有 用,故又重回拳馆学习。黄虽然常常比武, 但却不大喜欢生事,师弟也渐渐改了恶习。黄淳楔渐渐觉得李小龙很有趣味,由于他从小常在电影圈打混,自然比同 年的孩子来得成熟,满肚子中外幽默笑话,常常令众人捧腹大笑,而且当他有 什么要求,总是很直接的,颇有点鬼佬性格,绝无矫揉作态,从乖巧中可以看 到他的率直。过不多时,叶问的馆从油麻地迁到深水城李郑屋村,这段时间( 1957— 1962)弟子私人教授特别多,黄亦因工作关系很少去新址。所以李小龙每天从 大角嘴圣芳济书院放学后,都会同几个师弟一起到旺角道四十八号黄家练拳。 他们在天台练习,起初都练得兴高采烈的,突然有一天他对黄说:“可不可以 只教我一个,不要教他们,因为我已报名参加校际西洋拳赛。”黄说:“我很难 答应你这个要求,因为你们都是同学及师兄弟,我不能厚此薄彼。一直到去了美国,仍然为教 鬼佬^春拳有疑难问题而来信请教。假若对方怯战,骤然引退,你第一腿落空,从韵律的节奏 上,第二腿亦当落空,你以为然否‘小龙当时有点将信将疑,在这时间里, 我和他作了一两种尝试,却都如我所言。大抵是当局者迷,在一段长时间里没 有人给他正面反驳或不知怎样反驳,久而久之这个假象变成适当,所以以后我 跟他过招研究时,再没有这样的腿法。黄淳棵没有想到,他与小龙的这次长谈,竟是与小龙生前的最后一次见 面。李死后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殡仪馆,据说黄摸过李的遗体,架式摆得像精 武门的架子一样,双手直交胸前握拳,肌肉脉络全现,很硬,很紧张,可能生 前抽过筋。关于师兄弟闭门度手之事,在李小龙1973年7月20日去世之后的7月 29日《明报周刊》246期,由李小龙1957年就结识的老友、署名龙剑天的文 章《李小龙的秘密武器与秘密餐单》中提到:“一次阿楔由下午一时跟他人健 身房中‘度手',直至下午七点多钟才出来,两个人的妻子在客厅等得愣住了。 事后阿楔对笔者说:’在^春拳术来说,小龙的步法走位是走样了,但手出得 很快,不过有些并非直手,不是本门方法,拳重得很。'我直接地问:‘度出 什么结果来‘阿楔笑着说:’没有结论。’接着他补充说:’没有敌忤同仇之 心,大家都很难发真力。怕误伤自己人。’我跟阿棵交情深,敬酒不喝喝罚酒: ‘阿楔,若果是敌人,你不够李小龙打。‘阿棵说:’那可未必,不是拳重就可 以的。在文中也提到龙剑天问李小龙有关截拳道方面的问题:“笔者笑着说: ’传播截拳道的成绩怎样‘李说:‘其实我有时觉得我自己好多余。截乜(什 么)呀,人,技艺到了最高峰时,自比有派别,有国界,其实人就是一个工 具,都会要尽量发挥工具的摧毁性能。如果我依家(现在)准许自己收左 (去)截拳道个招牌,我愿意。李小龙在给师兄的信中已很清楚地表达了他的理想,例如走现实道路,截 拳道只是名称等等。当年双方分手之后,经过十多年的时日,已有很大变化。 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他,已非在港时的小龙了。李小龙在武道方面广泛接触和虚心接受不同派别的优点,选择性地吸收东 64 西方格斗术精华,希望凝聚成“截拳道”的创新抱负,可以说是最早集合东西方徒手实战格斗文化于一炉,努力融会贯通的尝试者,也是将东方哲学的道家 思想引入截拳道的尝试者。李小龙善于调查研究,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走遍加州武馆进行分 析研究,又例如看遍港台国语武打片进行分析研究等。李小龙除了成功凝聚了东方格斗术的中国功夫,在全世界获得良好形象之 外,他还对唤醒被压迫民族的意识起到积极作用。李小龙逝世二十二周年之 际,香港有李小龙的电视片《"Death by Misadventure" -The Mysterious Life of Bruce Lee》(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一李小龙的奥秘一生)口。此片除了 有黄淳棵、李俊九(美国跆拳道之父)等的评语之外,也有李小龙本人对空手 道、柔道的评语等等,还有前世界空手道冠军龙云奇里夫(Ronald Van Clief) 的评语,这位十段高手说:“空手道好比机械人那样,而李小龙好比一条蛇, 他非常矫捷,跳高蹲低,左闪右避,冲前弹后,综合各门各派,甚至西洋拳、 摔跤,他成为武术宗师一点不出奇,我同样非常佩服他。”在民族意识方面,此片提到了 1972年3月香港放映《精武门》时,几乎 引发骚乱,被欺负的中华民族之压抑情绪不但表达出来,而且增添了一份优越 感。当此片世界性放映时,很多国家,例如希腊、菲律宾、墨西哥等,都同时 渲泻了对他们的传统敌人发泄心头怒恨的情绪,于是李小龙就成为国际受压抑 民族心目中的复仇天使。今日,李小龙仍然是世界性英雄人物,在他们父子长眠西雅图“湖景墓园的墓前,仍然日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瞻仰者,大家都希望他们遗留的截拳道事业继续发扬。美国的《黑带》 《内幕功夫》等杂志和其他国家的武术杂志,尤其是中国的武术杂志,仍然常 常登载有关李小龙和截拳道的文章,他的功夫形象和伟大贡献,将永远活在人 们心中。关于李小龙的死因,片中有两位医生,认为化验出除 止痛片外,还有大麻成分,不能排除大麻的因素。对死因裁定为由于服食镇痛剂带来的过敏反应 “死于不幸”有保留。
浏览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