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建身心疗法的基础理念

少林医学是一门很独特的学问。此门医学是结合中国传统医理,再融入佛理中的生命观念,道学中的养生观念及中国的传统武学。是对改善身体、心理及智慧很有用的一门学问。少林寺,传统上是一所禅院,而习武和学医是少林僧人的修行方法,这个传统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禅武医学”。

德建身心疗法的特色

本疗法是基于少林寺南院永化堂传下来的禅武医学所发展出来,既保存传统,却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将传统的智慧现代化,融合现代心理学、生活科学及医学的观点编制而成。为了方便交流和避免误会,我将此疗法名为 “德建身心疗法”,它有以下五个特点:


  • 本疗法由修禅、内养功、饮食、通窍四个元素组成,相辅相成,四 环紧扣,缺一不可,各元素辅助其他元素以达致对人的身体及心理做出全面的改善。现今的心理治疗方法多是单一的从思想上改正,没有配合饮食及内养功的手法来自我改善,所以对病者或许不能有全面的帮助。我临床二十多年,常常有病人告诉我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很努力去改善,但总觉得有心去改善,却没有能力去实行。我还记得有一位患有抑郁病的人,她终日感到不 开心,很希望自己能愉快,但常常感到疲倦,没有能力去完成我提议她应做的方法,因此更加痛苦。这是十多年前的一个病例,是一个失败的个案。当 时我还没有接触少林禅武医,没有用改善饮食以辅助心理治疗的概念,治疗了几次她便没有再回来。相反,我现在用饮食指引来帮助求医的病患者,效果大致比单一施行心理治疗来得有效,再配合教导病人内养功法,如病者能配合,一般都有满意的效果。

  • 德建身心疗法建基于中国的禅修思想,而禅学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禅学融合了佛教慈悲施予的精神,道学养生的修炼及儒家文化对社会、家庭和睦的观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源,并且潜意识 地反映人的行为及观念,治疗方法必须注重一个民族本身的文化。现在中国大多的治疗方法都是搬用西方的疗法,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因为西方的根 本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文化。例如,一个年青人十多岁便离开家庭自己生活,他们也没有回馈父母的观念,西方文化没有提倡要照顾年长的双亲,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孝道有很大分歧。所以,西方的疗法主要围绕个人自我分析,自我了解,如何为自己达成愿望,当中很少关注个人与 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观点跟中国和谐社会观念(collectivism)有很大分别。所以,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的身心治疗,也许在治疗上及对社会发展会带来正面影响。

  • 德建身心疗法的主导思想是引导个人明心见性,从感悟、练功、反思中明白自己人生的方向,而且强调培养平和的心境,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心平气和。这是一般西方治疗不重视的,却是德建身心疗法的主旨。 此外,疗法主张培养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睦;以慈悲的心,包容地对待身边 的人。这一点也是一般疗法不注重的。还有,正确的品德也是疗法的主导思 想。西方的疗法甚少注重品德,因为西方的文化强调“自由”,所以不提倡道 德,认为个人喜欢怎样都可以才是自由。道德对很多西方人来说是枷锁,误以为是无自由的生活方式。本人从二十多年临床的经验中却领悟到很多病人的问题源自“不知所措”,他们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所以心理上感到不实在,没有信心。所以,德建身心疗法从佛学基础上列出强调正品德的指引,这些不是规范人的律例,而是在不知所措的心理情况下的依据。

  • 德建身心疗法强调饮食的调整,提倡自然素食。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素食的观念,特别是西方科学越来越多研究指出素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德建身心疗法的素食指引有其独特之处:素食疗法以进食五谷、杂粮、蔬菜、果 仁、豆类、菌类、水果为主,忌食肉、海鲜及蛋类。一些西方素食认为海鲜类食物都是素食,本疗法不主张进食海鲜;一些佛教素食可以进食蛋类,本 疗法也不赞成进食蛋类。另外,本疗法强调天然食物,不鼓励精制食物,例 如市面上有很多素鱼、素鸡之类的素食产品也不鼓励进食。还有,尽可能不 进食葱、蒜、香菜、韭、菜心等荤菜。这些蔬菜类于西方的素食观念是可取 的食物,但本疗法强调避免进食这些食物。并且,不宜进食辛辣,例如姜、 芥类、辣椒、胡椒。有很多人对不食姜的说法感到怀疑,我经常被问到姜不 是驱寒的吗?有人说冬天女士饮红糖姜水很好,感冒时饮姜茶也很好。此疗法的中心思想是当一个人有病的时候,身体内有痰、炎、毒的时候,不宜进食姜及其他辛辣的食物,健康的人可以适量进食。

  • 本疗法的一个独特观念是“通窍”。这是西方疗法从没有提出的观 念,禅武医的文化强调禅机即气机,所以对气的畅通十分重视,从而发展出各种通窍的思想指引及方法。这都是千百年来历代少林寺高僧从修行练功中 感悟身体的运作与气机的关系所发展出来的独特方法。“窍”是人体的开 口,人身体内的机能与身体外界的接触点。当中“鼻子”就是一个主要的窍 门,因为我们一呼一吸,体内的气由一呼出了身体,而环绕四周的空气由一 吸进入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不自觉地每天都与环境和自然互相交流,当大家都处于同一个环境下,我呼出的一口气,或是你吸入的一口气;你呼出的一口气,又或是我吸入的一口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有这一个如此微妙的方法。所以,领悟及掌握呼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交流的主要课题。[德建身心疗法]此疗法由四个元素组成,四环紧扣,缺一不可,是一项全人的疗法。修禅是指修养个人的心境及品德;内养功的原理是借着修炼少林的禅武以提升个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饮食的概念是尽量减少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通窍的观点是指保持身体的各个窍门(包括鼻、耳、大肠等)畅通。

    “德建”两字的含意

    “德建”是一个相关词,有两个意义,都代表本疗法的两个内涵和 精髓。“德建”二字的第一个解释是:“德”者“品德”,“建”者“建 基”,意思是这个疗法是建基于正确品德的修养。现今的医学以“治病”为 主流,对“医德” “医者父母心”的观念淡化。所以一般的思想就是“对症下药”,病人有感冒,便给感冒药;病者患癌,便提供治癌的手段,很少考虑病人的心理,病者的生活质素,病者家庭的关怀等,是“治病非治人”。 本疗法从“品德”上提倡两个观点:第一是“治人非治病”。除了帮助病者改善身体健康,也注重改善心理、思想、人格的质素,从禅修的基础上帮助病者培养正确的观念及行为。我们认为正确的品德是改善身心健康的关键。 第二点是“度人先自度”。现今以西方观念培养的心理医生、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都主要是“方法为本”的学习,学生学了不同的心理理论、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认知治疗、家庭治疗等,却不注重做人的品格、思想的培养。我十多年来教导了不少临床心理学家,但都感慨当中有些学生本身也有 心理障碍,不能快快乐乐过活,然而,他们却每天用不同的手法去帮助别 人。这是西方主流培训的思想。本治疗提倡以禅学的思想培养医护人员,使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包括慈悲、关怀、自在、包容、少贪、少怨、少妄 想。首先自己要能愉快健康地生活才可以帮助别人愉快健康地生活。

    有一次,一位跟随我多年的学生问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她说:“陈 教授,我跟随你多年,看你治疗病人的时候很少说话,有时只是见你微笑, 特别是与自闭症的小孩子。我看其他专家做治疗时跟着很多守则,很多步 骤,但我从没有看见你手上有任何手册。但是,这些自闭症的小孩子都很喜 欢见到你,每次都叫着要见你,我不明白。你用什么方法?有没有守则? ” 我回答她:“心就是守则,慈悲包容就是守则。只要你自在愉快,接近你的

浏览3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