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一组图片中,李小龙解释了他是如何运用外侧高位格挡法防守 向头部发来攻击的。在图9-20中,李小龙在等待对手先行动作。然后,在 图9-21中,当对手以右拳发起攻击时,李小龙轻轻地一拍,挡开来拳,并 使朝面部打来的拳头偏离了出拳方向。同时,李小龙又用前脚向前滑出了 7~10厘米,膝盖微屈,身体重心稍移至前脚。

在图9-22和9-23 (侧视)中,李小龙挤住对手被格挡的手,并打出了 自己的右拳。假如李小龙用力地去拦截或拍击打来的一拳,那他就不可能侧视图

 

图 9-23

 

把对手的手挤压在自己的肩上。

在下一组图片中,李小龙以警眩式站立着,做好被攻击的准备,如图 9-24。当对手开始进攻时,如图9-25,李小龙以格挡迎战对手的左摆拳, 同时又用爪形手扑击对手的面部进行反击,见图9-26。李小龙必须选择向 前运动的时机,并用正确的格挡来保护自己。在图9-27中,李小龙流畅地 换手,这样他就有时间发起另一攻击——以翻背拳猛击对手。

在外侧高位格挡的最后一组图片中,李小龙采用了用前踢做反击的格 挡术。在图9-28和9-29中,李小龙由警戒式开始格挡了对手打来的右直拳。 他没有做任何移步,而是几乎在格挡的同时,向对手的小腹部位踢出了一脚, 如图9-30。这种格挡技法比先前的几种格斗技法更安全,他不必向对手移近, 因为腿比手臂长得多。

 

当李小龙找不到陪练的对手时,就独自对着木人桩进行练习。下面的 三幅图片是他利用木人桩练习格挡技术的情景。在图9-31中,他用左手进 行格挡,同时又用右手进行反击(拍手中位直冲)。在图9-32中,他的格挡 之手在攻击之手的下方交叉(拍手直冲)。在图9-33中,他用左手进行格挡, 同时起脚前踢(拍手前踢)□

 

图 9一28

 

 

 

9.4外侧低位格挡法

外侧低位格挡法,几乎与内侧低位格挡法相同,只是前者的手由身体 的一侧转到另一侧,而防护的手要用来保护身体的这一侧,以抗击可能向 低位发来的攻击,如图9-34所示。因此,外侧低位格挡要比内侧低位格挡 有更大的动作孤度,就像内侧低位格挡一样,其目的在于迫使来拳向下偏斜。

9.5截拳道vs传统拳法

传统技法对于所有低位攻击都采用同样的拦截技法。两手的动作只是 方向相反而已,如图9-350右手用来拦截,左手用来攻击。就像其他拦截 技术一样,是由两个分解的动作代替了截拳道中的一个连续动作。

在下一组图片中,两个传统技法的拳手里相对视,如图9-36所示。他 们都以传统的姿势站立,左边的拳手向高位出拳,但是来拳被右边的拳手 拦截了,如图9-37。然后右边的拳手接看打出右拳,但是又被左边的拳手 截击了,如图9-38。接着左拳手以右直拳向对方的腹部发出反击,如图9-39。

现在李小龙用同样的技术,以截拳道的姿势来抗击一个非传统的对手 (惯用左手的拳手)。他以警戒式站立,如图9-40当对手开始发起攻击时, 见图9-41,李小龙运用了一个拍击动作.挡开攻击。图9-42显示了格挡 的结果,以及他向对手面部做出反击的情形。

对付一个左腿在前的对手(传统式),如图9-43,李小龙略往回一闪避,

图 9一40

 

 

图9-41 图9-42

 

迅速地停止了攻击,并在对手向前迈步以右直拳发起攻击时进行格挡。李 小龙在这里的格挡,刚好是他用右拳在打向对方面部之前封住了对方的手, 如图9-44所示。

外侧低位格挡,无论是用握紧的拳头还是用张开的手掌,通常都是用 来对付直接向胸部以下部位发来的踢击。

图 9—43

从图9-45和9-46来看,截拳道的格挡与传统拳法的格挡类似,但其实 二者出拳的方法是不同的截拳道的格挡,是采用半圆弧的向下动作,仅 仅控制住踢击或令其偏斜即可而传统拳法的格挡,是采用有力的向斜下 方动作来截断踢击进攻的路线

下面一组图片中,李小龙表现了他是如何对付前冲侧踢的。在图9-47 中,李小龙以警戒式做好了迎击进攻的准备。当对手向前冲击和开始起腿时, 李小龙随之向后移动,如图9-48所示,然而他是退却到既能免遭打击,又 能格挡踢击的位置上的,如图9-49。李小龙利用他占据的有利位置,使对 手完全转过身去,以背对着他,随即用前踢踢击对手的后裆部,见图9-50。

在和那些与自己姿势相反的人对垒时,如图9-51,李小龙一旦掌握好 时机就向后退,以便做出攻击-当对手准备使用后脚,即相距较远的那只 脚做前踢时,李小龙是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进攻的。在进攻中,当对手还 未向纵深突破时,他稍稍后移「一点,如图9-52。

图 9-47

图 9一49

李小龙挡开了踢来的一脚,并防备町能发生的第二次进攻,如图9-53。 这时他运用内侧低位格挡封住对方的右手,然后用右直拳进行反击,见图 9-54。

李小龙在他设计的木人桩中心结构上,设有一个额外的“手臂”,如图 9-55,目的是严格训练低位格挡技术。

9.6格挡vs拦截

格挡,只是为了封闭进攻路线或使对手的手偏离方向。因此不必向左右 摇动得过大,只要能为自己创造出利于进攻的空当即可。

要不断地变换格挡技法,以迷惑、扰乱对手。不要让对手有计划地发 起进攻,而要使其始终处于猜测的状态,从而使对手在要发起进攻时总感 到踌躇。

 

当你连续做一组格挡动作时,每一个格挡动作都要完整、准确。在做 下一个格挡动作之前,手应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当受到不同方式的复合进攻时,你要在第一次格挡的同时移动后脚,并 以完全一样的动作来完成第二次格挡。因为对手第二次攻击时,你正在向 后移步,而后脚的移动一定要在受攻击之前,而不要在对手发拳之后。

格挡比拦截更难以捉摸,因为这种技法比较迅猛有力,经常被用来挫 伤对手的四肢。拦截应当少用,只是在必要时才用,因为这种技法容易消 耗体力。即使是拦截完全伸出的拳,它也会扰乱你的平衡,给对手造成空当。 同时,它还会让你无法进行反击。

 

第10章

攻击目标

 

10.1主要目标

在格斗中,两个最主要的攻击目标是眼睛和裆部,如图10-1所示。无 论对手多么强壮有力,如对其裆部进行强有力的攻击,即能很快地使他致 残或死亡。即使是轻微的攻击,也会使其休克。

某些武术界人士谴责这种攻击太野蛮、残酷和不人道,但是李小龙总

 

是觉得,学习武术自卫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自我保护:

他常说:“'英勇尚武'的意思是’好战“我们不是在做游戏,我们 做的事关乎你或者他的生命。由于生命只有一次,你必须尽可能地小心。”

他说:“当我们把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来看待时,便设立了一些规则, 随之也就产生了一些缺点。当你想变得非常文明时,你就会因为害怕伤害 对手而受限制,这样就会削弱防守技术”

许多技击术都变成了体育项目,并设立了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禁 止参加者使用危险的技术动作。因而,许多规定禁止攻击裆部,并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整个腹部几乎都不能攻击在拳击、摔跤、柔道和各种类型 的日本武术中确实如此。现在这种人为的保护使许多技击手不知道如何保 护自己的裆部免遭踢击,如图10-2,甚至他们站立的姿势就很容易遭受快 速前踢的攻击。

李小龙看到了这一缺点,并创立了一种独特的站立姿势,如图10-3。 以这种姿势站立,他可以利用前腿的保护作用适当地移动步法来保护裆部, 而且也没有削减速度和步法的灵活性。

截拳道的另一特点是,除了做旋踢的时候,很少用后腿踢击。这是因

图 10-4

为当后腿要超过前腿,特别是在从身体外侧起腿踢击时,裆部便被暴露了。

用标指戳击的主要目标是眼睛,如图10-4。在进攻和防守的手法中, 这也被认为是首要的攻击对象,就如同在踢击技法中胫骨与膝盖是第一线 攻击目标一样。眼睛是受攻击的主要目标,一旦眼睛被弄花,就难以自卫了。 由于标指戳击要比击拳多延伸出7~8厘米,所以它是攻击和防守的首要 方法。

10.2要害部位

除了这些主要目标以外,身体还有许多要害部位,如图10-5、10-6(侧 视图)所示。膝与胫骨是攻击和防护的第一线,因为腿能攻击的距离是最 远的,而对手的膝盖与小腿乂是距离你最近的目标,见图10-7。

对前腿的打击,可用侧踢向对.『的膝部或胫骨攻击,如图10-8。以侧 踢攻击踝关节,如图10-9以侧踢攻击大腿部,如图10-10。如果出腿准确, 向前腿踢击是相当安全的,如图10-1U

身体的上部是难以攻击的,因为这一区域比较好防守,通常也守护得比

其他要害部位

图 10-8 图 10-9 图 10-10

 

较严密。要想攻击一位熟练的技击手的咽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手 总是守护着那里,而且他的下颊也总是向肩头压着的,很少能有空当。然 而标指有时却能刺及喉部,如图10-12。

浏览3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