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长期传播于中国社会,对中国 民间风俗产生了深刻影响。道教斋醮作为最具中华特色的祭祀仪 礼,不断从民间风俗习惯中汲取营养,充实丰富着科仪的内容, 以适应民众的心理需求,满足民众的祈禳需要。道教植根于中国社会,活动于民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 最紧密。道教不仅影响人生礼俗,对人的生老病死、困苦灾厄, 都给予宗教关怀。民众有吉凶之事,都要礼请道士建斋设醮,祈 禳济度。唐代民间延请道士至家做法事,已形成风气。唐玄宗曾 于开元二年(714年)下文,明令禁止在百姓家中设斋,这种从宗 教管理的角度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改变民间习俗。从唐代以后的 情况来看,民间的斋醮活动,已到了法禁不能、理谕不晓的 地步①。每年正月,在庙设道场以禳灾疫者,俗称“打醮”。远近居 民,多谒神礼拜,有所谓进香会者,即组织游艺团体进香娱神者 也。旗伞开道,继以音乐、演员杂其间,神驾殿其后,鼓吹相随, 参神礼拜焉②。醮将毕,一人羽衣持剑,竹纸为船,至同社家,诵 咒掷杯去,曰“扫荡”,除祟意也③。祭祀斋醮中用到的武器大多是剑,因为剑在此不光是杀敌武器,还有更深的含义。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 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 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①。以 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已制剑为兵。剑,古之圣品也,至尊 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 传奇。并且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 侯,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不光是厮杀的武 器,它还被道家视为降妖与杀魔的法器道教。斋醮中道士口中念 念有词,持剑做劈、点、刺等杀伐动作,寓意杀死恶魔,祈福除 灾。道士用的剑有七星剑,还有桃木剑,据说桃木有辟邪之功能。道教斋醮与民俗信仰能够结合,在于斋醮具备的宗教功能。 在神道设教思想浓郁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相信道教斋醮的祈禳 济度功能,期望建斋设醮以感动上苍,赐福消灾,济死度生。道 教斋醮与民俗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斋醮能够满足民众的心理需 要。在天灾人祸之后,开建驱邪禳灾的斋醮仪式,藉道教神灵之 信仰,以抚慰死者,振奋生者。道教祈祥祓厄的斋醮仪式,能充 分满足民众红白喜事所需。民众普遍的心理需要,会蕴积转化为 社会需要,社区定时举行地域性的祈安大醮,以表达民众怀德报 恩、敬谢天地祖先之情,此已成为近现代民间祭祀习俗的重要内 容,也是武术和宗教结合的典型反映。二、傩文化中的武术“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 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 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 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 跃或残存于汉族和20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二十四五个 省、自治区。清嘉庆《汉州志》记载:二月“春社”后,设坛建醮;作纸龙 船,坐瘟、火二神像,周巡四隅,众扮执役,呵导前行,一道士仗 剑随之,鼓乐齐鸣以逐疫,谓之“平安清醮会”,是古傩遗意①。张衡在《东京赋》中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觐拿着管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 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跳傩”是中国古老的民俗活动,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就有先 民们发挥自身的力量用迷信的方式与自然界恶势力斗争的记录, 它在周代已进入宫廷,不只成为固定的仪俗,而且有了专司其事 的人员。在仪式中人们执戈扬盾,四面出击,率领百余部卒,直 到把那些代表厉鬼瘟神的恶势力打败为止。仪式过程中有许多古 代武术搏击模拟动作,即今日对打之始。傩文化圈中傩艺都或多 或少吸收或保留了武术的技艺。湖南的侗族、湖北的土家族都有自己的傩戏②。武术与傩舞一样起源于生产劳动,在狩猎驱赶活动中形成攻防格斗的习惯动作, 都具有歌舞的性质。在原始社会时代,狩猎驱赶活动是武术萌芽 的基础以及傩舞之根。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侧重扮演的就发展 成为歌舞,注重实用的就发展成为武术,各自朝适应于自身规律 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功用。两者又相互交融,特别 是明清以来的傩舞融合了更多的武术内容与形式。武术与傩舞在 起源及发展过程中,两者同源异流,既相互交融又相互影响①。湘 鄂渝黔桂边土家族武术,从其产生之初就被吸收到民族色彩浓郁 的巫傩文化中,成为驱逐瘟神赶鬼,沟通人与神的语汇②。第四节神奇的掌故文化一、陶侃射蟒陶侃,字士行(259—334年),原籍鄱阳,永嘉五年(311 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曾封长沙 郡公,都督湘州诸军事。长沙市小西门外湘江边上有座高台,相 传是陶侃为民除害、射杀大蟒的射蟒台。他的墓在岳麓山南麓, 南门外灵官渡旧有陶侃祠。陶侃的后裔陶潜所写的《桃花源记》, 脍炙人口。桃花源在今桃源县南10多公里处,风景优美,游客流 连忘返③。根据陶侃射死一条吃人无数的大蟒蛇,为民除害的事迹,当 地人们流传着这样的神话:相传大禹在长沙治水时,降住一条兴 风作浪的大蟒,将其压在禹王碑下。天长日久,大蟒逃出,化作 人形,跑到城内兴妖作怪。它逢人便说,七月十五日夜,天门将 开,有神仙搭天桥来人间引渡凡人,并鼓动人们沿桥上天,不要 错过这一缘分。城内许多人信以为真,到七月十五日夜,都到湘 江边观望。只见河那边真的搭过来一座天桥,桥上还燃着两盏天 灯。许多胆大的百姓果真踏上天桥,往河那边走去,可他们再也 .没有回来。陶侃“异而不信”,断定是妖孽“吐吞为桥”,诱骗人 们“渡引仙界”,于是在江边上筑起一座高台,以待妖孽再现。几 天之后,桥又出现了。陶侃站在高台之上,经过一番仔细观察, 认定天灯即为妖孽的眼睛,便操起弓箭,迎着天灯射去。顿时天 灯熄灭,仙桥缩了回去,天空中突然下起一阵血雨。陶侃立即传 令全城各家药店,3日之内凡有伤了一只眼睛的道士来买眼药,一 概不卖真药,而卖给溃烂之药。两天后,果真有一烂眼道士进城 买眼药。药店遵陶侃之令,卖给烂药。于是,这条兴妖作怪、吞 食人命的大蟒,在敷药之后,终于死在岳麓山上。二、沔水斩蛟从考古发掘出的化石可知,40万一60万年前,大约与北京猿 人同时,在沧浪水边生活着旧石器中期员U西猿人。沧浪水是古称, 汉江的一部分,它的清和浊与楚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战国末 年,屈原在《楚辞》中描绘了楚国的秀美山川和纯朴的民俗风物。 沔水即现在的湖北汉江,《孟子•离娄》篇上第八章和司马迁《史 记》中《渔父》也有对汉江的描写,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李白在《襄阳歌》中对汉水也有描述:鸩蟾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 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酷。此江若变作春 酒,垒曲便筑糟丘台。与即西猿人共生的动物,有熊、大熊猫、剑齿象、剑齿虎、 犀、猗猴、鹿、牛等。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 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分析:“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 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比现在高2龙左右,正月平均气温 高3Y—5Y。”当时中原终年雨量充沛,草木繁茂,其中有一种动 物“蛟”,分布于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现在只存在于安徽宣城 等地。湖北楚史专家张正明说,“蛟”就是扬子鳄。中国的鳄鱼有两 种,一是湾鳄,生活在浅海,已绝迹;二是扬子鳄,已所剩无几。 扬子鳄需要食物丰富的大片河网湿地才能生存,江汉之间的古代 云梦泽,就是这种湿地。湖北简称鄂,古字为噩,就是指扬子鳄。 此后地方史编写中,记载发洪水为“起蛟”、“涌蛟”,这已不是实 指动物蛟,而是指产生像“蛟” 一样翻腾的洪水肆虐为害的现象。斩杀蛟龙多谓勇士英勇过人,为民除害。沔水即现在的湖北 汉江,在江汉云梦泽周围地区,历史上有四次记述斩“蛟”的事。 一次是在公元前5世纪,楚惠王大将次非在石首江面斩两蛟,二是 汉武帝从得阳(今江酉九江)渡江时,“亲射蛟于江中,获之”。 三是三国时吴国周处(236—297年)斩蛟。四是郦道元《水经 注•沔水》中记述的,东晋初年襄阳太守邓遐在汉江中斩蛟。楚国次非斩绕船两蛟见《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 得宝剑于千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 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 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 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 王闻之,仕之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 剑者,其次非之谓乎!”《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 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触胪千里,薄极阳而出,作《盛唐极阳之歌》。遂北至琅琲,并 海,所过祠其名山大川。
浏览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