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武术的发展:促进了登封的整合

在传统社会,武术的社会功能较为单一。在现代,登封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武术的社会功能。武术在自身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社会中也起到诸如促进社会整合、提高城市形象、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等作用。

一、促进登封整合

现代社会的整合程度比传统社会更高,社会整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更大。由于登封是由众多不同利益群体构成的,因此社会的整合就非常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和谐理念就显得弥足珍贵。而武术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强调的武德是对现代人精神的一种洗涤。武德中强调的“敬”“礼”的精神更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从登封的个案可见,武术在登封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习武,人们在修身的前提下谋发展,在谋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武德的约束,做生意讲诚信,交朋友重友情。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

二、提升登封城市形象

登封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前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改革开放之前,不用说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登封也鲜为人知,人们对她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中岳嵩山在其境内。新中国成立后,登封仍然是县级 建制,只是在1994年才撤县设市。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登封还只是一个主要以农村为主体的小城市,知名度也不高。随着90年代之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登封的城市形象才得以飞速提升。其中,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城市景观(视觉)形象三方面①。而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内在与外在的特色、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凝结。在登封,武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包括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登封城市名片、举办少林武术节庆活动。

(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全国各类高层次的城市形象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在登封,近些年最重要的评选活动就是嵩山历史建筑群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嵩山历史建筑群是中国中部河南 省继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的第三个申报工程,也是2009年中国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嵩山位于郑州西南的登封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嵩山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古迹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闻名世界的少林寺。而200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共有11项历史建筑,以中岳嵩山为景观和文化依托,包括太室阙,中岳庙, 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会善寺,嵩阳书院和观星台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登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城市形象,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郑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八大古都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利于加快登封市文物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从内容上来看,少林寺无疑是申请中的重要硅码。

① 李汉忠:《提升城市形象力》,《群众》2004年第2期,第41页。

②《世界遗产大会下周举行 嵩山五台山申报“世遗”》,中新网,发布日期:2009年6月18 日.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09/06-18/1738849.shtmlo

(二)成为登封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二是打造城市名片。挖掘城市各种特色资源,评选出一批“城市名片”,然后充分宣传,努力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登封被称为“世界功夫之都”,不仅拥有世界闻名的少林寺、少林功夫等传统文化资源,武术馆校、《禅宗少林•音乐大 典》等现代形态的武术文化也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塔沟武校的表演队已经连续多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而且还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演出,这对登封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机会。而登封市也抓住了武术发展的契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了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博物馆等武术硬件设施有人戏称,有人可能不知道中 国武术,但没有人不知道登封的少林武术。可以说武术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登封的城市名片。

(三)举办少林武术节庆活动

举办节庆活动是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目前,通过申请、举办较有影响力的经济或文化活动来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知名度,进而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现象屡见不鲜①。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申办。首先,节庆活动可以吸引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高层管理者、新闻媒体记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城市内外大批社会公众的关注,这无疑会加深他们对举办城市的了解和认知度,从而达到一般营销宣传无法达到的效 果。其次,节庆活动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特别是体育比赛,大型比赛往往会有媒体直播,国内外新闻媒体往往都会进行跟踪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报道比赛筹备、组织开展情况,同时介绍该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及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进而使其成为社会焦点。再次,节庆活动是一个蕴含巨大商机的“聚宝盆”,它的举办除了自身创造经济价值外,还可以促进商贸洽谈、城市基础建设的提升。最后,节庆活动的举办可以促进城市品牌文化的形成。 衡量一个城市形象状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及文化发展水平。②举办节庆活动一方面是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是对城市文化的充分宣传和展示,是营销城市、推广城市、提升城市品牌文化的 ① 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传媒观察》2006年第9期,第34〜36页。

② 樊传果:《论节会活动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学术交流》2006年第12期,第110〜111 页。

最有效手段①。而登封的节庆活动特别是七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以及两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登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少林武术节已成为登封重要的文化品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登封借助于少林武术节从一个小县城转变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世界功夫之都: 武术与登封的知名度紧密相连,人们一提到武术,马上就会联想到登封;一说到登封,人们就会想到武术。武术已经成为登封连接世界的纽带,成为社会公众认识登封的一个文化符号。

三、改善登封社会环境

武术的发展给登封直接带来经济效益 的同时,也推动了登封社会环境的改善。 例如,少林景区的改建使其周边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而武术城的修建也成了登封城市环境的一个亮点。最近,《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附近几条重要道路的修建。历史上,嵩山景区没有公路。登封第一条修于中华民国 二十一年(1932年)的简易公路,虽然经过少林寺三岔口,但不能通车到少林寺。1963年,为了给广大游客到少林寺旅 游提供方便,登封县政府采取政府补助、民工出工的办法扩修了破损严重、几乎不能通车的登封至少林寺的旅游公路,并使少林寺通车。1964年,李先念副总理参观视察少林寺时,见公路路况较差,通车困难,于是协调河南省政府拨款8万元,将登封至少林寺公路扩修为沙石公路。1978年,少林寺对外开 放之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公路建设也步入新阶段。1980年,修成登封县城至嵩岳寺旅游公路,1980〜1982年,登封至少林寺公路都铺设成为宽8米的柏油路,2001年又将登封至少林寺公路扩修为宽16米的一级公路。 2000〜2005年,根据国家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登封先后将7146万元国债资金用于旅游公路建设,并于1984~2005年先后投资修建了

① 樊传果:《论节会活动对塑造和提升我国城市形象的作用》,《经济纵横》2006年第12期, 第17、24页。

少林寺、嵩阳书院等10多个旅游停车场。①围绕把少林景区建设成为国际国内一流景区的目标,从2001年起,少林核心区规划面积2.18平方千米,东起郭店,西到塔林水库,南起南照沟,北到初祖庵。规划及建设的框架为“一轴、 两翼、三园、四中心”②。一轴是少溪路步行主游览线,两翼是北侧的休闲漫游路和南侧游览观光道,三园是嵌于古建筑群间的武林园、双塔园和甘露园,四中心是核心游览点少林寺、塔林、初祖庵和戒坛。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位于登封少室山待仙沟口,总占地面积4平方千米,是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2004〜2006年,郑州市、登封市先后投资1.2亿元,扩建、改建通往实景演出现场的道路,绿化、美化演出现场周围的环境,补充完善水、电、环保 等配套设施。③笔者在实地调查中充分感受到了旅游给这个地域带来的巨大变化。

浏览25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