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作为明代小说家,所著的《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的神魔小说,描述了唐玄奘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 的故事。通过描写以孙悟空为代表与妖魔鬼怪做斗争,最后历尽艰辛万苦 取得真经的过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其中,不同道行的妖魔各有不 同的兵器,十八般兵器几乎都在故事中描述得到呈现。《西游记》中对兵器的重要描写就是棍,作为最主要人物的孙悟空所使 用的神器——如意金箍棒。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关 键因素,也是故事中的一个道具。由大闹东海龙宫得到如意金箍棒,到只 身持棒大战十万天兵,再到打倒五庄观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最后成为孙 悟空斩妖除魔、克敌制胜的法器,似乎上天注定这根神棒就是为孙悟空量 身打造,就应该是为孙悟空所拥有。电视剧《西游记》在介绍剧情的时候, 提到了金箍棒的来历。故事中介绍说它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因大禹 治水留在人间,后成为定海神针。此种说法不足为信,因为在史料中未见 有记载。目前,还没有找到直接的金箍棒原型因子,所以作者如此安排应当另有其意。金箍棒是由两头的金箍与中间是一段乌铁组合而成的;乌铁 处有镌成的一行金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在这里赋予了 它很高的灵性。孙悟空将金箍棒放在手中,能随心随意变化大小,而且它 很有灵性似乎它只听孙悟空的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在书中金箍棒被妖 魔夺走多次,任何神仙或者妖怪都不能让其变化大小。在诸仙当中。也只 有法术最高的如来佛祖才能使其听之任之。平时孙悟空将金箍棒变成绣花 针大小,藏在耳内,临敌时,从耳内取出,马上变成碗口粗细的一根铁棒。 它还能随身体大小变化而按比例改变大小。孙悟空变成昆虫,金箍棒同样 还是能藏在耳内,而不会无法随身携带,这也是取名“如意”的含义。

金箍棒的威力不是一般兵器所能比拟的,不论是神仙还是妖魔鬼怪都 敌不过它。在这里,金箍棒作为神器,并没有像佛家要求那样打而不杀。 由于金箍棒非常重,书中说“莫说拿!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儿 就亡,挨挨皮儿破,擦擦筋儿伤!”俗语有云:“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 梁”,有人认为金箍棒正是那擎天的白柱,架海金梁的具象化体现。通过层 层渲染,赋予了金箍棒神圣的意味,交予一位赋予反抗精神的斗士,用它 来扫平天下的污浊不堪。人因器显,器以人名。也正是因孙悟空那样活灵 活现的形象使我们更深刻的记住了棍棒类的兵器。尽管生活中不存在神魔, 更没有如此的兵器,但是通过神话般的描写渲染,却实实在在的加深了棍 棒这类兵器在人们心中的影响。棍的派生文化棍为“百兵之首”,也是其他器械的基础,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都可 见到棍棒,或与棍棒相近的用具。如双节棍是李小龙创截拳道时,所改良 的独有软器械。它是由中国传统武术器械梢子棍演变而来的,具有携畨、 使用方便的特点。小小的改良,对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是有一定启示的。

鞭杆是流行于西北一带的木制短棍。它保持了棍固有的所有特点,同 时又吸收了短兵器械灵活多变的特点,经济适用。而棍还经常出现在少数 民族的文艺活动当中。如满族、蒙古族、彝族、白族、苗族、土家族、汉族等,都有摇击体鸣乐器连厢棍表演;被人们称为“流动的杂技”、“空中 的舞蹈”、“无言的戏剧”的背棍;流行于广西壮族的火棍舞……这些活动 都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了人们真挚的感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棍派生的贬义词汇很多。如古时将“棍”与 “匪”、“贼”、“盗”等联系在一起。以及土匪、恶霸、流氓、强盗和某种 行业内有劣迹者的代称。还有带团伙性质的地方恶霸,被称“把棍”或 “立辊”。后来所谓的“拜把子”,四川袍哥的“舵把子”等应该也是这个 意^1。诸如此类的比喻还有很多,如赌棍、凶棍、势棍、土棍、光棍、监 棍、税棍、穷棍、强棍、棍徒、火棍、棍等、龟棍、蠢棍、恶棍、闲棍、 积棍、贩棍、地棍、巨棍、闯棍、流棍、营棍、豪棍、枭棍、族棍、刁棍、 林棍、党棍、里棍、乡棍、街棍、匪棍、讼棍、惫棍、窝棍、河棍、市棍、 商棍、藩棍、闸棍、黔棍、楚棍、杜棍、首棍等等。这些与地方的俗文化 有一定的联系。

余论武术器械上面仅对剑棍两种兵器或武术器械作了有关文化方面的研究,由此联 想到还有诸多兵器无人问津,特别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是明显不够的。我 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研究生逐步展开对“十八般兵器”的系列研究,深 究它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时期所起的社会作用和今天的价值,以弥补 “武术史”研究中“兵械史”研究的不足。长期以来,在“武术史”研究 中发现,“兵械”仅限于形制的变化,缺乏对形制后的使用研究;仅限于 “兵械”的多寡变化,缺乏对多寡后的技能研究。对“兵械”的使用研究、 技能研究,可以有效探索武术的起源、战争的形式与规模,以及战争“兵 械”向武术“器械”的演进过程。总体看,“兵械史”的发展经历了旧石器 时代—新石器时代—兵器(武器)时代—武术器械时代,或者可以这样概 括:“兵械史”发展经历了初始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冷热兵器结合时代 —热兵器时代。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今天的武术器械,无论从样式、图案、造型、重量、材质、工艺、设计、制作、使用等方面,与古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实用性而言,由 古之战争、搏斗、杀敌功能,走向今日健身、表演、装饰功能。从武术竞 技而言,1986年版的《武术竞赛规则》对相应的器械作了规定。上述规定,经过了 10年的实施又做了相应的调整,从两个规则比较看,%版微调了 86版枪棍的直径,而刀剑按运动表3 1996年版的《武术竞赛规则》:器械规格员身高确定长度和重量,其科学性更高了,这也增强了比赛的公允性,一 些武术器械厂家也在器材的研发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如以浙江“龙泉剑” 厂为龙头的企业,开发出多种适用不同人群需求的器材,并成为国家体育 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比赛指定用品”。随着武术比赛的国际化,器械的 标准化、规范化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比赛棍是否就必须是木制的? 还是研发一种统一的产品,并以专利的形式加以推广使用。这是一笔不小 的产业,值得期待。

浏览2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