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被你感染而自在愉快,这就是方法,先从自己修养开始。”她说: “太难了。”她觉得难,因为学习方法容易,培养心法困难。
“德建”两字的另一个含意是本疗法是传续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学的文 化而发展出来。少林寺的传承,是以严格的师徒制度,谱系是以福裕禅师的七十字诗排算:“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心朗照幽深,性明监崇 祚。衷正善禧禅,谨惠原济度。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现时少林寺内的辈份已排到“德、行、永、延”,而最高辈分是“德” 字辈的僧人。而德建禅师是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第十八代的传承人,依登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考证传承如下:
[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传承]
正道一圆会一通理行海一超然一同禧一玄贵一祖 双一清泰一静典一真传一如祥—海发一湛谟一寂勤 一吴山林一张庆贺一德建
因为德建禅师所传承的禅武医学,是历代高僧佛子修为的精髓结合。 所以“德建”两字代表少林禅武医文化的传续及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再 者,德建禅师无私地对我倾囊相授少林禅武医的精髓文化,使我智慧大 开,对中国禅学文化及少林传统修炼方法有了确实及精进的了解。没有师父的口传身授,我不可能编著出本书。所以,饮水思源,我把本疗法命名 为德建身心疗法。
[德建身心疗法的来源]
少林寺禅武医学
心理学
科学
德建身心疗法是建基于中国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的修行方法, 配合现代科学及心理学,而发展出来的身心疗法。少林寺永化堂始创于明代,由无言正道,少林寺第二十六代住持创立,到现在已传至第 十八代,少林寺高僧——德建禅师,为当代少林寺禅武医的传承人。
德建身心疗法的临床研究
我们的研究室于二零零七年开始研究少林医学对情绪、智能及身体健康的效用。我们的研究组成员包括来自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 育学院、葵涌医院及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的教授、医生、心理学家及脑 电分析员等专家。研究结果已在美国的学术期刊发表,也曾在美国几所学府包括哈佛大学及密芝根大学等作专题讲学。研究的项目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两个方向。临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有行为与认知障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及有情绪障碍及健康问题的抑郁病患者。基础研究主要是运用脑电波测量仪器研究内养功的脑内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脑活跃度改善情况。
自闭症,又名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自闭症的儿童有社交发展的障碍,他们难以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并与人缺乏目光接触。 由于他们兴趣偏狭,大多难以掌握社交技巧。另外,自闭症的儿童亦有沟通上的障碍,他们大多语言发展迟缓,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都有异常情况, 例如经常鹦鹉学舌、经常重复某些语句或单音调等。他们对语言理解会有不 同程度的困难,亦对非语言沟通有理解困难。此外,部分儿童更欠缺语言沟 通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的儿童会执着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并且不容许改变习惯和常规;他们亦不断重复一些动作,例如前后摆动身体、摇晃头部、不停转圈等。他们对有兴趣的事物可能会极度专注,但对其他的事物就漠不关心,例如喜欢火车便可以把所有火车型号和班次记熟,但有可能在别的方面却有学习障碍。此外,自闭症的行为及认知功能会随着患者的严重程度、智商及年龄而有所不同。可惜,目前并没有可以根治自闭症的药物,而行为治疗及认知培训的效益又有限。所以,我们这几年致力研究能否用德建身心疗法改善自闭儿童的行为和智力。
自闭症的成因虽然还未完全找出,但是近年科学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的脑部结构及活跃程度均异于正常儿童。其中有些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前额 叶(frontal lobe)和前扣带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活跃程度都比较低。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运用脑电波测量仪器量度自闭症儿童前额叶和前扣带 皮质的活跃程度。实验假设是:如果德建身心疗法有效改善脑部的运作,我们于实验前后量度他们脑部的活跃程度,自闭症儿童的额叶和前扣带皮质的活跃程度将会提升并接近正常儿童的水平。同时,以专业的临床心理测试及脑功能测试评估他们的行为、认知功能、情绪,都会表现统计学上定义的显著改善。
“饮食改善”是德建身心疗法当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在治疗儿童时比较容易执行的方法。在临床上我们看到不少成功案例,于是我们以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研究“饮食调整”对改善自闭症儿童行为的临床效用。此研究的成果已在二零一二年美国一份期刊中发表(Chan, etaL, 2012b)。少林寺,虽然是佛教寺院,却以武术和医药闻名。“食物为药”的概念被应用于少林医学(禅医)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知,某些食物的摄入,可能对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有害。例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表示,长期摄入大蒜可能会导致健忘,过量摄入生姜可能对头脑和智慧有害。禅医提出,摄入过多“辛”和“热”的食物 (包括所有肉类、海鲜、鸡蛋、姜、蒜、葱、韭菜、辣椒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将在体内产生过多的热和导致气滞血瘀,而这是导致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原因。禅医认为,人的自身有自愈能力,通过自然和均衡的素食饮食,和减少摄入辛热食物,人的自愈能力会提升并改善自己。
执行功能障碍是自闭症的一个典型认知功能障碍。执行功能包括记忆、 注意力、计划、反应抑制、智力灵活性及自我监督的能力。执行功能障碍引 发的思想和行为是典型的自闭症特征,例如重复的行为、无法控制行为和情 绪,及异常的社会沟通和互动能力。本研究主旨是比较有“饮食改善”的自 闭症儿童,与没有“饮食改善”的自闭症儿童,会否有执行功能的改善。 二十四名自闭症儿童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饮食调整)和 控制组(没有饮食调整)。每个孩子均于实验之前和之后的一个月接受研 究员评估他/她的执行功能,及运用脑电图(EEG)评估其大脑活动量的增 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智力灵活性和反应抑制能力都呈现显著的改善。这 些临床评估与他们父母的报告一致,就是实验组的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当 中,他们的社交沟通及灵活性都有明显改善(图一)。我们以脑电波测试仪 尝试理解改善饮食如何使行为有所改善,我们假设这样的饮食方法或许可以 改进脑部运作,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与我们的假设吻合:经过一个月饮食改 善的自闭症儿童,他们脑内的前扣带皮质活跃度增加(图二)。相比之下, 对照组没有显示任何显著的改善。所以,只是一个月的饮食调整,已对自闭 症儿童的行为有正面的改善,而且可能改善脑部活跃度。这是一项使人鼓舞 的结果,因为治疗的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用。此外,我们也有一项研究内养 功对自闭症的效用,成效也与以上结果一致(Chan, et al” In Press)。
另外,我从事认知功能(包括记忆、语言及计划能力)复康工作二十多年。现今还没有一粒聪明药,使认知功能有障碍的人可以康复;也没有一粒记忆药,使记忆有问题的人可以回复记忆。所以行为培训是主流的方法,但进步 有限。由二零零七年开始,我们尝试应用少林医学的一些理念于认知功能的复康,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已在美国学术期刊发表了研究结果。
家长按孩子日常有关社交沟通及灵活性的行为作治疗前和治疗后之比较来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进步越大。这是大脑的切面图像,当中圈出的部位是前扣带皮质脑区,主管人的反应抑制及灵活应变的能力。实验组的儿童于一个月的饮食改善后,该脑区的活跃度(右图圈出并着色的位 置)明显地提升了;相反,控制组的儿童没有这样的变化。
浏览2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