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段左右回环心神宁

概括歌:左右回环细用心,勾穿旋初两臂拧;肩肘腕指节节动,清寒泻火心神宁。

动作记忆歌:做完螯龙升天势,屈腿下沉裆下蹲;左前右后两臂伸,左掌向前右侧后;右臂屈肘掌外旋,掌心朝上初向前;左臂屈肘掌内旋,掌心朝上亦初前;左旋右旋左右初,循行部位属心经;掌旋臂屈双回环,神门阴郑灵道通;起于心经出心系,下膈络于小肠经;复出心系上肺经,腋下出走到上肢;沿着上肢内侧后,到达小指内侧端;上肢心经得锻炼,清热泻火心神宁。

此段动作图缺失,请参照文字习练。

第十一段握固舒筋调肝郁

概括歌:两手握固势伸缩,左右轮换交替握;固精明目防衰老,调理气血肝气舒。

动作记忆歌:两足开立同肩宽,左右两臂前后伸;左掌朝上右朝前,两掌高低同肩平;然后翻掌换左右,左掌前伸右掌抽;左掌伸到右肘处,两掌同时屈指握;握固手指节节弯,紧切牙关目圆睁;呼气提肛缩会阴,吸气松肛气下沉;左右做完量力数,转身两掌再握固;右掌在上左掌下,右上左后 拳握紧;腰转俯首左后看,尽量看到右脚跟;腰转俯首右后看,同样要看左脚跟;固精明目防衰老,调理气血肝气舒。

第十二段背后七颠百病消

概括歌:动作简单势又少,只是拨腰提脚跟;一起一落调气血,气血舒畅百病消。

动作记忆歌:此势功法最单纯,动作只有提脚跟;做完握固舒筋势,提吊伸拨神贯顶;开始先做连续势,七次脚跟不着地;接着七次起落后,六五四三二一同;最后要做单七次,一提一顶一放松;提踵吊裆守百会,意到涌泉气贯通;涌泉经属足少阴,强筋壮骨理肾气;清理肾热降阴火,宁静神志苏厥逆;气血失调诸虚症,心惕不安目昏花;颈项腰膝足踝病,疼痛等症均可医;背后七颠虽简单,防止百病效神奇。

三、按摩功

按摩功概括歌:循经取穴按摩功,疏通经络气血通;意到气到百病消,永远充满精气神。

1.搓搓功:A搓手心去心火;B搓脸去脾火;C揉眼睛去肝火;D搓耳去肾火;E搓鼻子去肺火

搓搓功歌:掌中少府劳宫穴,系属心经心包络,坚持天天搓下去,安神和胃清心火。天天搓脸能健脾,脾健皮润艳且嫩,坚持天天搓下去,额头眼角无皱纹。肝通双目目通肝,坚持揉眼可柔肝,血管畅通血循环,肝火清兮少忧烦。肾若虚时搓耳门,保命藏经养蒂根,每天搓摩三十六,精足髓满长 寿人。鼻通肺窍肺通气,天天搓鼻肺气通,如能坚持搓下去,清除胸闷上焦痰。

2.鸣天鼓两掌掩耳以指弹指,左右各九次。

3.听关三度(两掌紧掩两耳按揉三至六次,然后两掌猛然向左右两侧拨开,共拨三次)。

4.早晚床上功(睡觉前、起床后行之):A按、揉、抠腿功;B勾搓涌泉功;C搓揉腹部功(顺时针36次逆时针28次);D搓腰壮肾功(两手掌心贴于命门,腰阳关上下搓掌108次);E搓腿内外侧及上下(两掌由左右两侧胯部,由上向下推揉到两脚心,再由两脚心内侧回搓至大腿根部,再向左右两胯侧向下推搓按揉,为此反复36次,下推搓时尽力使腰前伸,下须前伸)。

按摩功记忆分歌:

①骰骨膝眼按揉抠,外膝用力往里揉;两掌用力揉膝眼,骨质增生切莫愁。

②两腿内外反复搓,头要前伸并下合;疏通经络调气血,腰活腿健身灵活。

③古法强身搓脚心,奥妙则在涌泉中;任督相同心肾交,清降肾火可宁神。

④两掌并立小指挨,十指向下贴命门;足足搓够百零八,固精止带月经调。

⑤早晚坐一刻:闭目宁神坐,姿势不尽同;盘膝或伸腿,舒适不伤神;晚晨坐一刻,神逸真气存;身体精神爽,颜面驻常春。

5.头项功:A头向前后倒;B头向左右倒;C头向左右摆;D下须左右翘(划8); E下须左右合(斜后合);F头部左右立圆旋转;G头部左右平圆旋转;H头部左右甩摆(左右各三次)。

头部功记忆歌:(头部分功在大椎)(能疏三阳并表邪)上列几项头部功,防治感冒与落枕。(清心宁神肃肺气)(一身阳气由此通)天天锻炼不间断,强身健脑头目清。

6.养生铭:怒甚偏伤气,邪思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来侵;勿使悲欢极,常记饮食均;再之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寝鸣天鼓,晨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足气保神;若要无疾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愉悦,养气保和纯;素天休论命,修行在本人;若能遵此道,康乐长寿翁。

7.《六字顺序练法》:肺和哂气手双擎,肾吹抱取膝平头;肝若嘘时目瞪睛,心呵顶上连叉手;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呼吸练法》中六字呼吸法的作用:按古代文学记载,主要是按六字与脏腑的配属关系,用某个字分别治疗某一脏的病。例如《修令要旨》所载:

心呵:心源烦躁急需呵,此法通神效莫测;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脾呼:脾宫属土号太仓,疾病行之胜药方;泻痢肠鸣吐酸水,急调呼字免成殃。

肺口四:哂哂多数作生涎,胸膈烦闷上焦痰;若有肺病急需哂,用之目下自然安。

肝嘘:肝木青龙旺在春,病来还觉好酸辛;目中赤色兼多泪,嘘法行功效若神。

三焦嘻:古人留言最上医,三焦有病急需嘻;若或运行土壅塞,不用此法又何如?

肾吹:肾如水府是生门,保命藏精养蒂根;眉蹇耳鸣兼黑瘦,吹之精气返昆仑。

8.孙真人四季行动养生歌: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咽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即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记出声闻口耳,其功优胜保神丹。

舒筋八段功法

“人老先从腿上老,心里着急走不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下肢功能的逐渐衰退,造成了行动不便,自己痛苦,家人发愁。老年人的腰腿发生疾病,主要是筋络受损而引起的骨质疏松使肌骨枯衰,只有疏通经络,才能焕发肢体筋骨生机,从根本上增强生理机能,解除痛苦,恢复健康。

八段功的势法内容大部分包括在《十二段锦益寿内功经》内,多势与太极拳、八翻手诸拳类中。通穴势养筋、按摩势开筋、蹲起势曲筋、蹬踢势壮筋、鸡腿势提筋、晃海势舒筋、压腰势拉筋、屈蹲势整筋,八段功势法精练单一,从躯体的束展、俯仰、拧转、摇晃,四肢的伸缩、举屈、勾穿、旋摆等动作,结合意念、呼吸融为一体,依赖轻柔匀缓,起到了防病治病的医疗作用。

八段功法的势法与功效:

1.通穴势养筋:拳经云“气通则穴通,穴通则经舒”。人体顶心百会穴,足心涌泉穴,手心劳宫穴,是人体的极端穴位。“内气三行,气血遍周身。” 随着有节奏的躯体屈蹲,屈臂展伸,循经取穴,旨在气通经脉,舒筋活络,可以治愈和防止筋骨衰退,腰膝肩胯疼痛等疾病。

练法:两腿分开比肩稍宽,束身屈腿呈半蹲式,束身之同时,两臂前伸与肩齐平,两手指自然屈拢。全身放松,随着躯体屈蹲的同时松肩抻臂环伸于胸前,凹掌而立,掌心向前,脚趾抓地,头顶项竖拔腰直背,呼吸深长均匀,接着蹬劲直腿,两臂下放置于身体两侧还原立正。为此重复演练。除此而外,有益寿内功经的“蹲蹲起”、“张拳怒目增气力”、“三蹲一挺”等势,均与上势功效相同。

2.按摩势开筋:循经取穴,自我摩击甩摆,意到气到,气到血行,通过自我按摩打击甩摆等动作手法,使躯体各部得到按摩外而必震内。可以震撼中节筋络,强健内脏功能,尤其能补肝益肾强身健脑。

练法:摩击甩摆动作甚多,如“内功经”的“青龙回首”,“狮子摇头”,“下摆、中摆、上摆”等。青龙回首一势在左转身后瞧时背在身后的两臂缓缓由命门处向上移动,接着身躯向右转动后瞧时逐渐由上缓缓向下移动,及至转向右后时,两臂又缓缓向上移动,如此反复演练。下摆,两手半握拳以腰转带动两臂摆动,左转时右臂拳击左腹部下,拳心向里扣,左臂拳击右命门侧,拳心向外,如此反复演练,左右互换。中摆与下摆动作相同,唯部位移,至左右两肩与背部,两拳变成掌,左转时右掌掌心向里,左掌掌心向外,也是左右互换,反复演练。上摆,随着转身的同时,右臂在前,左臂在后,两掌均为勾手,眼向后看,如此一蹲一起,一左一右,反复互换演练。

浏览3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