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人民抗法斗争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吴邦泽1875— 1898年),是南柳村一位贫苦青年农民,为人正直,朴实敦厚, “孔武有力,善使长棍”,平时乐于助人和打抱不平,他不柳年纪轻、辈份低,主动出席本村宗族会议,提出联络各村,打造武器,誓师抗法,袭击法军兵营,打击侵略者的主张。从六月上旬开始,附近农民纷纷打造武器,献血誓盟,从各地请来铁匠,日夜开工打造刀、矛、叉镖,同时收集藤牌、木棍,制作护体纸甲。吴邦泽孩推为"棍头” 战斗指挥者,率领民众抗击法案,他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直到牺牲时仍然紧握木 提。英勇的遂溪人民对法国侵略者怀着刻骨仇恨,同仇敌憎, 事迹感人

1964年董必武视察湛江寸金桥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不甘俯首听瓜分, 抗法人民也义军。

黄睢麻章皆创敌, 寸金拚唱自由云。

第五节烈士血溅黄花岗

黄花岗坐落在广州市的东北,树木葱葱郁郁,终年常绿。这里埋葬着1964年广州起义的烈士忠骨。领导这次起义的是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爱劳动和各种体育活动,对武术尤其着迷。他很喜欢听太平军老战士讲述关于洪秀全、榜秀清的故事,押和同伴模仿太平军的样子做游戏,一起到邻村看三合会(反清秘密组织新天地会的重要支派之一)的会员们练拳,回到家里则模防他们使枪弄棒。

1892年孙中山在澳门、广州开业行医时,同失业手工艺人和破产农民为主体的秘密反清组织天地会发生联系,受到启发,萌生了组织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的念头。当时广东武馆林立,遍及城乡。郑士良、陈少等人组织三合会,广招门徒, 以开展武术为名,进行推翻清政府统治之实。孙中山指示华兴会的刘道一,蔡绍甫参加三合会,以便利用武术团体开展革命活动。当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时,他筹型在广州起义,并派郑士良前往惠州㈱络会党。1890年,惠州首先点燃了革命的烈火。

1891年佛山鸿胜馆拳师李苏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英勇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战斗。李苏是佛山人,曾担任佛山茶居业、打金业、水藤业、丝绸业工人武术教头。在他的发动下,挑选了100多名武艺高强的工人徒弟,组成一支民军,袭击清兵。四月初一,李苏率领10多人向佛山赞翼诚善堂的防军发动袭击。 九月攻打平正桥的千息衙门和五斗司衙门,打得都司吕铠狼纵逃窜。后来他们与广州开来的民军一起,攻击驻在东莞清平戏院的清军。李苏干分勇敢,从戏院后面破墙而入,全歼清军。

1911427日下午,革命党在广州起义。这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一个重大革命行动。由孙中山和黄兴一起在香港策划,黄兴亲自担任指挥。

黄兴是湖南善化人,为义军的主要军事领袖,他的一生与武术有不解之缘。在青少年时代他就酷爱武术及骑射。曾拜湖南浏阳名拳师李永球为师,苦练学术,技术大进。黄兴身强体壮,膂力过人,双手能举百斤。有一次他和几位革命同志运军械回湖南,准备武装起义,在途中与清军遭遇。在搏斗中,黄兴把一个扑来的清兵倒提起来,扔入江中。

1902年,黄兴东渡日本,继续坚持练习学术,每天早晨到东京神乐武术会学习射击和拳术。他枪法奇准,背“神枪手” 之称。

黄兴不但自己经常练拳,还发动本乡背年习武,向他门宣传革命道理。他与拳术界交流甚广,不少著名武师受他向影响参那了辛亥革命如著名拳师王福全,曾与黄兴、刘揆一等组织华兴会,后被清政府拘捕,死于长沙狱中,王福全的徒弟陈鹤梅和王志群继承师志,追随黄兴干革命。黄兴曾派王志群、黄朗山等7人前往广西帮助郭人漳。这7个人中,仅黄朗山不精拳术,其余6人均为武林高手,其中以刘泽勋最为厉害。

祁阳的技击名家蒋焕堂(永平)是黄兴的顾问相得力助手,跟随黄兴多年。他原是李准、孚琦的护里,辛亥革命时, 黄兴留守南京时蒋欲以武艺请谒求见。门人见蒋粗氏,不肯通报,双方几乎动武,黄朗山闻讯出来接见了他,在询问详情和看过他的出色武术表演后,便把他介貂给黄兴。

在黄花岗起义前,黄兴从革命志士中挑选了13。多人组成选锋队《决死队》,其中有多名技击好手。他们的武器除手枪和手榴弹外,还有大刀长枪。427日下午5时开始攻打总督衙署。黄兴身先士卒,冲进二堂,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选锋队员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终因准备工作过于仓促, 寡不敌众,伤亡过半,且成且退,起义最后失败,诈多义军战士壮烈牺牲。事后广州群众收殓遗族72具,葬于黄花肉。这次起义强烈地震谑和动摇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这次起义壮烈栖牲的72烈士中,有13名是武术教头或技击高手。池们有胆量,精武一艺,在斗争中英勇杀敌,清廷官兵为之丧魂落魄。现将其姓名开列如下:

喻培伦:性精敏,好技击。

林尹民:风骨伟岸,双目有神,能举石三百斤,从学少林技击者五年,尽其术。酷好田猫,常入山,能手格猛兽。

李德年十三,乃弃书习技击之术。恒为人雪不平,乡中豪绅咸畏慎之。年匕长,木益精,从学者日众。

陈更新;善击剑,精马术。

刘元栋:少磊落,负奇气,多臂力,有胆略,善技击,勇冠一时口。

划六将少而任侠,好武,精拳勇,善剑术,学于其友周某。周某以勇侠各震八闽者也。君已尽其传,悲歌慷慨有燕赵凤,每酒酣起舞,低昂中节圄增,膂力过人,善技击之长。

余东雄、郭继枚:两人均为华侨,在南洋之霹雳埠妣邻而居,共习拳术。常登山射猫,枪无虚发1910年,两人秘密回国。427日进攻督港时,余东雄手毙卫队多人,牺牲时年仅十八,为七十二烈士中年纪最少者。

除培添,喜读书,悔性亦好斗,兼习武艺。

宗螭:农火技击家。好港术,长唱法。根法如龙如蛇,其动如飞。与人交手,可以柔克朗。

黄烂登:技击家,常假忠炳之杖与守辉之举。

陈清瞎:技击家,能空手敌十余人。

第六节 孙中山对武术的奖励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不是武术家,但他在革命实践中,深知武术对革命斗争的价值,特别强调武术有强身自卫和抗敌保国的作用。当时中国外患频仍,国民体质衰弱,外人把中国人讥为“东亚病夫”。他大力提倡尚武精神,振兴中华。 自1912年就任临忖大总统后,多次对武术作出高度评价。

1919年,当上海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时,他应邀为该 会亲笔题写了“尚武精神”的匾额,并为该会出版的《精武本 纪》作序,赞扬该会“成绩甚多,其纲织者先知毅力,不同于流偌也“孙中山针对有了火襦发明后,中国拳术及刀抢剑棍便失去其作用的说法,加以批驳道:“概自火器输入中国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驯至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几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他回顾1914年欧战最后激烈战斗的情景,对技击的作用下了定论, 说:“今次欧战斫层见者,谓技击与枪炮和飞机有同等作用,亦 奚不可”当后宥些人诵废止武术,抛弃技击,纯粹提倡“海育”,他又谖出告诫:"我国人裳音仅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遂弃其本体固言之技能,以为无用,岂非大失计耶? ” “我同胞居处竞争剧烈之时代,不知求白卫之道,则不适于生存工。

孙中山不仅大力提倡武术,而且身体力行。辛亥箪命成功后,他曾邀请著名武师蔡桂勤(当代武术家蔡云龙的父亲》到广东大元帅府担任自己的武术教师,每天早晨跟他学扎马、练拳。蔚桂勤精通多神学术和器械,尤以祖传华拳最为精湛,年轻时曾任锦源局总镖镖头,后来到上海开设西庆镖局,常走山西、 陕西、宁夏一带,威震大江南北。孙中山对他的武艺十分赞赏,还介绍他去教李宗仁学武术。

19215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广州各界群众热烈庆祝,表演各种文艺节目。孙中山最为欣赏各式武术馆拳师的精采表演。他还让自己的侍卫官马湘和黄惠龙上台表演九节钢鞭,马湘表演八卦剑。当他们表演完毕下台时,孙中山大加赞赏道:“你二人的国术都练得不错,革命军人应该学习这些武术。”同年,广东武术家林世荣参加广州孤儿院慈善筹款衰演,孙中山先生十分弥赞,还以大总统名义向他颁发了一枚银质奖章,以资鼓励。

浏览2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