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总要——《戳脚歌》与《文趟子拳歌》拳歌是对拳种的源流传承、拳理要领、技法风格以及习练方法的精 练总结,言简意赅,诗文成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与传承。因此,对拳种 的认识、修习、领悟,首先要从拳歌着手。以下是《戳脚歌》和《文趟子拳 歌》的全文:戳脚歌于伯谦先师留下戳脚拳,神奇奥妙法无边。 以腿为主称独步,脚打七分拳打三。 一步一腿不空走,变化无端腿法全。 练腿必须有软腿,运腿为臂任自然。 先练桩法为基础,死桩活桩规矩严。 野鸟转枝是活桩,死桩站丁练脚尖。 四指扳弦练捋按,再踢柱极力撼山。 戳脚拳路分文武,开张紧凑不一般。 武枝枝子多奇交,九形鸳鸯巧连环。 文枝八根称八母由此推溯旧本源。 二十四式用闪形,寓奇于正有截拦。 段氏短踢称绝技,三十二式是真传。 捡精取纯归总法,总式拳法胡氏纂。 手使推提与绵转,贴穿缠展八字连。 丁踹拐点是拳母,蹶错蹬碾八字全。 进退闪摆为步法,还有抽换与串旋。身似游龙舞沧海,臂如飞凤落昆山。 拳同虎爪捋肘腕,掌如利箭挑臂穿。 粘着发力稳准狠,展翅落臂暗塌肩。 最忌努气与拙力,静气凝神任自然。文趟子拳歌①文趟师祖胡奉三,北腿短打立新篇o 饶阳得腿段兄弟,参悟内外真灼见。 修炼研磨数十年,文趟始能世上传拳法高超精腿脚,连环专打中下盘。 八法拳理明真谛,千溪万流归总源。 开张紧凑明气力,连随单靠谋略言。 展翅绵长重内劲,旋转拥抱巧周旋。 虎步功成初建树,八式桩法功夫拳。 内练真气周身走,外练筋骨神力显。 八母奇变生万法,以气使力上下连。 推手发出不见形,碰着跌丈功非浅。 提手巧托千斤力,腕肘应变里外掀。 绵转二法化强硬,引进落空是真传。 贴穿不肯从人意,越是刚冲越向前。 缠手发出蛇盘绕,柔中暗变逆人愿。 展翅大鹏凌空起,万丈山崖在脚边。 气沉丹田用仙力,拙力蛮力险结缘。 八根八变腿法全,丁踹拐点蹶子连。 错腿奇术人称绝,身形闪动燕钻天。 蹬腿名叫风火轮,能打能行不一般。 碾腿寻常莫轻看,山石滚动神色变。① 胡星五讲授,梁德君整理:《戳脚一文趟子拳》。八根八母阴阳转,手动足进两不偏。 合战秘诀三十二,谙熟巧用无阻拦。 起落旋转手变换,阴阳转环腿莫单。 顺逆扭还明时势,接挫倒卧眼要尖。 推挤排移身游动,虎行山林龙行天。 静柔摇晃心神定,真真假假虚实连。 寻手拧扭应突变,合开闪摆对如玩。 以静制动凝神看,以逸待劳莫等闲。 上身紧凑封门户,下身灵活腿连环。 蛇行移身功要练,燕起身轻明转旋。 功成五合紧相伴,神清气盛到百年。 练武习拳明大义,先师遗训记心间。 武功根本德行重,止乱济世奉为先。《文趟子拳歌》中开宗明义:“文趟师祖胡奉三,北腿短打立新篇。饶 阳得腿段兄弟,参悟内外真灼见。捡精取纯归总法,总式拳法胡氏纂」明确了文趟子拳是被称为“奉天三老”之一的著名拳师胡奉三所 创编,是一种注重腿法,近身短打的拳种,属于外来拳种在关东地域的 创新。.明确了文趟子拳的源流。胡奉三师从于河北饶阳段永绪、段永清 兄弟,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文趟子拳的师承关系。表明文趟子拳不同于武趟子拳。胡奉三不仅精通太极、形意、八 卦等诸多拳法,尤善戳脚拳法和枪术,故有“花枪胡老奉”之称。而且在 修炼研磨数十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习武心得,特别是结合了众家拳 法之长,吸收了以柔克刚、引进落空的思维模式,以八根、八母、八法为拳 理精要,形成文趟子注重内外兼修、上下相连、虚实结合、动静相间,柔中 寓刚的拳法。与武趟子相比更加强调虚实、真假的结合,注重静柔,引进 落空,随对手的招式变化而应,动作更为紧凑;文趟子拳的拳架更小,柔 中带刚,腿法以低腿为主,不同于武趟子拳的刚中带柔,腿法以高腿法为 主的开张击远,直进直取,硬起硬落,以我为主的主动进攻型。例如,据 文趟子门人宋耀来介绍,文趟子拳已经不同于之前的戳脚武趟子拳,它 们虽然拳法相似,但文趟子拳八根腿法已与武趟子截然不同,主要来源 于山东“姜家枪”中的步法。以技击的实效性为第一要旨。拳歌中反复提及短打、推手、提手、 错腿、蹬腿、合战等以实战技击为目的的技击方法与战术原则。练拳习武必须德行为先,习武不是为了私人恩怨或逞一时之意气 的好勇斗狠,更重要的是以“大义”的武德去铸就习武者高尚的人格,提 倡止乱济世的大义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国思想与侠义精神的具体展现。八根八母阴阳转,手动足进两不偏八根八母共同构成了文趟子拳的基本技法。虽然戳脚被誉为“北腿 之杰”,但文趟子拳在注重腿法的同时,也强调手法的重要性,追求腿法 与手法的并重,并不偏废一方。拳歌中有云:“八根八母阴阳转,手动足 进两不偏。”“拳法高超精腿脚,连环专打中下盘。”“上身紧凑封门户,下 身灵活腿连环。”文趟子拳是一种以腿法取胜的拳法。腿法练好,五行则 顺,六合则对,出势则疾,进退则灵,运用筋骨则易。由此可见,文趟子拳 中手法和腿法有着比较明确的分工,手法主守,腿法主攻,并同时强调两 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不可偏废。上身以破对手的攻击为主,因此要求 上身封闭门户,缩小防守的面积,贴近对手,如蟒盘缠,随对手之势而为, 去化解对手的进攻;而进攻则以腿法为主,因势利导,借力打力,发力要 连贯,在上身封闭对手进攻的同时,以腿法展开适时的攻击。由此要求 腿法环环相扣,劲力连贯,以灵活的腿法不断地攻击对手,连续攻敌于不 备,胜敌于不知。《文趟子拳歌》中对起手、落手、旋转手等手法的介绍, 主要讲解习练者在格斗中如何化解或格挡对方的进攻;而阴腿、阳腿、转 腿、环腿,则是克敌制胜的进攻性武器。(三)绵转二法化强硬,引进落空是真传《易经》中有“柔之为道,不利远者”的经典论点,运用到武术的拳法 技击理论中,意思是指若要以柔克刚,就必须要靠近对手,借力打力,以 智、以巧取胜;如果距离过远,则无法施展“四两拨千斤”的绵转之法,反 而于己不利。文趟子拳是胡奉三在原有段氏戳脚的基础上,融会了太 极、八卦等拳法当中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等理论而仓I」,其中的“引进落 空”、“顺势借力”就与太极拳拳法理论的重要思想相似。拳歌当中“绵转 二法化强硬,引进落空是真传”正是这种“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拳法思想 的具体表现。由于胡奉三长期在张作霖的帅府之中担任武术教官,要经 常进行实战性的比武切磋,因此也就决定了文趟子拳以技击的实用性为 第一要旨,强调实用技击的“八法十六字”以及“合战秘诀三十二”作为实 战应用的具体原则与战术方法。在实战中不靠刚劲硬克对方,取而代之 以缠绕绵转之法化解,并趁对手力量发出、招式用尽之际,以快捷的腿法 进行攻击。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全面锻炼手、眼、心、身、步的协调,讲究 心到神到,手到脚到,如影随形。这对腿的柔韧性和爆发力提出了很高 的要求,既然要引进落空,贴身近战,也就对习练者反应速度和身体的灵 活性要求极高。在快速的战斗过程中,不能等看清楚了对手的招式再考 虑如何攻防,不能单纯依靠思维来应对对手的攻击,而更多的是要通过 长期不断地拆招和实战性的训练,实现动作的“自动化”,形成一种条件 反射,即中国武术当中所追求的感而应之、动在意先。练武习拳明大义,先师遗训记心间《韩非子・五蠹》因“侠以武犯禁”而将其列为五蠹之一。武侠往往 以快意恩仇、个体的价值观和好恶来判断是非对错,并以暴力手段寻求 他们所认为的公平,而在这个寻求公平的手段和过程本身已是非法,在 伸张个体“正义”的同时,往往可能损害了更大范围的群体利益。大义, 《辞海》对其解释为:“正道;大道理。”①中国自古对大义的理解总是与家、 国、天下相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 是对大义的经典论述。既然是大义,就必然以国家、天下的整体利益为 先,而不是以个人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练武习拳明大义”,应该包含两 层含义.习武练拳要明大义。大义不明,武德不备,不仅违背了习武练 功的目的与意义,与武学修养背道而驰,而且武功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我们通常所言“未曾习武先习德”,只有德、艺双馨才能达到武 术的高层境界,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钦佩。2.说明习武练拳的学习、体 悟的功能。习武本身是一个了解、认知和明了大义的过程,通过练武习 拳来不断修正、提升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为健全人格的养成和道德的 修养提供方法与途径。

浏览33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