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练了多年的武术却不管用?因为武术套路的训练,大部分着重于双方 接手之后的打法、用法,而较少训练接手时的技术。所有的格斗技术,都可以简单分析为 接手一近身一发力三阶段。近身是发力的前提,不近身无以发力,接手又是近身的前提, 好的接手有利于近身和发力。接手的一刹那,即已得机得势,占尽先机,控制住对方的重 心,达到“我顺人背”的效果,此时对方已尽在我掌握,我可以随意踢之、打之、摔之、拿之, 借力发力,在室外可以发人于丈外,室内则打人如挂画。这一切手段的成功,都是从接手 中来。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接手即临敌应战之一。因此,接手是习武者必须 认真研究的关键性技法。正因如此,它也成为各派的不传之秘,导致传统武术流传到现 在,接手逐渐成为缺失的一环。二、 接手的含义接手,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接手,指的是格斗双方从达到一定格斗距离到近身发力之前的一段时间的技 术。它包括了手法、身法、步法和眼法的内容。手的接触相当多,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是 接手不一定要由手去接触。狭义的接手,则单指以手去接触对方,伺机控制对方和进攻。因为狭义接手是练习接 手的基础,本文所指的接手,主要指狭义的接手。三、 接手与格挡的关系格挡是一种接手的方式,但它是低档次的接手方式,因为它是横向直线式的。例如对 方一直拳打来时,我以手臂去格挡,我的手臂运动轨迹是直线,与对方的手臂在运动方向 上约呈直角,属于硬碰硬。对方力量如果非常大,或者用摆击的方式,则不但不易挡住,还 可能伤及防守的手臂。散打比赛中出现过这样一幕:当对方侧踢防守运动员的头部时,防 守方以手臂格挡,手臂骨骼竟被踢断。王成老师传授的太极拳接手与普通横向直线格挡不同,它要求手的接触是以螺旋缠 绕为基本规律的,从而避免了硬碰硬,不易承力受伤,提高了防守的效能,同时还能控制对 方来力,通过对敌人肢体的控制,将防守与进攻融为一体,在双方接触的瞬间造成我顺人 背的效果,达到四种目的感知交手距离;2 .增加敌人连续进攻的难度;降低敌方攻击的力度使敌人露出破绽或失去重心。虽然世界各国的武术离不开接手技术,但对接手最为重视、研究得最深入最透彻的, 当属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代表拳种之一,其接手技术是非常科学和先 进的。四、 接手技术的要.手、肘、肩三节依次递进。在手臂上,以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手起时,要 以手领起,按照手、肘、肩的顺序依次运动,当前一个关节的动作未做充分时,后面的关节 保持相对静止;前一个关节动作做充分的瞬间,下一关节立即行动,要保持动作连贯,不能 有丝毫停顿。手落时,要以肩领,按照肩、肘、手的顺序依次落下,要点同上。但要注意手 不能空落,应黏住对方的手臂,随时听着对方手上的劲力。接手要松柔,最好以手腕接住对方手臂,接触时不发生顶抗和硬性碰撞,使对方既 感觉不到受力和危险,也对我加不上任何力量,即拳谚所谓“接手要飘”。螺旋缠绕,手臂动作轨迹以弧线为主。欲接手先动步。王成老师说:“欲动先动步,出手必动步。”当发现敌人有进攻意向 时,敌人一动,则我方必先动步闪身,同时以手迎接敌方进攻的肢体。接手时身体要略前探,两只手护住自己的头、胸,重心转换至前脚,初练时以手臂接 至敌方上臂近根节处为佳。五、接手的基本功训练(一)手、肘、肩三节训练1 .定步直线单推手。双方以定步右手单推手的方式站定。甲方(浅色衣者,下同)以手一肘一肩的次序直线推向乙方(深色衣者,下同)右肩,乙 方随着甲方的力,先撤肩,再撤肘,再撤手,将甲方的劲直线化掉然后,乙再以手一肘一肩的次序直线用力推向甲方右肩外侧,甲方再按上法化掉(见 图4〜图6) o如此双方反复练习。这种推手方法与传统的定步单推手不同之处在于,双方手臂不 是划圈,而是做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这种练习,建立三节依次递进的程序活塞连杆式推手。双方站定,两手手背相接。乙方右手向前,直击对方。手臂运动次序为手、肘、肩依次运动。甲方右手粘住对方,手保持不动,先转肩,从而带动肘、手的后撤,形成一个后撤顺时 针弧线化解来力,引导其力偏向自己右外侧然后右手向乙方直线打击。双方如此循环往复。(二)单人模拟接手练习按照手一肘一肩的次序,将双手向上向前举起,一手在前为主,举高伸直,手指伸直 微并拢,掌缘向下,掌心向侧面,肘尖不得外撇;另一手为辅在后,与前手同时运动,手掌护 于前手的前臂内侧,掌心向侧下。注意身略前探,重心在前。接上式,两手位置不变,按照肩一肘一手的顺序,手臂松垂,自然下落,至体前双手 分置身体两侧,身体姿势不变。依以上方式,双手交替作为主辅,反复练习。注意:此式分左右式,为接手训练的基本练习式,尤为重要。可在平时散步时配合练 习,脚步自然前进即可。要求左右式每天共练习1000次,连续练习I个月可明显见效。3 .一边后退,一边双手放松,依次自心窝处向前向上甩出,虚接想象中敌人的进攻手。 注重后手必须在前手的手臂上方而非下方甩出。所谓“手自心内发,落向前面落”六、双人接手训练定步单手接。双方对面开步站定。乙出右直拳击向甲胸部,甲以右手自下而上、自 内而外挑化对方的右臂。练成此式,至接触不发生磕碰后,再换另一只手练习。 王成六赧当练习到无论乙出左手或右手,甲可随意由左手或右手接,都不发生碰撞时,再练习 由上而下、由外而内拨接对方的手臂。同时亦可以攻击对方面部。2.定步双手接。乙进步以双拳连续冲击乙胸部,甲双手向上挑化甲方的双小臂,使对 方的出拳即偏于身体外侧。动步单手接。手部动作要领与定步单接手相同,但在接手的同时向一侧迈步,例如 右手在前则向左迈步、左手在前则向右迈步,如此形成活步接手。七、接手的实战应用举例落肩缠手摔。甲方右手接对方右手,迅速落肩,缠住对方右手使之无法迅速收回, 左手同时搓击对方面部。身侧双推掌。当乙方右手向甲击出时,甲以右手黏接,迅速向左前方进步,转至乙 方身侧,双手按住对方右肩,向其左肩方向发力,将其击出。膝打擒摔。乙方左手向甲方击出,甲方左手黏接,缠住其左手向我左下方引动乙方 重心,向左前进左步,右手拍击乙方左肩,同时左膝猝然发力击乙方左膝内侧,使其跌出。 丝勾踢。接手并非一定要等对方出掌击我时才能被动接手,也可以主动接手,一 种是先攻击对方,引诱对方出手防御,然后我迅速将攻击手放松,像软绳一样缠绕对方手 臂,取得主动,这种诱敌出手的技术称为“要手”。另一种是乘敌不备,快速近身去擒拿、控 制住对方手臂,从而为下一步有效攻击创造条件,称为“抢手”。“要手,,和“抢手,,都是接手 的高级内容之一。此处以缠丝勾踢为例说明抢手的用法。甲方乘乙方不备,突然上步进 身,以右手腕抄起乙方右手,左手按住乙方右手背,右手迅速沿顺时针划圈,以小缠丝手法 拿住乙方右腕,然后甲方身体左转,以左腿勾踢乙方右脚踝,使其失去重心,同时两手发力 牵拉或推送乙方右臂,将其跌出。(见图36〜图38)太极拳的接手法内涵丰富,种类很多,个人水平有限,非一时所能尽述。种种接手方 法,关键在于勤于训练,做到烂熟于心,临敌时自然能够灵活应用,克敌制胜易如反掌。这 种“神而明之”的境界,正是我辈的不懈追求。
浏览27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