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与 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应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使演练者 在练习时能感受到浓厚的东方文化气息。如太极拳动作名称弯弓 射虎,可以使演练者在做动作时产生一定的联想,并体会到中国 传统文化气息(本文认为太极拳动作名称的形象化也是它能够流 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也可采用如前所述的“人物故事 拳”形式,以中国古代英雄人物为原型在动作名称上加以编排, 使武术套路与中国文化同时得以推广,并可使练习者达到愉悦身 心、强身健体的功效。
- 训练模式及表演模式
由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别,加之参与的人群不同(扩 大到所有的人群都可以参与武术训练),故训练模式应摆脱原来 “压腿、基本功”的竞技武术形式,应该定位在文化、趣味、武 术技巧三者的合一。在训练模式中应该采用简易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正确掌握动作(而不是反复对某一动作进行专业的练习);在 训练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基本功练习,如两人的对抗或练习队形 的调整及队形的变化等
。还要对学员在训练中的休息姿态及上下 课的武术礼节做严格规定,使教学在严格的武术文化氛围中进 行。以上各项内容均须有完整的模式以供训练中选择应用,并使 之能根据不同的传统套路配合不同的练习模式等。
在表演模式上可借鉴韩国跆拳道的表演模式,即以一种统一 服装和统一表演内容进行。如集体演练“品势”、踢木板等。中国传统武术也应该规定几种特定的表演模式,其建立可使传统武 术套路工作者在推广传统武术的过程中,省去很多编排的时间, 使推广更为迅速直接。
- 师资培养
在武术主管部门或相应的推广机构达成共识确定教材及训练 模式、表演模式之后,师资的培养是关键的一环。由于中国传统 武术推广的人群比较广泛,它不仅需要传统武术工作者具有武术 教学能力,还应具备相应的市场运作能力。所以,在培训师资的 时候,应该结合市场推广进行相应的开发市场的培训,并可采取 以下步骤:
(1 )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为培训者所掌握,并为培训对象进行相关知识的培 训。培训教材是使培训对象迅速掌握武术技能及市场运作能力的 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市场化运作传统武术的关键,如操作成功它 可使被培训对象成为培训者,产生核变效应,扩大传统武术的市 场份额。培训教材与传统武术的教材可以合一,也可以分册进 行。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培训的主要目的;②培训的内容;③培 训的程序;④传统武术套路;⑤训练模式;⑥传统武术表演模 式;⑦市场运作模式等。
由主管部门指派教师担任,主要分为中国传统武术技术的培 训教师以及相关市场操作及经营管理的教师。
主管部门邀请的下级各类组织的参与者及相关人员。
(4)其他服务
培训对象经培训合格后,通过对其武术组织及个人的武德及 武术经营状况的了解(需要制定相关细则),可参考韩国跆拳道 联盟推广形式,授权其以“某某武术协会”名义进行武术教学, 并制定相关的品牌策略(如服装等的统一),以形成中国传统武 术的统一形象识别系统。
(二)市场运作
1.市场推广模式
市场运作是武术发展的瓶颈,其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认为是由 于长期以来武术工作者对群众武术(即健身武术)与竞技武术的 认识混淆所致。使本来欲通过学习武术进行健身或感受武术文化 内涵的人们,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竞技武术为主导的训练模式 中,对某一动作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兴趣,也使原本可以扩 大的武术市场和人群范围缩小而变成特定的人群。使传统武术的 推广工作在教学与技术模式上首先就遇到了困难,开发市场的难 度也就变得不言而喻。那么,在本文以上的教材模式及训练等模 式确定以后(即以大众健身为主的传统武术),市场运作就可以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各级武术教师培训
主要为传统的政府行为,即主管部门召集其下属组织机构的 教师参加,并由下属组织机构再进行基层的培训工作。
(2)统一品牌进行推广
对统一模式后的中国传统武术进行某种冠名,如韩国的“跆 拳道联盟”等。不属于武术系统机构的个体组织也可以根据自己 的教材体系特色及发展需要在相关机构注册后,进行独立的统一 冠名(如北京市“武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等)。
(3 )组织竞赛
主管部门安排一定的竞赛活动并使之形成惯例,一则可以扩 大影响,另一则可以促进武术规范推广的发展。
五、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武术界正在积极地研究各 种发展策略向世界推广中国武术。作为武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 以历史的眼光来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在市场经济这一特殊时期 (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适应社会群体的需要,在一定形 式上改变中国传统武术,不仅能扩大武术的市场和人群,同时也 能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这也是中国武术在当今历史条件下,是 否能继承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
试析武术服装在武术国际
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关系。从社会学方面来看,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 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一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 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是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 何最新成果。传播从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 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及其他任何什么。 所以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 息一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北京申奥成功,是给予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现自 己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契机,“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作为经受中国几千年文化浸润的武术运动则责无旁贷地担负起 了这个重任。这是中国武术的机遇,也是对中国武术的挑战。 要想进入奥运会并最终成为其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广大武术工 作者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切合实际的工作。如何进行武术的传播, 如何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认同中国武 术,共同分享中国武术,展望武术美好的未来,是每一位武术 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武术服装文化角度提出未来武
作者:勾庆华、毛瑞秋,沈阳体育学院武术系,
110032 术国际传播的新思路。
一、服装文化
服装文化是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 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丰富的服装文化是祖先遗留 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和发扬我国服装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神圣职责。
(-)服装演变
中国服装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上古时代的萌芽,先秦 时代的形成,秦汉时代的成熟,至隋唐时代达到鼎盛,又经宋元 时代的融合、渗透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绵延数千年,不断 变迁却从未停止。两千多年前所开创的“丝绸之路”,说明中国 的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服装及衣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 了唐代,中外交往更为频繁,使得中国服饰对世界的影响也更加 显著,中国服装作为东方服装体系的主体,在世界服装中独树一 帜,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二)民族服装与武术服装对比
秦、汉服装:1.汉人的深衣穿着时,腰身一般裹得很紧, 为使盘绕的衣襟不至于松散,另加一条丝带系扎在腰际——武术 服装的腰带。2.男子所穿的穷裤,裤裆极浅,也没有裤腰,裤 管很肥大——武术服装的灯笼裤。
清代服装:高领、对襟、斜襟、两旁开衩——武术服装 高领、对襟、斜襟、两旁开衩。2.镶滚绣彩是清代女子服装装 饰的一大特色。一般是在领、袖、前襟、下摆、衩口、裤管等边 缘地方施绣,镶滚花边,以绣、绘、补花、镂花、缝带、镶珠玉 等手法为饰——民族武术服装上所镶嵌的金、银片组合的图案及 绣、绘、镂花、缝带等手法。
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武术 服装与民族服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服装语言
月艮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语言。它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 对美的追求中,已升华为对艺术的诠释和展现。
浏览2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