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武术心理学理论创新要注重对武术动作的模仿阶段研究。模仿是 指仿效动作的方式。模仿是学习武术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武术 技能的基本途径。动作模仿是形成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基础是进行的,这个 阶段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学员在模仿动作过程中,往往处于神经过程的泛化 阶段,内抑制过程尚未确立,往往表现为动作呆板,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 二是动作的进行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这时肌肉感觉虽然同时发生,但动作感 觉差,控制能力差;三是由于学习新动作,因而注意的范围比较窄,准确性较 低。因此我们要对武术动作的模仿阶段加强研究,以达到提高武术学习的效果。其三,武术心理学理论创新要注重对武术动作技能形成阶段的研究。学员 在经过对示范者的模仿和复习后,基本上掌握了动作的方向和路线,并能提高 局部动作的协调地连贯起来,使动作技能初步形成,但动作还未达到熟练自如 的水平。在这个阶段,动作的紧张程度减弱,多余动作逐步消除,遗忘和失去 平衡大大减少。其心理活动的特点主要是:注意力指向动作的个别要素上,通 过思维把个别动作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视觉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肌肉 运动的感觉逐步提高。其四,武术心理学理论创新要注重对武术动作的动力定型阶段的研究。 学员在进行反复的练习之后,武术技能逐渐达到熟练和精确化.即所谓拳打千 遍,身法自如。在这个阶段,武术的整套动作已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了牢固的 神经联系,成为动力定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学员能熟练地完成整套动 作,而无论是速度、力量、精神、节奏、还手、眼、身法、步均能协调一致, 达到应有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学员在这个阶段心理的活动的重要特点是:意识 调节作用已降低到较低的程度,注意力的范围扩大,肌肉运动感觉能力增强 了,视觉控制能力已减弱。从形成动作熟练技能的特点来看,动觉控制作用对 于实现技能自动化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此阶段要加强动作的控制能力 训练,用系统论的观点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自我动觉,并加强语言指导,适当 能观摩高水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总之,通过武术训练不仅能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发展记忆、培养勇 敢顽强的优秀品质,改变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可以提 高肌肉的应激性和稳定性,也能高度发展运动员的视觉、肌肉运动感觉、时间 和空间知觉的分化、动作想象、思维能力和积极的增强情感。
5.5武术训练学理论创新
武术训练学主要研究阐述的是武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应用 性学科。它主要是从方法学的角度研究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规律,需要特别指 出的是武术运动的实践活动是武术训练学理论建立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武术运动训练学也就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保持 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武术训练学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也可以说武术训练学主 要是为进行竞技武术比赛活动所服务的。而竞技体育就是全面发展身体,最大 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 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过程。可以说武术训练学 主要是通过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来达到实现 对运动员的训练的。首先,武术训练创新要以技术训练为主,而技术又寓于动作之中。在技术 创新的过程中,随着武术动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难度不断增加,不管是基 础动作技术训练,还是难新动作训练,都对训练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也要求训练方法与手段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教练员能否 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动作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一般规律,对动作训练方法和手段有 所创新,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掌握动作的速度、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高难动 作创新和连接创新能否完成,最后关系到整个训练工作的成败。可见,基础动 作技术创新、高难动作创新、连接技术创新和训练方法和手段创新,是相互影 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从以上分析可知,训练方法手段创新与技术创新 系统各要素有非常密切关系,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成败。因此,训练方法、 手段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条件和保证,而对训练方法、手段创新的研究是对 技术创新研究的支持保障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扩大和发展。训练方法、手 段的创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它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训练方法、手段的创新和 发展。其次,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方法与手段创新,创新者根据不同的 训练目的、任务和内容,采用异于传统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提高竞技武术训练 质量和水平的过程。通过我们深入教学训练第一线,对教练员进行访问调查以 及查阅大量的有关文献,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渐进法、 移植法、组合法和独创法。渐进法是指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创新时,教练员对原来已有训练方法与手 段一点一点地进行改进,最后成为一种新的、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武术训 练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中比较常见,在新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它 使多种训练方法与手段经过改进,而变为一种新的、更为实用的方法与手段。 例如武术专项耐力训练方法,从刚开始的仅用一般训练方法到与技术动作的结 合,最后到与成套动作的结合,既增加了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乂提高了成套动 作的熟练性和成功率。
移植法是指在武术训练过程中,把其他学科领域和竞技体育其他项目中的 方法与手段,应用到训练实践而起到良好作用的创新方法。例如心理训练法、 监控训练法都属心理学范畴,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武术训练中来,都对武术水平 的提高起到了较大作用。由于体育项目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内部联系,所以,武 术训练经常把其他项目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移植过来应用。组合法是指竞技武术训练时,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对已有的几 种或多种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组合,并应用于武术训练的创新方法。其特点就 是充分吸取了各种训练方法与手段的优点。如武术在竞赛期之前,教练员往往 把重复训练法与模拟比赛训练法组合起来应用,既可以提高运动员耐力、熟练 性,又可以提高运动员对大赛的适应性,从而大大提高比赛的成功率。独创法是指武术训练时,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设计一种原来 没有的.并应用于训练实践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出于高难动作的创新过程之 中,创新者为了实现这个动作,会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此外,在武术训练创新过程中还要强调科学性。武术训练的科学性性是指 训练手段与方法在结合武术训练进行创新实践时,必须遵循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发展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训练是当代武术训练的一个突出特征。当前 的武术训练,是将现代理论与方法和最新科技手段,应用于科学选材、教学训 练、营养恢复、伤病治疗、保护、器械和场地设施等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应用 科学。因此,我们在对武术训练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时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武术训练创新过程中还要强调超前性。武术训练的超前性是指辅助训练手 段创新的超前性。辅助训练手段创新的超前性是指实施创新动作之前,就对实 验创新动作所要涉及的辅助训练器材进行创新,对训练创新动作的辅助手段进 行设计。《孙子兵法》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辅助训练设备及其训 练方法手段的运用是保证武术动作技术超前性发展的雄厚物质基础。它能把技 术训练扩大和深化,对加速掌握创新动作,对提高创新动作成功率都有超前性 效用。武术训练创新过程中还要强调针对性。武术训练的针对性原则是指对训 练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时,必须根据不同的运动员特点和不同的动作技术特征 来进行,以保证创新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科学、实效。
浏览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