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用层面来说教育价值,其相比其他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性。 教育价值并不是在一次社会实践中满足主体的精神需求就终止的,主体的精神价 值在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还会得到新的发展,不管是知识、能力上的提 升,还是主体内心情感的丰富上,教育价值都会在使用中重新获得发展和增值。 通常情况下,生产中的物质产品如果被一次次的重复使用,它的价值就会相应的 削减,但是教育价值则正好与之相反,在一次次的重复使用中,它是在不断地增 值的。但是如果学习者长时间不用,也会面临减值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大学生 学的专业,在工作时选择的不是自己所学专业,那么长时间后,他的专业知识就 会慢慢衰退,直至从大脑中消失殆尽。

马克思哲学中有特殊与一般的哲学观,如果哲学价值中的价值是一般,那么 教育价值就是特殊。教育价值是价值的从属部分,因此,教育价值概念的界定也 应该从哲学理论展开。相应地,教育价值是一般,那么学校武术价值就是特殊, 而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定义也可以以哲学理论为基础。武术作为传统体育文化的 一部分,要想对武术的教育价值进行界定,就需要先对“体育”和“教育”两个 概念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的构成

(一)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内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传统武术在此背景下也自然而然地携带了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现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武术文化正在以 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们的眼球,而且现代有很多西方国家都加入到了 了对传统武术学习和研究的行列。尤其是中国武艺高强的大师的出现,更是吸引 了外国友人对传统武术的喜爱。

“传统武术”正在以“功夫”的名字享誉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将充满 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功夫叫作“师父”。这足以证明传统武术正在以其独 特的魅力获得西方世界的瞩目,正在不断地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 取得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

尽管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体育项目不断在中国内地普及开来,但是充满本族 文化特点、门派众多、形式多变套路的武术,还一如既往地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尤其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教育 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方面,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武术的不同技法和多变 的拳术,而且还能领略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秀的民族精神。

传统武术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武术大师,他们从小习武,将自己一 生的大好年时光都倾注在了武术学习上,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率领 “戚家军”抗击倭寇,29军的“抗日大刀队”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蔡云龙以 15岁的年纪将美国拳击手打败了。这些武术大师的英雄事迹是祖先们给后代留下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在传承武术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 贡献。中国的功夫片一直都到中西方观众的一致好评,影片里的主人公都是响当 当的武术大师。比如:霍元甲、黄飞鸿、叶问的故事不断被搬上荧幕,这些英雄 事迹不断激励着中国人勇往直前。

传统武术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多变的武术套路和精湛的技法,而且还将“止戈 为武”的气度展示在世界面前。传统武术深受中国崇德礼让思想的影响,在比赛 中注重点到为止,与当奥林匹克运动提出的文明竞技的体育馆相吻合。在领略传 统武术一招一式的套路过程中,也是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真实体验,这些优秀 的民族精神对于当代的教育意义重大。

西方拳击中的“直拳”在中国的拳法中被称为“撑拳”,与西方的打法存在 明显的差异,前者有一种直来直往的简洁与意念的渗透,更有一种任意出击的洒 脱,并且是在迅猛快捷与劲力饱满中伺机而发。任何一个武术套路的演练,都是 通过几代的先辈们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每一个武术套路背后都蕴涵着有趣 的故事与情结,充分显示了古代武术大师对武术的无限热爱之情。

当代的学校武术教育要把强调传统武术中的“武德”内容作为重重之重,从 而真正将武术的教育价值体现出来。“武德”应始终贯穿在习武者的日常演练和 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深的体会,传统武术中的“武德”的积极因素 也才会对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有效指导。

对于道德的约束在古代传统武术中就有较早的要求,不论习武者想入哪个武 术流派,所有的武术门派都会提出习武者要符合什么道德要求,有的门派对习武 者人格和品德的考验时间之久,直到真正符合本门派的道德要求,才可以学习武 术。另外,对于习武者而言,诚信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只有那些诚信的人才能 受到大师们的指点,如果言而无信,习武者即使武艺再强,也不会受到传统武术 习武者的尊重,甚至还会被师父逐出师门。

对于传统武术的解释,在中国的古典籍中就有较早的注释,且注释与“武 德”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武德”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既要重武,又要重文。习 武者之所以对“武德”敬重和尊崇,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以儒 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尊崇,即使这种思想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但是人们还是心甘情愿地受这种文化的制约。

(二)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意义

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当前学校武术教育价值 研究的现状来看,高校在进行武术教育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师 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低、武术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对武术学习提不起兴 趣;武术教学的课时和学时安排的不足等。这些都需要高校引起高度重视,学习 传统武术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助于磨炼意志,形成积 极乐观的心态。因此,国家不仅要加强学校传统武术教育的普及力度,而且还要 鼓励广大社会群体参与到武术学习中,从而通过武术练习增强人们的整体素质。 还有的学者从武术产生的文化背景、武术传承的作用以及武术蕴含的民族精神角 度展开了研究。

我国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这说明了两个问题,新 世纪由于学者们加大了对教育价值的研究,因此作为教育价值研究的部分一学 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也被涵盖其中;另一方面,不同时期,人们对学校武术教 育以及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当代学者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研究 的着眼点为:素质教育、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武术教育的审美、传承 及民族精神等方面。要想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就必须要加大在学 校武术教育上的投入力度,只有我们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了根本性 的认识,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学校武术教育顺利进行。值得一提的就 是《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进行的调 查了,其调查的结果值得学者深思。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学校武术教育、武术武德 教育以及武术审美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实现,这次调查为 后继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另外,中国对学校武术课程内容的研究也是从2000年以后逐渐增多的,受 当时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学校武术教育的研究也被提上日程,其中还与《全国高等 武术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推行有关。首先,学者们指出从武术课程目 标构建的层面来看,武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要确立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目 标。从拳种的角度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则需要学校武术教育要突出人文 价值,认识到人文意识的缺乏是当代社会进行武术教育最根本的、最有效的途 径。学校武术教育价值还需要教育者在武术教学的训练中通过练习不同门派的拳 种来实现。总之,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学校武术教育价值进行研究,都能为学校武 术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要 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学校武术教育的多元化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做出更 大的努力。

浏览1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