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拳种。据历史记载,起源于北宋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 长拳,主要指查拳、华拳、花拳、红拳、少林拳、炮拳等拳术。查拳是我国武术运动项目中 比较大的拳种之一,盛行山东及华北各省。传统的查拳共分10路。
华拳,起源于唐朝开元年间山东的济宁。华拳的套路很多,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
花拳,相传为清雍正年间的江宁侠士甘凤池所创的一套短打拳法,流行于江苏、浙江一 带。花拳注重实用,以跌法为主,不讲套路。
红拳,传说创自宋太祖赵匡胤,元初即已流行。红拳以十大盘功为基本功法。有大红拳 和小红拳之分。
通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在上述传统拳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种——长拳。1958 年国家体委组织创编了初级长拳一、二、三路,对普及武术起了积极的作用,也确定了长拳 的位置;1960年国家体委编写了乙组长拳和武术竞赛套路“甲组长拳”,使武术在普及的基 础上得到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自选长拳,对发展武术起了积极的作用。1989年 国家体委又公布了 “长拳竞赛套路”。这是一套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的拳术,是近期国内外武术比赛,也是1990年亚运会武术比赛的内容,对推动亚洲和世界 武术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节太极拳发展史
一、 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 一词源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极、绝对、惟一之意。 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阴阳太极哲理解释拳义,著《太极拳论》。从此, 普遍采用“太极拳”这一称谓。
据武术理论家唐豪和太极拳家顾留馨等人考证,证实太极拳为清代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 庭所创。但大量传习太极拳是陈氏第14代传人陈长鑫。晚清时期太极拳传入北京,辛亥革 命后由北京传向全国。
二、 太极拳的变迁
太极拳自陈王庭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代代相传。300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门徒的不断 丰富和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下五大流派。
(一)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流传下来的代表套路有老架式(陈长鑫创)、新架式(陈有本创)和赵堡架 式(陈青萍创)。
陈式太极拳的显著特点是,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动作有快、有慢。
一般在发劲和动作转换时快,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在动作终点时刚,过程 时柔。整套动作刚柔相济,快慢相兼。
(二)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在陈家沟学得陈式老架后创编的,后经其孙杨澄甫最后 修改定型。架式以舒展端正、均匀柔和见长。
(三)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始于满族人全佑,后经其子吴鉴泉加以修改而形成。鉴泉自幼从汉,改姓 吴。从学于杨露禅,后来又拜露禅之子杨班侯为师。在杨式小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架式小巧细腻,动作柔缓平和。
(四)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是河北定县人孙福全(字禄堂)所创。孙禄堂毕生研习武术,精形意、八卦 和太极拳,并聚三家拳术之精华,融合一体,创造了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以架高步活, 转换轻盈为特点。因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太极拳”。
(五)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也称郝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武河清(字禹襄)从学于杨露禅之后,在陈 式老架和新架太极拳的基础上演化而成。后经郝为真、李亦舍修改定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普及推广太极拳,国家体委在1956年推出了 “简化太极 拳”。为了适应太极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国家体委于1979年创编了 “四十八式太极拳”。
1989年6月,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太极拳专家编写了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十二式太极 拳)、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孙式太极拳竞赛 套路等五套太极拳。1991年和1992年,中国武术协会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又分别推出“太极 剑”和“太极推手”两个竞赛套路。这七套太极拳、剑的诞生,是太极拳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对今后国内外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太极拳除拳术之外,还有散打形式的推手以及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太极枪等各种器械练习。
第四节形意拳发展史
一、形意拳的起源
形意拳,为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隆风(字际可,号龙峰)所创。自清乾隆年间开始, 在河南、河北、山西流传。近百年来流传到全国各地。
第五节八卦掌发展史
八卦,最早见于《易经》:“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掌就是以八卦学说理论而 创立的一种拳术。
八卦掌,原名转掌,后称八卦转掌、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揉身八卦掌等。运动 时,步法纵横交错,为四正四偶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相似,故名。相传为清代中叶 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
大约1866年,董海川在北京传出此拳,很快盛行京、津、冀,并不断传向全国。董海 川徒弟数十人,而以尹福(寿鹏)、程廷华、马维祺、刘凤春、史立卿、魏吉、宋永祥、宋 长荣、梁振普等为最。当代,沙国政先生擅长此拳,并著有《八卦连环掌》、《八卦掌对练》 等书。
第六节通臂拳发展史
通臂拳,也称通背拳,是一种典型的长击类拳术。传说由战国时白猿(名士口,字衣 三,道号动灵子)所创。近代流行的通臂拳,为清末浙江人祁信所传。
通臂拳在民间辗转传授中形成以下流派。
白猿通臂,系战国时代白猿所传。后经北京的石鸿胜及弟子的整理并逐渐在京传开。
五行通臂,由祁家通臂中“少祁派”拳技发展而成。以摔、拍、穿、劈、钻配金、木、 水、火、土五行,以生克之理追求技法理论。
劈挂通臂,此拳是后世把通臂拳与劈挂拳糅合而自成一体的拳术。明末清初河北香河人 张策是劈挂通臂的代表人物。
少林通臂,据传是李镜源所创,是少林拳中的一种。通臂拳系除拳术外,还有通臂风格 的各种器械术。通臂拳系虽属猴形类拳系,但只揣摩猿猴的特点,不取猿猴形象。
当代,沙国政先生擅长此拳,其弟子胡宝林多次获全国比赛冠军。
第七节少林武术、南拳发展史
一、少林武术的形成与发展
少林武术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源于隋朝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历代众僧参照民间 的健身术和其他拳术融合而成的拳术。明代以前以棍术为主,以后拳械并重。
隋末唐初,唐高祖李渊书约嵩山少林寺僧助战救唐太宗李世民,僧众应战,击败王世 充,生擒王仁则,救出李世民。太宗继位后,论功行赏,并允许练武,训练僧兵,使少林武术迅速发展。拳术、器械、气功习练成风。
二、 少林武术的流派
少林武术分为北、南两大派。北派有太祖长拳、梅花拳、罗汉拳、六合拳、螳螂拳、大 红拳、小红拳、少林五拳(龙、虎、豹、蛇、鹤)、五形八法拳、连环拳、地躺拳、金刚拳、 黑虎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30余种拳术套路以及梅花桩、卧虎功、鹰爪功、排打功、 铁布衫功等34种功法。
南派少林拳已发展成今天的南拳。
三、 南拳发展史
南拳,也叫南派少林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大拳种。据史籍《小知录》载,明代“使拳 之家十一”中,南拳即为一家。说明南拳在明代就已记入史册。
1960年,国家体委推出“虎鹤双形”套路,作为体育院校选修课教材之一,使南拳得 到了推广。1989年,中国武术研究院又推出了 “南拳竞赛套路”,使南拳得到进一步普及推 广。
第八节象形拳发展史
象形拳是武术中的一类,泛指模仿动物的技能、特长和形态,或模仿某些古代人物的搏 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结合武术的攻防技法而编成的拳术。这类拳术的萌芽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象形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鹰爪拳
鹰爪拳脱胎于翻子拳所以也叫鹰爪翻子拳。相传为清代河北雄县人刘士俊所创,是在十 路行拳、岳氏连拳和八闪翻的基础上加入鹰爪抓扣、鹰翼翻旋的动作创编而成的拳术。
由刘士俊传刘德宽、纪二、纪三、李振声等。近代河北的陈子正擅长此拳。现代河北的 徐向东自幼修炼鹰爪拳,曾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广西武术教练周树生也擅长此拳,笔者 1975年、1979年两度从学于周老师,并首次在昆传授此拳。
二、 螳螂拳
据传,此拳创于明末清初山东人王郎(王朗)。王曾入嵩山少林寺学艺,后游访数省, 广拜名师。偶遇螳螂捕蝉,细观其技,后借鉴猿猴灵活的步法和螳螂快速、准确的动作,融 于武术的攻防动作而创编成螳螂拳。后经历代拳师们的不断补充、修改形成一套名扬海内外 的拳种。
螳螂拳在长期的传习中形成各种流派,有七星螳螂(又名罗汉螳螂、硬螳螂)、梅花螳 螂(又名太极螳螂)、六合螳螂(又名马猴螳螂)等。
螳螂拳长期在山东流传,1919年范旭东的弟子罗光玉担任上海精武体育会教师时传授 此拳。后传到广州、香港、台湾各地,继而又传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据张祥三的《螳螂拳术源流述要》记载,螳螂拳传系如下。
浏览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