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
2.坚持适量运动获得一氧化氮。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中说:“一氧化氮(NO)与运动关系密切,它能扩张骨骼肌血管,保证代谢性骨骼肌血流量提高,降低骨骼肌氧耗,促进葡萄糖向骨骼肌细胞内转运。”
(1)“短期急性运动可使一氧化氮生成急剧增加。短期急性运动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可能是因为运动后血流加速,产生的搏动性血流具有内皮依赖性的诱导舒血管作用,且对血管的切应力增加,致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被激活。而骨骼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激活钙离子依赖性的组成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2)“持久的运动锻炼可使信使RNA表达上调,增加内皮细胞和骨骼肌生成一氧化氮的能力。坚持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身体会持续地产生一氧化氮,从而使血管老化的进程逐渐减缓。”
研究发现,少量到中等强度的锻炼,即可增加人体一氧化氮的生成。经常锻炼或者重复某一锻炼方式,通过调节人体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促使机体持续不断地产生一氧化氮。同时产生一些能够限制氧化的自
由基,降低那些导致氧化应激的自由基,保护人体已形成的一氧化氮,防治一氧化氮不足导致的各种疾病。因此,穆拉德教授指出:“适量运动是健康的良药,也是目前所知能使内皮细胞持续产生一氧化氮的主要途径。”
补充抗氧化剂(还原)。
精氨酸 ► N0+瓜氨酸
合成酶
3.服用保健食品获得一氧化氮。我们中国人说的保健食品,欧美各国称作“健康食品(Healthy Food) M或“营养食品(Nutritional Food) ,日本称作功能食品。美国的保健品定义是: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应特定人群食用,又不以治疗为目的的一类食品。这类食品除了具有一般食品 皆具有的营养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形)夕卜,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食品的第三种功能,即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故称之为“保健食品”。
因此,穆拉德教授认为:“保健品立足于食品,体现在调节。适当补充富含一氧化氮的保健食品对于预防、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氧化氮营养补充品的主要成分包含:精氨酸、瓜氨酸及复合维生素类成分。左旋精氨酸和左旋瓜氨酸都是氨基酸类,人体自身可以通过食物和运动合成少量左旋精氨酸和左旋瓜氨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血液、血管的老化,人体开始需要大量补充这类氨基酸,以维持身体的需要。
4.补充抗氧化剂获得一氧化氮。人体的衰老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或中和有害的自由基来提高机体一氧化氮水平。有益的抗氧化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类、大豆异黄酮、鲨鱼软骨、茄红素、大蒜、大蒜萃取剂、辅酶Qi。、银杏、银杏萃取剂、紫锥花萃取物、奶蓟草萃取物、蔓越莓萃取物、啤酒酵母、深海鱼油、月见草油、卵磷脂、淫羊蕾、马卡、肉灰蓉、黄芭、大枣、绿茶、人参、山茱萸、西洋参、芦荟萃取物、葡萄糖胺软骨素等多种。
虽然医学家们尚未明确说明,在机体呼吸的新鲜空气中,含量微乎其微的一氧化氮气体,是否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产生相应作用。但低浓度一氧化氮吸入经基础与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具有选择性舒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提高肺通气/血流、改善氧合、体循环影响小等优点,已被各大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肺动脉高 压和缺氧性肺部疾病的临床治疗。
穆拉德教授说:“体外实验表明,一氧化氮可以使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同时一氧化氮可以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引起的内皮细胞增生。一氧化氮还可以通过调动各种生长因子来促进伤口愈合在皮肤局部提高一氧化氮浓度,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不影响身体的一氧化氮水平。”
从传统气功、养生学和中医学角度看,一氧化氮在呼吸和人体器官、组织、细胞中的综合作用,相当于自然界的空气、清气与人体真气、元气等内外诸气合和一气,在机体内形成的气机运动——运气效应,即本书反复强调的人一气符号互动循环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呼吸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呼吸,是一个集呼、吸和息三字意义于一体的呼吸概念。
汉语“呼吸” 一词,首见《庄子・刻意篇》:“吹峋呼吸,吐故纳新。”其意义《说文》:“呼,外息也。” “吸,内息也。”段玉裁注:“外息,出其息也。”“内息,纳其息也。”
在我国古代,呼吸简称息,一呼一吸即一息。呼吸,是吐纳、服气、运气、行气等概念的同义词。
古人心目中的呼吸,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呼吸是指人一社会一自然互动循环系统,大宇宙视域内的呼吸,以天、地呼吸为代表;狭义呼吸是指人体心理一生理一形态互动循环系统,即小宇宙视域内一人体心身系统的呼吸;更狭义的呼吸是指人体生理意义的呼吸。
中国传统意义的内、外呼吸,同现代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的呼吸有着本质差别。在我国古代,人仿效天、地的呼吸即内呼吸,口鼻的呼吸即外呼吸。《性命圭旨全书》:“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呼吸于内也。人能效天地呼吸于内,亦可与天地同其长久。”“以口鼻之气往来者,外呼 吸也;乾坤之气阖辟者,内呼吸也。"乾、坤应天、地。
故,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呼吸是一种天、地、人、自然万物、心理、生理、形态等综合意义的呼吸,而非现代医学、生物学、生理学自然、本能、生物、生理单纯意义的呼吸。
(一)心理意义的呼吸
心理意义的呼吸,是在心气、意气、神气等精神心理诸气主导下的呼吸过程,即意想的呼吸。《黄帝内经-素问-移刺法论》意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五气的呼吸。《黄庭经》“呼吸元气以求仙”“呼吸庐间 入丹田”“呼吸庐间以自偿”“呼吸虚无见吾形”等,都属于心理意义的呼 吸。
(二)生理意义的呼吸
生理意义的呼吸是遵循人体生理本能的吐故纳新呼吸过程。即人体呼吸自然界的外气、大气、天气、清气、空气,排出机体内气、肺气、浊气的气机运动过程。
1.鼻肺呼吸。《黄帝内经-灵枢经-五味》:“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人一。”《黄帝内经-灵枢 经•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2.食气意义的呼吸。《论衡•雷虚篇》:“食气者,必谓吹峋呼吸,吐故纳新也;昔有彭祖尝行之矣,不能久寿,病而死矣。”
3.先后天意义的呼吸。张景岳《类经图冀》引叶文叔言:“人受气之初,在胞胎之内,随母呼吸,受气而成,及乎生下,一点元灵之气,聚于脐下,自为呼吸,气之呼接乎天根,气之吸接乎地根,凡人之生,唯气为先,故又名为气海。”
(三)形态意义的呼吸
形态意义的呼吸是指在特定心理、心情、体势、吐字、符号等配合下的呼吸过程。
1.天地相应意义的呼吸。元萧廷之《金丹问答讲解》专论呼吸时说: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呼啸风生。呼吸风云,凝成金液。”作者描述了一幅小周天的呼吸运行图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张介宾《类经图冀》在谈“呼吸之理” 时,同元萧廷的说法类似。
2.阴阳相应意义的呼吸。杨继洲论呼吸时说:“此乃调和阴阳法也。故经言:呼者因阳出,吸者随阴入。虽此呼吸分阴阳,实由一气而为体, 其气内历于五脏,外随于三焦,周布一身,循环经络,流注空穴,顺其形气之方圆,然后为用不同耳。是故五脏之出入,以应四时。三焦之升降, 而为荣卫。经脉之循环,以合天度。”
三、气功呼吸的基本方法
气功呼吸锻炼或呼吸运动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闻花式深呼吸法和丹田呼吸法四种锻炼方式。在具体操作中,均遵循升、降、开、合的呼吸原则。
焦国瑞教授在《气功养生学概要》中强调了这一原则:“呼气主‘降‘、主‘开‘,是指呼气运动对人体的气息有‘下降‘和‘外开’的作 用;吸气‘升‘、主‘合’,是指吸气运动对人体的气息有‘上升’和‘内合’的作用。”
(一)自然呼吸法
自然呼吸法是一种自然而然,匀柔细长,舌平放或抵上颗,鼻呼鼻吸,胸廓随呼吸自然舒缩,以胸式呼吸为主的呼吸方式。

浏览2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