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武术之所以得到百姓的认可,主要是武术的生物效能和 社会效能起到了一定作用。武术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通 过身体练习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通过练拳习武,可以对习武者

作者:张秋,沈阳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110032 进行道德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武术界历来有 “习武德为先、练拳兼修德”的格言,这说明武术对人的思想品 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武术本身具有民族、健身、竞技和艺术等 多种特性,可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 通过武术实战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尚武精神,而且可 以自卫防身。

二、中国社会武术的未来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 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百姓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 炼,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事文化体育活动,人们逐渐认识了社会 武术的生物效能和社会效能。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能适应当今社 会的需求。通过习武可以培养人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精神。

综上所述,笔者根据我国社会武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以下社 会武术发展规化:


  1. 大力宣传发展幼儿武术


幼儿武术套路编入幼儿园教学大纲;“儿歌武术” “唐诗武 术” “快乐武术” “武术操” “幼儿武术套路” “图片武术”等 进入幼儿园课堂。

  1. 学校武术课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武术的特点是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经济条件有限的学 校可上各种拳术课;同时学校必须有武术专业教师,课课练内 容必须包括武术操内容或武术初级套路。随着武术的发展,学 校武术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领域,还应参加武术团体操表演, 成立武术俱乐部,积极推广“武术段位制”,为武术的普及与提 高做贡献。

  1. 抓好城乡武术普及工作


凡有武术辅导站的城乡都应成立基层武术协会,在基层武术 协会的领导下有组织地发展武术辅导站、武术晨练点。定期举办 武术比赛和武术表演赛。定期培训、考核武术教练员、社会武术 指导员,提高基层教练员、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整体素质。

  1. 加强对武术馆校的管理


武术馆校是培养武术人才的地方,国家政府部门应根据学校 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训练内容(大纲、教学进度的制 定)等方面逐个检验,达标合格者方可开办武校。•

  1. 音像教学


音像教学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武术,国家武术运动管理 中心对武术音像出版物应严格管理和审检。分类出版初级、中 级、高级,武术管校,小学、初中、大学,国家规定套路、国家 竞赛套路,传统拳、械等不同层次的音像制品(因为在偏远的城 乡看不到武术表演,只能靠音像使他们大饱眼福),以适应当今 社会武术的需求,使社会武术更加规范化。

总之,社会武术的发展,要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 心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以宣传为导向,以武术 协会为核心,以“武术之乡”为龙头,以“武术饵校”为重点, 以“武术辅导站”为基础,广泛全面开展社会武术工作。社会武 术是群众体育活动中参与人数多、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对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起着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 徐才.武术学概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 李梦华.民族体育集锦,1995

  • 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


浅析面向未来的现代武术
套路竞技运动

一、对现代武术套路竞技运动的再认识

所谓竞技体育,是反映按照一定规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 挥人体运动能力,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战胜对手,从而显示个 人和团体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实力为目的的运动文化(《21世纪竞 技体育》徐本力著)。武术在中国长期以来是以一种社会民俗文 化出现的,直到近代,中华武术作为一种古老的东方文化,才以 现代竞技体育的方式,开始步入了世界竞技体育大舞台。

纵观武术套路竞技运动的发展历程,竞技武术是从1958年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开始,随着武术比赛的日益 开展而确立。1987年第6届全运会后武术正式将“表演赛”更 名为“比赛”。同时国际上的竞赛活动日趋展开,继1985年西安 武术国际邀请赛后,举行了亚洲锦标赛,第11届亚运会武术被 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世界武术锦标赛已成功举行了6届。期间出 台了 4部《武术竞赛规则》,颁布了国际武术竞赛项目,在1991 年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拥有80多个会员国。

2008年北京申奥的成功,国家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项目的 全力支持,为武术进入奥运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契机。现代 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原则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法则,高度重视科

作者:丁保玉、解乒乓,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430079 学分析,具有分析的严密性,分类的提纯性与结果的数据性等特 性。具有激烈的竞争性、高度的公平性、严格的规则性、高度的 技艺性、高尚的娱乐性和广泛的国际性等基本特点。而且由于西 方体育在客观上有明显领先于东方体育的特点,因此,中国的武 术至今尚未进入奥运会。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 想和生活方式对西方的体育文化有不同程度的融摄,并越来越具 吸引力,提高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族传统项目的接受率。武术界的 专家、决策者们也都在积极致力于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研究,认 识西方体育的运动方式和机理,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 体育的先进成分,形成颇具生命力的全新体系,并逐步被西方人 所接受、容纳。

目前,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武术界的专家正在不遗余力地进 行着大胆的改革与创新,2002年在全国武术冠军赛上试行了新 的规则,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新规则的试行,首先冲破了传统 的武术竞赛规则,设制了难度系数分值,采取分组打分的办法, 量化评分。规则是技术的导向,规则中延续了 1994年底召开的 全国武术训练工作会议中确定的“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 方向。“高、难、美、新”既是技术发展方向,也是武术运动员 竞技制胜的基本要素。除此以外,为了不断提高武术套路竞技运 动水平,还必须加强对运动员选材、武术套路训练、武术套路竞 赛和武术运动管理的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武术套路技术水平提高 的规律和运动竞赛的规律。

二、现代武术套路竞技运动的基本规律探讨

(一)“高、难、美、新”是比赛制胜的基本因素

比赛中,裁判员在竞赛规则的制约下,凭主观感受对运动员 的动作进行评价,故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高、难、 美,就成为了武术套路项目的显著特征。此外,随着社会生活总 体节奏的加快,以及人们的精神需求与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使 动作的新颖性、惊险性、准确性、稳定性、艺术感染力等逐步成 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必然目标。

(二) 难度动作高规格、高稳定是比赛制胜的钥匙

从目前所有比赛来看,难度动作是高水平运动员整套技术动 作演练的关键,是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在武术套路竞技比赛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竞赛规则对所有难度动作的技术规格、完成质量(动作的高 度、角度、姿态、动作连接等)都有明确的扣分标准。比如,跳 跃动作中腾空飞脚(含双飞脚、连环飞脚)击响腿脚未过肩或击 拍落空每出现一次扣0.1分,累计扣分;未腾空或转体度数不符合 规定则没有动作难度分值。所以难度动作首先是规格达到高标准。

除了高规格外,高稳定对运动员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比赛竞争十分激烈,冠亚军之争,经常是差 之毫厘,不仅不允许有大的失误出现,只需落地一晃,就足以使 名次名落孙山。所以在训练中,在重视高规格的同时,也应采取 有效措施,提高稳定性及腾空落地的站稳率,做到万无一失,真 正达到高稳定的标准,才能战胜对手,取得比赛的胜利。

浏览2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