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一)武校发展中重武轻文,不利于民间武校健康发展
最开始,武术被作为公益型事业发展。随着武术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 显,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人们纷纷投入到武术学校创办中。在经济利益驱 使下,武校学校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教师整体素质低,在教学 中一味地强调学生武术技能的提升,却忽视了学生对学生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另外,只注重发展学生的武术技术,一旦与社会发展 提出的要求不吻合,学生就会陷入既不能依靠自身精湛的武术技艺谋生,又不能 依靠自身文化知识水平谋生的两难境地,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实现自身价 值,还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其次,民间举办武校的教育层次仅仅局限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很难考上理想的大学,这就加大了武术学校向高校输入 高水平、高质量武术人才的难度,不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最后,受观念 的影响,人们大都认为武校里培养的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学生。
(二) 武术产业化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民间拳师交流受限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都是在市场经济 体制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在此期间,尽管传统武术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坎 坷的,但是也曾获得过初步成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 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 绩。但是就当前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 先,传统武术经济组织的发展过分依赖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不管是举办武术 节,还是加强武术与旅游业的合作,都需要政府直接参与,这不利于传统武术自 身发展。其次,有的传统武术传承人不愿将毕生所学传给下一代,造成武术各门 派之间无法交流、相互借鉴,一些传统武术拳种、器械技法和套路演练濒临灭 绝,这些对于传统武术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 武术产业化相关人才严重短缺,相关制度有待优化
上述所说,武术学校的教育层次仅仅局限于小学和中学,因此培养出来的人 才也是有限的,更不用说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方面的经营人才了。尽管武术专 业人才往往是专业型人才,但是,由于缺乏经营意识,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不 论是积累的经验,还是经营的水平都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传统武术产业,导致 传统武术部分无形资产功能与效果常常被忽视,不能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 同需求。因此,武术经营人才数量的不足是影响传统武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行各业发展,人才都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传统武术产业发展要想 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进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除了人才 匮乏外,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还存在比赛制度不完善、裁判队伍管理不 严格等问题。
四、武术产业化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 进一步完善武校的管理制度
首先,进一步优化传统武术产业的管理机制,确保所有武术学校的审批程序 和管理机构更加得清晰明了,上到证件管理,下到评估工作,促使传统武术学校 在各方面的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可以遵循。
其次,优化武术学校教练及裁判的整体业务素质,要不定期对武校的教练和 裁判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考试,对那些通过考核的教练和裁判颁发上岗证 书,从而确保武校产业化的发展。
再次,优化武校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学生精湛的技术动作,还要加强学生 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最后,加大武校与各类高校的联系,有效解决长期存在于武校的师资培训问 题,从而为武校人才进入高校进修提供便利,最终培养出高级的武术人才。
更重要的是,传统武术的传承者在履行义务的同时,要坚持因人为本的原 则,从而编排出实用、短小、便于操作和普及的套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武 术学习中。
(二) 进一步调整政府调控结构
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传统武术产业要想在诸多产业发展 中崭露头角,必须要抓住各种机会,勇敢面对新的挑战。传统武术已经成为中国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不 论是哪一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才能挖掘和发 挥处更多的有限资源,才能实现武术产业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还要充分 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推突出传统武术产业化的独立性与自主 性特征。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要恰到好处,干涉超过正常范围,必然会影响中国 传统武术的发展。比如某地区要举办武术节,那么该地区的体育局、文化局、教 育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就会同时对武术节的管理情况提出看法,相应地,就需要在 此过程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因此,不同级别的政府应当对宏观调控的范围有 一个清晰的把握,适度地减少武术竞技活动的频率,从而促进传统武术产业的稳 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在中华武术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还要加 大对传统武术发源地、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观念上重视起来,促使传统武 术产业的科技含金量,有效带动与武术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规范武术管理人才培养与武术技术标准
武术产业化发展能够顺利开展与武术管理人才密切相关,因此我国要大力 实施和落实人才培养战略。首先,武校不仅要建设一批武术理论丰富、高素质的 现代化教师队伍,还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其 次,丰富武术教学内容,除了要讲授武术专业理论知识、武术专业技能技术外, 还要渗透与武术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 从而使学生成为多方面发展的武术经营人才;再次,在武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要始终将武术技术发展作为核心任务,从而实现武术技法的完整统一,防止现实 中偏离武术技术知识教授现象的发生;最后,在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中,还要运 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大力宣传传统武术,从而使传统武术获得市场竞争 力,引起世界人们的关注和认同。
第三节武术文化产业运作与管理
一、积极借鉴NBA产业俱乐部联盟的组织形式
NBA联盟就是由30个俱乐部组成的市场主体,它的经营模式是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独立完成的,既没有政府的干预,也没有社会企业、赞助商的加入。同时 NBA联盟没有法人资格,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其是非营利性的篮球行业组织,因 此获得经济效益应属于该联盟内所有成员的。NBA联盟相比其他组织形式来说, 具有联合其他分散俱乐部,综合处理内部事务和外部事务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 办事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实现统筹发展。NBA联盟对内能够顺利实现各俱乐部的 均衡发展,大大降低运营的风险;对外,NBA联盟形成了垄断,有助于实现更大 的经济效益。NBA联盟中各个俱乐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这些俱乐部不仅能增 加收入,还会为在比赛中获胜而展开激烈竞争,此外各俱乐部会为了共同的经济 效益和制造出优良的赛事产品而进行紧密协作。NBA联盟内部的规章制度往往会 对各个俱乐部形成较强的约束力,由此能够有效防止恶意竞争的情况出现,最终 有助于各俱乐部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NBN俱乐部产业联盟的组织形式中,中国传统武术产业受到了较大的影 响。就拿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来说,首先各俱乐部必须要顺利通过民政部门或工商 部门的审批注册,通过采取契约的形式才能顺利实现武术联盟;其次,武术竞赛 也同样应被俱乐部作为核心产品发展。中国在武术俱乐部产业联盟组织形式上进 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但是由于我国武术产业发展存在不健全、相似赛事组 织经验缺乏的问题,因此在此发展过程中,仍有弊端不断地显露出来,影响了传 统武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中国武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我国传统武术 应先积极成立武术俱乐部,充分发挥各俱乐部的联盟作用,从而推动中华武术产 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浏览2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