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1999年香港先后举办了亚洲级和世界级的武术锦标 赛。在国际上,20世纪武术已经先后列为北京、曼谷、釜山、 广岛四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并成为亚洲综合运动会的常设项 目。我国正努力将武术推向世界,目前中国已取得2008年奥运 会举办权,这是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的大好时机。
目前中国武术馆校超过12000所,大部分属于体育管理部门 注册的社团。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1995年底召 开了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经营性武术馆校的管
作者:唐军,'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710068 理规定》,加强了对民间武术社团的管理。据统计,常年坚持锻 炼的武术人口达6500万之多。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武术工作者的不懈努 力下,武术运动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现在武术理论的研 究工作落后于武术的实践,造成武术理论与实践上的脱节,发展 比重失调。1995~2000年全国各地和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拳 种、器械、散打等技术套路图示书籍528种之多,而有关武术理 论方面的却不足10本,且部分内容雷同。没有一套完整的武术 理论体系作为导向,人们对武术的发展前景感到困惑和迷茫。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推动下,武术市场运作机制已经启 动,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日益 火爆的几大球市比较,我们的“国粹”每况愈下。武术经济开发 力度不够,武术市场管理体系不太健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科技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余 暇时间增多,人们迫切需要身体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满足。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加速了社会老龄化进程,老年人 的晚年生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娱 乐等多元功能体系的武术运动,无疑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但武 术运动缺乏大众化。太极拳的普及可以说是武术走向社会成功的 典范,但要把内容深邃的武术全面推向社会,推向大众,推向世 界,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仍需社会的共同努 力。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加强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现代武术可 持续发展的保证
武术实践积累的经验,是形成武术理论的主要来源。武术起 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远古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 “民众少而禽兽众”。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依靠群众力量与食兽搏 斗,逐渐积累了一些格斗经验,这就是武术的萌芽。春秋战国时 期,诸侯争霸,征伐不断,大大促进了武术技术的发展。随着社 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在习武过程中,摸索出大量的武术 技击规律,形成了大量的武术技术理论。
武术实践又是推动武术理论建设的直接动力,从认识论的角 度看,武术实践的主体是人,正因为人有认识武术和实践武术的 本性和力量,武术本身作为客体而存在,则是因为它是主体认识 和实践的对象,所以武术实践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确立和发展的基 础。
武术实践又是检验理论最有效的手段,武术理论只有通过实 践反复检验,才能得到确认正确与否,是否可行,才能“吸其精 华,弃其糟粕”,从而得到不断提高。
(二) 武术理论对武术实践的指导作用
科学的武术理论可以为武术实践确立明确的行动方向,武术 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三) 大力发展武术经济,开发武术文化资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 应的文化形态,才能促进社会的平衡发展。武术本身作为一种社 会现象,一种文化形态,没有坚实的财力后盾,武术的发展水平 和规模都会受到制约。所以我们一定要更新概念,充分把握时代 赋予武术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寻求振兴发展的契机,大力开发 武术经济,实现“以武养武” “以武兴武”。
(四) 导入市场化运作,推动武术经济发展
武术竞赛是推动武术发展的有力杠杆,通过竞赛,可以调动 起教练员、运动员的竞赛意识,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 多种途径,对武术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比赛, 武术的形象才能得以扩大。如中国郑州国际武术节,中国散打王 争霸赛等运作,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武术 自身的资源,吸引企业投资开发,达到推动武术发展的目的。
(五)充分调动广大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武术发展
武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同时也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的影响和制约。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强大影响下,大众的价值 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一定要更新观念,不能只靠国家 财政拨款扶持而处于被动地位,要借鉴足球的市场化运作理念, 大力开发武术市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武术人才 同样是武术赖以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和先决条件。现阶段我国已具 有武术高级段位、高级教练、武英级运动员数百人,有武术教 授、专家、博士等较多高层次的人才,已经形成了推动武术可持 续发展的多层次人才结构。我们要抓住有利条件,充分调动起他 们的积极性。只有大力发展武术经济,才能使广大武术工作者感 到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同时, 给予武术工作者较丰厚的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激发起他们投 入到武术科研、训练中去的热情,不断推动武术向前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充分发挥武术的多元功能,促进武术的发展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价值选择的最根本原则是规律性与目 的性的高度统一。人之所以有特定的意图去做某事,必定认为它 是有价值的,值得去做的,并且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式努力使之 实现。武术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技击性。千百年动荡社会频繁的战 争,无疑是推动它得以快速发展的动力,这也符合当时人们的价 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武术的发展也只有 符合现代人的心态,以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为潜在性动因,才 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武术的健身功能能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
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对外利关节,强筋骨,壮体 魄;对内理脏腑,通筋络。再加上武术内容丰富,练习时不受场 地、时间和年龄的限制,方便易行,容易普及。在全民健身运动 中,只有其价值得以体现,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 竞技武术与经济价值功能
竞技武术特别是“技击”竞赛,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 础,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充分合理地利用武术特有的竞技表演 观赏性。只要能争取到观众群和投资,武术的发展就可以获取大 量的经济回报。
(四) 旅游价值功能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向前 发展一步都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地大物博,民族宗教关系复杂,而武术如同一个能容纳百川的大 海,它渗透到各个领域,应充分挖掘商机。如郑州举办的国际少 林武术节,湖北十堰市举办武当国际武术文化节,借武术的影 响,大力发展武术旅游活动和开发武术旅游资源。我国的五岳名 山,以前就各派为尊。建议举办诸如“华山论剑”等一系列武术 文化节,利用武术与旅游资源(名山圣地)的关系,推进地方经 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扩大武术影响。
(五) 扩大社会规范价值的影响
在现代平等的社会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经常呈现两种性质的 关系,一是竞争,二是协作。这两种关系在武术竞技中表现十分 突出,竞争在协作、团结和友爱的气氛中进行,每个人应遵守规 则和裁判法,做到先竞技后拥抱。武术竞技运动教导社会规范的 价值越来越被现代人所认识。 '
四、结论
武术的研究工作应上升到高层次、全方位地去探究武术的真 谛。迅速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武术市场机制,加速 武术资源的开发。确保武术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大众健身为总的 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充分展示武术的多元功能。应把进入奥运 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以弘扬民族文化。应促使武术的发展,形 成良性循环,使中华武术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浏览2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