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门哪派的八极拳,其技法核心皆为“六大开” “八大 招”。“六大开”指顶、抱、担、提、挎、缠六种手法,其中顶法六 个,抱法六个,担法两个,提法两个,挎法一个,缠法四个。每一 种手法都有较强的技击性,简朴刚烈,凶猛异常,均是八极拳的主 要技击手段。

“八大招”是八极拳的动作组合,每组可单独练习,也可连在 一起贯穿练习,是八极拳的技击散手,和“六大开”有异曲同工之 妙,可合而不可分。八大招有:“阎王三点手”“猛虎硬爬山”“迎 门三不顾” “霸王硬折缰”“迎封朝阳掌” “左右硬开门”“黄莺双抱 爪”“立地通天炮”等。

八极拳精华技术内容

现今主要流传有三路,第一路是八极架,也称八极小架或小八 极,第二路是八极拳,也称大八极或八极大架,第三路是八极对 接,也称对接趟或八极对练。,三者都是以六大开门劲法和八大招法 为核心,即以“小八极奠其基,大八极肆其术,六大开极其艺”。

八极小架是最基础的套路,由二十余个动作组成,是以“两仪 式”为基本架子演变出来的套路。套路虽然不长,然八极之手法多 蕴含其中,很吃功夫。整个套路编排巧妙,动作朴实,内涵深奥, 它“易学、难精”,即学会容易,学精很难。

八极拳主要技术内容

八极拳门主要拳术有八极小架、八极拳、八极拳对练、金刚八 式、应手拳、十二路小架、黑虎拳、飞虎拳、开拳、二十四连手 拳、六肘头、刚功八极、八极新架等。

主要器械有六合大枪、六合花枪、提柳刀、六合刀、四门刀、 春秋大刀、三节棍、八棍头、梨花枪、行者棒、夜战刀、青龙剑、 纯阳剑、万胜双刀、提袍剑、青萍剑、太师虎尾鞭、双戟、双钩、 鸳鸯钺、雁翅链等。

主要对练有剑对枪、单刀进枪、双刀进枪、三节棍进枪、八棍 头对打、朴刀进枪、春秋刀对双剑、三节棍对双拐、梢子棍对枪、 对劈枪、朴刀进枪、梢子棍对棍、空手夺刀等。

主要功法有内功、站桩功、靠桩功、铁砂掌功、滑大杆功等。

最初,八极拳的器械套路只有一个六合大枪,这一点不难理 解,正如《剑经》所讲:一个拳种一旦看起来内容繁多,面面俱 到,则是灭亡的象征。这正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吴殳 在《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人唯 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儿戏也。”而现在看 到的其他八极拳器械,是后人们在八极拳理论的指导下将其他拳种 门派的一些刀、枪、剑、棍等器械套路融入八极拳门派中,使八极 拳器械的技术体系更加丰富。

在八极门中,如果学了拳术不学大枪,等于只掌握了一半的功 夫,是不完整的。只有做到拳、枪合一,两技皆精,互相促进,才 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八极大枪主要以六合大枪、对扎大六合为主,为八极门器械之 冠,枪身长重,招法精绝。“王祥立世”“金梁托架”“二郎拔草” “童子降香”“白马回头”“哪吒探海”等招法,“招招藏妙机,出枪 定输赢”。其枪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一,前手即左手食指前指, 且不准翻动;其二,枪扎出之前、收回之后都要紧贴腹上,不得离 开;其三,一般所讲的拦、拿动作均靠后手即右手来完成。

练枪很吃功夫,所谓“年刀、月棍、久扎枪,随身习练是宝 剑”。精枪法者,搭杆即胜。当然,后人习艺以“先易后难”为原 则,即先学拳,后学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练八极拳是为了 给练大枪奠定基础的,是大枪入门最好的前期准备。

此外,八极拳常规“四兵”的讲究中,刀法讲究的是砍、劈、 截、扫、扎、撩、拦等。枪法讲究的是拦、拿、扎、挑、摆、 点、穿、劈、缠、舞花等。剑法讲究的是劈、刺、撩、穿、搅、 抹、挂、崩等。棍法讲究的是推、挑、架、压、背、戳、搅、 盖等。

八极拳对练是八极拳术的代表套路,在对练中站上首,称上趟 八极拳,与之相对的站下首,称下趟八极拳,两趟拳由两人合练对 打。此套路由六十余个动作组成,为“两仪”之纵向“四象”变化 和“六开八招”变化的总体体现,以撞靠劲、崩撼劲、突击劲贯于 各招势之中。

初练者先学单打,再习对打。学习对打时,攻一防,后 者一防一攻。开始为你一招、我一式,慢慢入门,称之“喂手”。 熟练后体知“六开”之法,初期掌握拆招应变之术,称之“拆手”。 “拆手”由慢而快,由粗而精,而后“六开八打”运用自如,由必 然变化进入条件反射的自由变化*称之为“无招无式”,即入“无 形”之境。

总之,八极拳门的技术体系简单易学、实用善战,不图花哨。 若是以“繁巧复杂、玄虚莫测”的表象来自我炫耀或迷惑初学者, 对八极拳的传播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章近现代淮北武术名家

第一节淮北武术继承者何君岗

何君岗,祖籍广东省番禺市.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裁判、高 级教练、华拳第六代传人。1952年出生于武术世家,其父何金章 为著名武术家。何君岗自幼秉承家学,痴迷武术。在其父的悉心指 导和严格要求下,练就一身扎实的武术基本功。

何君岗年幼时,练拳刻苦用心、悟性极高。小小年纪就有着超 群的练武天赋。在其父亲的精心指导下,青少年时期的何君岗就基 本掌握了少林拳、华拳、查拳等长拳类的武术套路;各类长、短器 械更是精炼于手。除此之外,螳螂拳、八卦掌、南拳、鹰爪拳、翻 子拳等,他都有涉猎。年轻时的何君岗尤其擅长跳跃动作,腾空跃 起时的一刹那,其滞空能力令人惊叹,落地时的造型动作潇洒飘逸。

20世纪70年代,何君岗随上海知青来到安徽淮北插队务农。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何君岗始终不忘初心,坚持练武。每天白天到 地里务农,利用早晚时间在打谷场上刻苦练武,复习父亲传授的武 术技能。1973年,他被招调到原淮北市体委任武术教练,开始了 职业武术生涯。1975年开始何君岗先生正式担任淮北市体委首任 武术队主教练,以后又出任安徽省武术队教练,在当时教学条件极 差的情况下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武术优秀人才。

几十年来,学习百家之专长、修炼百家之精华,是何君岗先生 永远不变的习武宗旨。进入壮年以后,何君岗先生在原有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对各式太极拳等悉心钻研、深入探究。他多次利用全国 比赛、教练员培训、段位制晋升会议、学习交流等机会深入探访名 师名家,虚心讨教。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曾向杨振铎老师学习 杨式太极拳;向齐德昭老师学习八极拳;向张继修老师学习孙式太 极拳;向李秉慈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向乔松茂老师学习武式太极 拳;向阚桂香老师、陈小旺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等。有时为了一个 动作、一个步法、甚至一个手势,他都要弄明白为止。他的好学与 钻劲也感动了不少名师高手。如今何君岗的各式太极拳修炼的出神 人化,尤其擅长杨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他经常强调:各式太极 拳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练习哪一式的太极拳不仅仅是照葫芦画瓢 般的形似,更要有一种深入骨髓般的神似。

在近40年里的执教生涯中,何君岗先生坚持边教学边提高。 他率领的武术团队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各类武术比赛,共获得各类团 体、单项金、银、铜牌1000余枚。他本人也多次立功、获奖、晋 级。培养弟子4000余名,其中武英级运动员就有数十位之人,输 送上海体工队、安徽体工队等专业院校以及国外优秀运动员、教练 员200余名,其可谓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鉴于其在武术教学 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有关部门授予何君岗20余次省、市优秀共 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省十佳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荣誉称号。他 还曾连续两次担任安徽省政协委员。

2012年,何君岗先生正式退休*同年定居上海,并重返上海 精武体育总会。2017年4月20日,第八届“联合国中文日”开幕 式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活动当天,“中华武魂——中华武 术走进联合国”主题展演,何君岗先生带来了独特的中国风。他的 一组武术动作跌宕起伏,刚柔相济,将挺拔俊逸、骨清肌腱的华拳 和独具风采的鹰爪拳,并将陈、杨、吴、孙、武等各式太极拳种融于整个武术套路中,难度很大,但他表演非常成功,不仅让现场观 众欣赏了精美的武艺,而且感受到精武文化的精髓所在。

 

浏览2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