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少林寺仍保存着关于少林武术的一组壁画。壁画在少林寺最后千佛殿的东厢白衣殿内。绘制年代为晚清,有两组壁 画还描述了“少林寺十三棍僧救
唐王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件发 生于李世民讨伐讨王世充,围攻 洛阳时。那一次战役十三棍僧擒获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李世民为嘉奖少林寺,特遣使致书赐少林寺主教。现少林寺尚存有“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碑文共240字。 碑中“世民”二字是唐太宗亲笔为僧,成为僧兵队伍的骨干。少林寺还经常到各地邀请武林高手到寺传授拳法、棍法, 发展少林武功。五代十国时高僧 福居特邀十八家著名武术家到少林寺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所以少林寺实际上 成了一个有名的会武场所,群英 荟萃,各显神通。少林寺博采百家,在吸收各所签。武艺之长后,又逐步发展成为包少林寺不少武僧在出家之前括有马战、步战、轻功、气功、徒就精通武术,不少武艺高强的人士不满封建制度,看破红尘,削发手以及各种器械等许多种套路的武术流派,后代弟子结合中华民族固有之武技精华,融会贯通,发展充实成为名扬中外 的少林武功。少林武功,经受 实际战斗的考验,拳艺更有发展,从此, 名驰迩,开创了少林 武功的新时期。少林寺极盛时期,占地一万余亩、大殿十四座、房屋多达五千间、寺僧发展到二千余众,其中拥有武艺高强的僧兵五百多人。古代《少林拳术精义》一书说岳飞神力得自某高僧,高僧所授岳飞的神勇力法在反金卫国中功勋卓著。明朝少林寺小山和尚挂过三次帅印征边,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在少林寺前建立旗杆和石狮。少林尚武精神千古流芳。历代多少英雄杰练就一整套格斗技能,在自卫抗暴、抵敌御侮中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 :迹。明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少林寺以月空为首的三十多个和尚应召组织一支僧兵队伍,开赴松江前线 : 御倭抗敌,在战斗中,人人奋勇当先英勇杀敌,手持铁棒击杀倭 : 寇甚多,后来因寡不敌众,月空等三十多位爱国和尚全都壮烈 牺牲,以身殉国,用鲜血和生命 为少林寺谱写了光荣的篇章。现在少林寺碑林与塔林中的石刻上,仍有当年爱国僧兵作 战的记载。除嵩山少林寺外,相传少林 寺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几 个分院。明代在福建九莲山又建立的一座少林寺,也以发展少林 拳术著名,满清灭明后,不少爱国人士,不满外族统治,削发为 僧投入少林寺。达宗和尚结交三山五岳英 雄,创立佛教洪门,培育和发展洪门子弟,极力鼓吹反清复明, 秉正除奸,南少林寺成为反清复 明的大本营,洪门弟子的聚义厅,上上下下闪耀着精武强兵的刀光剑影,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由于叛徒告密,遭到清 政府派兵镇压,寺院被清兵烧毁。辛亥革命前后,少林寺武功进一步在民间发展,各地武馆林立,不少爱国志士为了推翻清朝统治,积极学习少林武功。当时武术往往被用来作为革命的实 战手段,许多地主纷纷建立“大 刀队”“梭标队二练武成风,在反清斗争中屡建奇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林武术的发展,许多 省、市成立了武术协会和体校武术训练班,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少 林武术,少林武功受到人们的景 仰和喜爱,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少林原分五大流派,有河南 嵩山少林、福建少林、广东少林、 峨嵋少林和武当少林,每派中又 分许多小派和门别,派别实繁。 从地域上又可分为北少林和南少林两大流派。少林功夫内容 丰富、套路繁多。按 性质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 功、气功等Q内功以 练精气为主;外功、 硬功多指锻炼身体 某一局部的猛力;轻 功专练纵跳和超距; 气功包括练气和养气。按技法又分拳术、棍术、枪 术、刀术、剑术、技击散打、器械 和器械对练等共一百多种。少林派拳术有罗汉拳、小洪 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 战拳、昭阳拳、连环拳、功力拳、潭 腿、柔拳、六合拳、圆功拳、内功 拳、太祖长拳、炮拳、地躺拳、少林 拳、梅花拳、通背拳、观潮拳、金刚 拳、七星拳、练步拳等。对练拳术有三合拳、咬手六 合拳、开手六合拳、耳把六合拳、 踢打六合拳、走 马六合拳、十五 合里外横炮、二 十四炮、少林对拳、一百零八对 拳、华拳对练、 接潭腿等。少林派拳术刚健有力、刚 中有柔、朴实无华、利于实战,招招势势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在练习少林拳时,不受场地 限制,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 其风格主要体现一个“硬”字,攻 防兼备,以攻击为主。拳势不强调外形的美观,只 求技击的实用。步法进退灵活, 敏捷,有冲拳一条线之说。在身段与出拳上,要求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进退出入,一切自如。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眼法讲究以目视目,运气要气沉丹 田。其动作迅如闪电,转似轮旋, 站如钉立,跳似轻飞。少林拳分 南北两派,南派重拳,北派重腿, 每派还分许多小派。少林派棍术有猿猴棍、风火 棍、齐眉棍、大杆子、旗门棍、小 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小梅 花棍、云阳棍、劈山棍、阴手棍、 阳手棍、五虎擒羊棍、少林竞赛棍等。对练棍术有排棍、穿梭棍、 六合杆、破棍十二路等。棍打一大片,一扫一劈全身着力。棍练起来呼呼生风,节奏 生动,棍法密集,快速勇猛。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克敌制胜,在 历代抗敌御寇中,少林棍发挥过 重要作用。少林派枪术有少林枪、五虎 枪、夜战枪、提炉枪、拦门枪、金花双舌枪、担拦枪、十三枪、十八 名枪、二十一名枪、二十四名枪、二十七名枪、三十一名暴花枪、 三十六枪、四十八名枪、八十四 枪、六门枪势、十枪架、六路花枪、秘授枪谱三十六点、豹花枪等。对练枪术有枪对枪、对手 枪、战枪、双刀对枪、六合枪、三 十六枪破法对练、二十一名枪对刺等。少林枪术有一条歌诀是:身 法秀如猫、扎枪如斗虎,枪扎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 跳步如登山,压枪如按虎、挑枪 如挑龙,两眼要高看、身法要自然,拦、拿、亢、点、崩、挑、拨,各 种用法奥妙全。少林的刀有春秋大刀、梅花 刀、少林单刀、少林双刀、奋勇刀、纵扑刀、雪片刀、提炉大刀、 抱月刀、劈山刀、少林一路大刀、 二路大刀、六合单刀等。对练刀术有刀对刀、二合双 刀、对劈单刀、对劈大刀、单刀进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双刀等。刀的使用特点是缠头裹脑、翻转劈扫、撩挂云刺、托架抹挑等,并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 大刀看顶手,劈、撩、斩、刺似猛虎之说。少林派剑术有达摩剑、乾坤 剑、连环剑、太乙剑、二堂剑、五 堂剑、龙形剑、飞龙剑、白猿剑、绣袍剑、刘玄德双剑、青锋剑、行龙剑、武林双剑等。对练剑术有二堂剑、五堂剑对刺、少林剑对刺等。剑诀剑是青龙剑,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行,两眼顾剑尖,气沉两足稳,身法须自然,剑行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花絮,剑刺如钢钉。”自古以来,少林 寺所传功夫极多,五 花八门,有“七十二 艺”之说。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许多功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 得到迅速发展、推广, 成为人们防身自卫或克敌制胜的本领,也 有些成为表演场上引 人惊奇绣袍剑、刘玄德双剑、青锋剑、行 龙剑、武林双剑等。对练剑术有二堂剑、五堂剑对刺、少林剑对刺等。剑诀剑是的绝招。沙包功也是学练武功的基 本之一。此功练肩、肘、腕、胯、膝 的实力,兼练手、眼、身、腰步。它以结实的帆布制成口袋,内装细 沙三十斤,共四个,作四方木架悬之,沙袋高与胸齐。练功者站 于中心,用掌向前后左右沙袋拍击,忌用拳。当沙袋被拍出荡回之时,宜左右闪避,以练身法,然后再用 掌拍击。此功用掌为主,练至纯熟时,或掌或膝,前掌后腿,以及 肩肘腕胯,随意练习,早晚两次, 坚持不懈。沙包内的盛沙逐渐增加,练功者的功力也就与日俱增。轻功虽不像小说里说的“飞 檐走壁”之玄,但确实存在,在少 林七十二艺中就有窜纵术、轻身 术、跳跃法、一线穿等名目。它与 跳高、跳远不同,毋需奔跑鼓势, 只需两足一蹬,即可起高和跃 远,其身法轻灵、步履轻健,落地 稳妥练轻功异常艰苦,自始至终 学成至少需十年左右。练轻功必备的设施很多,诸如木桩、弓房、 铅瓦、跳台等不下十余种。木桩练法如上所提梅花桩, 跳台练法以砖砌成长方形的台身,宽三尺,长五尺,又以等大木 板制成台面,板下四周有尺许长的边,刚好套在砖台之上,使练 功者跳上时不致动摇。跳台初高 三尺,逐渐增高。台前可掘沙潭做起跳台,其 用意与沙坑底部铺沙相同,在于 减轻足下能借之劲。带铅法易致 铅中毒,所用之铅必须先经过特 殊处理。上缶功为专练上肢悬劲和 两手抓劲的少林嫡传功夫。其练 法是:备一个具有双耳的酒坛, 用短绳系牢两耳,坚木棒一根, 长七寸五分,直径一寸五分,正 中穿一对小孔,另用一强穿之, 绳长约为身高的三分之二,其下 端与联系坛耳的短绳系牢。

浏览1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