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进行传统 武术理论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要对武术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

(2) 要在对武术现象进行实验、观测之后进行科学的总结。

(3) 要通过对已知知识的思辨,来得出新的知识。

在传统武术理论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有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汇集在一起,才能使传统武术理论的内核层与外核层相结合,才能最终完成传统武术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传统武术的发展基础

传统武术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了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构建和科学标准的确定及拳种内容 的科学化归纳和整理等内容。


  1. 理论体系的建构


在构建完整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时,要做到去伪存真,避免牵强附会,并且还要与武术的技 术进行紧密的结合,使传统武术理论能为其技术的修炼提供具体的指导。另外,在传统理论基础 上形成现代意义的武术理论,用现代科学的知识诠释传统拳理,解释传统武术理论不能回答的 问题。

  1. 技术体系的建构


(1) 保留传统武术完整的技术训练体系。这里的传统武术完整技术训练体系主要包括功 法 套路 拆手-递手(喂手)-散手-攻防实战。之所以要对其进行保留,主要是为了继承良 好的传统武术训练手段,并防止传统武术技术的失传。(2) 构建新的传统武术技术体系。我们要以传统的武术技术体系为基础,充分考虑现代习练 者的不同需求,来对传统武术的技术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以归纳、整理出新的武术技术体系。例 如针对以防身为主的群体,可以安排单势和对打练习;针对大众练习者,按技术难易分为初级、中 级、高级技术内容。

  1. 拳种的科学认定标准


要以各传统武术史、技、理完整的体系为根据,来对传统武术的拳种进行科学的认定,其基本 内容应包括:清晰的历史传承、规范的基本技术、突出的风格特点、完整的技术体系、科学的理论 体系。

  1. 拳种内容的科学归纳整理


传统武术的推广、竞赛以及实行段位制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对现存的传统武术内容做进一步 的挖掘、整理、归类、论证、认定,确定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门类。

(三) 传统武术的发展途径

寻找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发展途径是我国传统武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在 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对传统武术经济资源的开发,充分促进传统武术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经济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发展,可以为我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以武养武,充分利用传统武术自身所蕴含的各种资源优势我国传统武术具有健身和文化两方面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 通过竞赛来满足人们技击、观赏、娱乐的需要和人们求知与审美的需求。由此可见,传统武术蕴 涵着丰富的经济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积极组织和举办传统武术竞赛。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武术竞赛,来加强社会各界对传统 武术运动的认识,为其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目前,许多散打类的武术竞赛模式是值得传统 武术去借鉴的。在为传统武术制订出合理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竞技比赛来带动其产业化的发展, 是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 向大众健身方向发展。随着我国民众对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等健身思想认识的不断深 入,传统武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时机,加上其本身就具有的独特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开 展培训班、武术健身俱乐部等形式,来加强其自身的发展。(3) 宣扬和利用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在积极开展传统武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传统武术文 化价值的宣传,努力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例如“中国郑州国际武术节"“武当 山武术文化节”的举办,就充分实现了传统武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嬴。而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还可以有效地发挥传统武术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并且随着产业化的深入,传统武术工作者的待遇也会变得更加丰厚,其社会地位也会逐步增加,有效地刺激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可以促使他们带着更 加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传统武术工作中去。而保证足够的传统武术工作者,也是推动实现我国 传统武术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四) 传统武术的推广策略

做好我国传统武术的推广工作,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推广过程中,我们主要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做好武术活动的推广


国家和地方各部门应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更加重视,应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制订具体的传统武 术推广计划,并将传统武术活动的组织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武术行政和学术的双重 管理,对传统武术进行认定、推行规范教材、举办各种竞赛活动。

  1. 做好武术拳种的推广


在我国传统武术运动中,拳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拳种丰富,也是人们最 常参与的一类传统武术活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武术拳种的推广。我们可以通过对段位 制模式的利用来推动各个传统拳种发展。同时,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社会的需 求,制订相应的段位制技术、理论、升段标准及礼仪内容等,有效地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还可以将一些大众化的传统武术拳种作为基础,成立一些单项拳种的运动协会,定期举办专 项拳术的比赛活动,以促进其技术的发展。例如在全国武术主管部门的统管下,成立全国性的单 项拳种协会,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发展,举办专门的单项传统武术比赛,促进传统武术技术的可持 续发展。

3 .做好武术功能的推广

对传统武术功能的推广是完成其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环节。通过功能的介绍,让更多人 认识到传统武术存在的价值,建立起更好的群众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传统武术功能进行推 广时,要与技击武术功能区分开来,应该突出传统武术的健身和防身功能,以适应大众化人群的需要。

  • 传统武术的文化传承模式


在促进我国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新型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承模式可以有效加 快其发展进程。在此,我们主要通过构建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武术文化传承模式来进行具体 的阐述。

  1. 构建此文化传承模式的必然性


传统武术文化主要指的是与武术有关的意识形态,通常包括武术动作形态中的一些文化特 征、设计动作形态时的内在原则以及武术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方式等。而构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 的武术文化传承新模式,是实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 武术文化不仅具有建构人的价值意识的直觉性格,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逻辑性格:它一 方面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对外部世界思维的肯定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构成一个有特 殊价值和意义的文化世界,构建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 民族文化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的正确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内心充满矛盾、困惑和疲惫,需要得到心灵的慰 藉;处于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今天,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协调与发展,需要健康、和 谐与丰富的精神生活;面对网络时代繁杂的网络文化和缤纷的视频节目的各种诱惑,部分人的精 神世界畸形发展,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武术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它在丰富大学生精神 生活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建立各种形式的武术社团活动,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 传播与传承,同时,也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健康的氛围。



  1. 构建此传承新模式的主要优势


学生社团在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具有其他组织所没有的特殊优势。

  • 学生社团具有自发组织的性质,学习传统武术是兴趣使然,积极性高。学生社团是由具 有某方面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成立的、为实现成员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 社团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设计、自己参加的,正因为兴趣相同,所以大学生参与社团类学生 活动主动意识强、积极性高。学生社团与文化传播具有天然的联系,有利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浏览2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